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下列方位敘述何者正確?
(A)「南」食「西」宿
(B)「東」山再起
(C)「東」轅「北」轍
(D)「西」風凜烈
(A)「南」食「西」宿
(B)「東」山再起
(C)「東」轅「北」轍
(D)「西」風凜烈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24138
統計:A(2),B(21),C(2),D(4),E(0)
內容推薦
- 比較〈上邪〉、〈行行重行行〉兩詩的異同,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兩詩皆以愛情為主題 (B)關於情感表達:〈上邪〉直接激烈;〈行行重行行〉委婉含蓄 (C)兩詩寫作背景相似,都是思念之辭 (D)
- 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古詩十九首〉之名,首見《昭明文選》 (B)作者性名已不可考 (C)約為東漢時期作品 (D)風格樸實自然,是七言詩邁入成熟期的作品
- 二、默寫填充(一格1分,共10分)行行重行行,【1】。相去萬餘里,【2】。【3】,【4】。【5】,【6】。相去日已遠,【7】。【8】,遊子不顧反。【9】,歲月忽已晚。【10】,努力加餐飯。(1
-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表達了何種情境? (A)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B)此時無聲勝有聲 (C)萬物靜觀皆自得 (D)悲莫悲兮生別離
- 大江健三郎10歲那年秋天,不再去上學,每天到森林裡做什麼? (A)跑進山洞,躲避美國軍機的轟 (B)做童工,到森林伐木場撿碎木幫助家計 (C)帶一本植物圖鑑,去辨識樹木名稱和性質 (D)
-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大江健三郎是以長篇小說《個人體驗》、《萬延元年的足隊》勇奪諾貝爾文學獎 (B)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家
- 下列文句的修辭技巧,何者說明錯誤? (A)「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轉化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譬喻 (C)「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轉化 (D)
- 大江健三郎描述因為日本戰敗,致使日本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下列答案何者錯誤? (A)1946年昭和天皇發布〈天皇人間宣言〉宣布與平民無異,並不是「神」 (B)美國接管日本,是日本從戰爭的傷害中
- 〈行行重行行〉中「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來說明什麼? (A)胡人的馬朝北方跑,鳥朝南方築巢 (B)鳥獸各有其生活方式 (C)胡馬、越鳥都能不忘故土,何況是人 (D)人志趣不同,不能勉強相合
- 大江健三郎初次強烈質疑小孩子為什麼要上學這個問題,是發生在何時? (A)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初期 (B)日本太平洋戰爭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一個月 (C)1954年考入東京大學法文專科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足以呼應「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A)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B)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C)滿載一船的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D)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
- 下列有關〈行行重行行〉的理解,何者完全正確? (A)「相去日已遠」表示相見的時間不遠了 (B)「胡馬依北風」說明離別的場景 (C)「努力加餐飯」反映出思婦對自我的珍重 (D)「浮雲蔽白日」道出了
- 〈行行重行行〉中「浮雲蔽白日」的「白日」比喻什麼? (A)丈夫 (B)路人 (C)小人 (D)婦人
- 下文為胡適對徐志摩的印象,請判斷空格中依序應填入何者?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 甲 、一個是 乙 、一個是 丙 。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裡,這
- 下列關於古體詩和近體詩的比較,何者有誤? (A)古體詩產生於兩漢,發展於魏晉;近體詩盛行於唐代 (B)古體詩不拘平仄,近體詩限平仄 (C)古體詩不須對仗,近體詩律詩頷、頸兩聯必須對仗 (D)古體
- 大江健三郎10歲那年深秋,在山中遇雨迷路,昏迷被救,為何病癒後願意再去上學? (A)受消防隊員冒險入山救人的精神所感動 (B)自己覺得山中秋冬風雪危險,不如返校上課安全 (C)學校師長勤來相勸,
- 下列有關修辭的說明,何者有誤?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譬喻 (B)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轉品 (C)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譬喻 (D)夏蟲也為我沉默
- 〈再別康橋〉一詩,運用了大量的譬喻,下列何者屬之? (A)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B)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C)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D)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
- 〈行行重行行〉中「棄捐勿復道」是指: (A)抛開這些,不要再說了 (B)另外找尋其他管道 (C)不再走同一條路 (D)不再用同一種方法
- 下列〈再別康橋〉一文中的詩句,何者使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A)夏蟲也為我沉默 (B)滿載一船星輝 (C)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D)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 下列注音,何者正確? (A)長「篙」:ㄙㄨㄥ (B)漫「溯」:ㄕㄨㄛˋ (C)斑「斕」:ㄌㄢˊ (D)青「荇」:ㄒㄧㄥˊ
- 大江健三郎因長子光出生時腦部異常,後面的瘤切除後,到光四、五歲有發展遲緩,還不會講話的現象。大江健三郎為長子做了怎樣的決定? (A)隱居到森林高地草原上的家中,從此夫婦二人自己教育長子,不送入學
- 下列有關〈再別康橋〉一詩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以柔波比喻泥土上的青荇 (B)以新娘比喻河畔的柳樹 (C)以彩虹比喻一船星輝 (D)以水草比喻榆蔭
- 下列哪一選項與「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屬同一季節? (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B)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C)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D)地爐茶鼎烹活火,高歌
- 〈再別康橋〉一詩中,在首尾部分以「輕輕的來」、「悄悄的走」抒發內心情感。其中主要反映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A)惆悵、不捨 (B)歡愉、暢快 (C)痛苦、難堪 (D)出世、超然
-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句中「漫」字的讀音、涵義,下列何項正確? (A)ㄇㄢˋ,蔓延 (B)ㄇㄢˊ,遍佈 (C)ㄇㄢˋ,不經心的樣子 (D)ㄇㄢˋ,長久
- 徐志摩早期成立哪一個詩社? (A)新月社 (B)笠詩社 (C)現代詩社 (D)藍星詩社
- 下列關於進口關稅與進口配額對國內經濟與福利影響的比較,何者正確?(A)關稅與配額皆會降低國內價格 (B)關稅會提高國內生產數量,但配額不會(C)關稅會降低消費者剩餘,但配額不會 (D)關稅與配額都
- 小明在學校考試作弊被發現,老師以大過處理並通告全班,要求大家以此為戒,勿投機取巧。依你看,這位老師的行事作風較符合先秦時期哪一家思想的表現?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封建制度發展至周而完備,以下哪一項說明不合史實? (A)封建與宗法、井田制度具有連帶而密切的關係 (B)在此社會中可分為貴族、平民及奴隸等階級 (C)貴族階級都有封邑世守其官,擁有土地權及分封權
- 一位思想家有感於時局混亂,寫了下列寓言:「蝸牛的觸角上分別建有蠻、觸兩個國家,雙方爭戰不休,殺得屍橫遍野。」依據你的歷史知識,這個寓言應該出現在哪部書中? (A)《老子》 (B)《莊子》 (C)
- 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4年的一次談話中說:「因為修道生活是互相了解的自然基礎,而互相了解對這個保存歐洲基督信仰根源的歷史性時刻極其重要……請會士們繼續隨□□和聖女斯柯拉斯蒂卡的芳蹤,遵守
- 史學家曾寫道:「有了全國統一的戶籍,也有全國人民身分平等的齊民。編戶和齊民互為因果,互相激盪,在歷史上同時出現,實質內涵亦結合為一。」請問:中國至何時才算真正進入編戶齊民時代? (A)西周 (B
- 食物反映一地的地理條件與文化,在近代交通發達以前,通常不易改變;但有些地區的飲食方式卻在西元八世紀到十六世紀間,有重大的變化,如開羅、君士坦丁堡都屬此類。這些地方飲食文化的改變主要原因為何?
- 據報導:被魯凱族部落大頭目世家視為傳家寶的青陶瓷,是十七世紀初荷蘭人用它裝棕櫚油,運到臺灣後與魯凱族部落「以物易物」,再運銷到日本。請問荷蘭人是以棕櫚油交換臺灣魯凱族的哪種物品?再運銷到日本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