統測國文
- 〈行行重行行〉中「浮雲蔽白日」的「白日」比喻什麼? (A)丈夫 (B)路人 (C)小人 (D)婦人
- 大江健三郎10歲那年深秋,在山中遇雨迷路,昏迷被救,為何病癒後願意再去上學? (A)受消防隊員冒險入山救人的精神所感動 (B)自己覺得山中秋冬風雪危險,不如返校上課安全 (C)學校師長勤來相勸,
- 〈行行重行行〉中「棄捐勿復道」是指: (A)抛開這些,不要再說了 (B)另外找尋其他管道 (C)不再走同一條路 (D)不再用同一種方法
- 大江健三郎因長子光出生時腦部異常,後面的瘤切除後,到光四、五歲有發展遲緩,還不會講話的現象。大江健三郎為長子做了怎樣的決定? (A)隱居到森林高地草原上的家中,從此夫婦二人自己教育長子,不送入學
- 〈行行重行行〉中「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來說明什麼? (A)胡人的馬朝北方跑,鳥朝南方築巢 (B)鳥獸各有其生活方式 (C)胡馬、越鳥都能不忘故土,何況是人 (D)人志趣不同,不能勉強相合
-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大江健三郎是以長篇小說《個人體驗》、《萬延元年的足隊》勇奪諾貝爾文學獎 (B)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家
- 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古詩十九首〉之名,首見《昭明文選》 (B)作者性名已不可考 (C)約為東漢時期作品 (D)風格樸實自然,是七言詩邁入成熟期的作品
- 下列方位敘述何者正確? (A)「南」食「西」宿 (B)「東」山再起 (C)「東」轅「北」轍 (D)「西」風凜烈
- 下列有關〈行行重行行〉的理解,何者完全正確? (A)「相去日已遠」表示相見的時間不遠了 (B)「胡馬依北風」說明離別的場景 (C)「努力加餐飯」反映出思婦對自我的珍重 (D)「浮雲蔽白日」道出了
- 下列關於古體詩和近體詩的比較,何者有誤? (A)古體詩產生於兩漢,發展於魏晉;近體詩盛行於唐代 (B)古體詩不拘平仄,近體詩限平仄 (C)古體詩不須對仗,近體詩律詩頷、頸兩聯必須對仗 (D)古體
- 下列注音,何者正確? (A)長「篙」:ㄙㄨㄥ (B)漫「溯」:ㄕㄨㄛˋ (C)斑「斕」:ㄌㄢˊ (D)青「荇」:ㄒㄧㄥˊ
-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句中「漫」字的讀音、涵義,下列何項正確? (A)ㄇㄢˋ,蔓延 (B)ㄇㄢˊ,遍佈 (C)ㄇㄢˋ,不經心的樣子 (D)ㄇㄢˋ,長久
- 下列文句的修辭技巧,何者說明錯誤? (A)「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轉化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譬喻 (C)「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轉化 (D)
-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表達了何種情境? (A)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B)此時無聲勝有聲 (C)萬物靜觀皆自得 (D)悲莫悲兮生別離
- 下文為胡適對徐志摩的印象,請判斷空格中依序應填入何者?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 甲 、一個是 乙 、一個是 丙 。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裡,這
- 下列有關修辭的說明,何者有誤?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譬喻 (B)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轉品 (C)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譬喻 (D)夏蟲也為我沉默
- 下列〈再別康橋〉一文中的詩句,何者使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A)夏蟲也為我沉默 (B)滿載一船星輝 (C)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D)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 下列有關〈再別康橋〉一詩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以柔波比喻泥土上的青荇 (B)以新娘比喻河畔的柳樹 (C)以彩虹比喻一船星輝 (D)以水草比喻榆蔭
- 〈再別康橋〉一詩中,在首尾部分以「輕輕的來」、「悄悄的走」抒發內心情感。其中主要反映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A)惆悵、不捨 (B)歡愉、暢快 (C)痛苦、難堪 (D)出世、超然
- 徐志摩早期成立哪一個詩社? (A)新月社 (B)笠詩社 (C)現代詩社 (D)藍星詩社
- ()「陳列抿除知識分子的優越感與人我距離,與對象交往,因此而生同情共感的生命體驗與情思。採取若及若離的發言位置,對於富裕飽足的臺灣社會另一面的貪婪醜陋有其驚心怵目的描述和指責。」以上句子有幾個錯字
-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句中二「始」字的意義: (A)均作「起初」之意 (B)均作「才」的意思 (C)
- ()下列各組詞語何者讀音完全相同? (A)彈「鋏」三歌/淪肌「浹」髓/豌豆「莢」 (B)星光「熠」熠/「摺」紙遊戲/百「褶」裙 (C)學不「躐」等/穿著「邋」遢/「蠟」炬成灰 (D)居有「頃」/「
- ()由「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可推知下列哪項結論? (A)作者是單相思 (B)夫妻感情甚篤 (C)夫妻分居二地,情意轉淡 (D)相思無益,徒增愁思
- ()「暴霜露,斬荊棘。」用來形容六國祖先: (A)生於憂患 (B)創業維艱 (C)守成不易 (D)苦於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