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有人描述:漢口不僅為湖北一地之咽喉,雲、貴、川、桂、湘諸地之貨皆於此轉輸東下,成為當時天下「四聚」之一。此處有關漢口的描述,最可能的時代背景是 (A)南朝偏安江南局勢下的物資轉輸 (B)唐代的
- 明代初期貨幣的流通以紙幣為主,演變至清改採銀、銅雙本位制,其原因除了紙幣發行量無限制導致鈔值低落外,尚有哪一因素? (A)商人喜用白銀為貨幣 (B)政府對國內銀礦積極開採使白銀量充足 (C)海
- 關於現代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現代詩又稱「新詩」、「白話詩」、「近體詩」 (B)是指「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的白話詩歌,有別於傳統舊詩 (C)句數、字數均不設限,不講究平仄或押韻 (D)徐志摩
- 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明朝後期資本主義已經萌芽。請問:明朝後期開始出現的哪一種現象是他的理論依據? (A)廢朝貢貿易,設市舶司,鼓勵人民從事國際貿易 (B)開發洞庭湖湖田,糧食大量外銷帶動國際貿
- 明代里甲制規定:每十戶一甲,甲滿十戶的稱全圖;不滿十戶的稱半圖。十甲合為一里,加上里長十戶稱總圖。里甲十年一編,戶籍亦隨之重造。丁口的稅糧記錄,分為「舊管」、「開除」、「新收」及「實在」四項,
- 一位思想家指責世人多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反而就沒有了是非;又認為人心是自私的,人若不自私,豈不就是無心了嗎?這位思想家最可能屬於哪一個學派? (A)朱熹學派 (B)東林學派 (C)陽明學派 (
- 「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是公都子引他人言,說明 (A)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 (B)有性善,有性不善 (C)性無善,無不善 (D)性皆可以為善。
- 「□□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迺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觀其心。」根據引文內容判斷,前述引文□□這位歷史人物應是 (A)箕子 (B)武丁 (C)比干 (D)微子。
-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孟子所謂的性善,必須具備什麼特質 (A)順本性而為,可以向善 (B)失去本性,則無法行善,迷途難反 (C)喜怒哀樂之情,乃是屬於人性本然 (D)人之常情,
- 「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依據這句話,下列何者是孟子所認同的: (A)人會做錯事都是別人的錯 (B)人會犯錯,都是為了錢財之故 (C)人會犯錯,這不能歸罪於他資質 (D)人會犯錯,這都是因為資
-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意謂人之不忍乃 (A)出於本性 (B)惡其聲而然 (C)所以要譽於鄉黨 (D)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
- 〈燭之武退秦師〉:「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意謂 (A)所有秦國行李來往託運之時,都能獲得保障 (B)來往的秦國使者都獲得飲食住宿,使不虞缺乏 (C)來往之鄭國民眾,都可以獲得供應,不虞匱乏 (
- 〈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這段文字為後來的情節發展埋下何種伏筆 (A)此為晉、鄭之間的宿怨,與秦無涉,秦並非主動出兵 (B)鄭、楚聯合對秦、晉無禮,故秦、鄭
- 〈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下列何者表達出「期望」語氣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C)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D)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
- 〈馮諼客孟嘗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先生不羞」是說 (A)先生不知羞愧 (B)先生羞愧自責 (C)先生羞辱我 (D)先生不以此為羞辱。
- 馮諼為孟嘗君「市義」所帶來的成效是 (A)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 (B)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C)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D)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往聘孟嘗君
- 馮諼的才幹、能力與膽識,於下列哪一選項最能彰顯 (A)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B)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C)梁王以重幣、顯使往聘孟嘗君 (D)使孟
- 當柳宗元登上西山之後,發現「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這是在形容 (A)數州土壤形如袵席,可任人睡臥 (B)數州地勢之平坦 (C)所處地勢之高峻 (D)數州土壤之廣闊。
- 〈始得西山宴遊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意謂 (A)西山久遠,與天地同生,而不知其盡期 (B)西山面積極大,無法一眼看盡,無窮無盡 (C)西山廣闊無際,與天地同在共存,而看不到盡頭
- 〈始得西山宴遊記〉:「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乃言 (A)形骸化滅,歸返自然 (B)苦心孤詣,力求與自然契合 (C)與物同化,渾然忘我 (D)喪失自我,迷不知返。
- 〈晚遊六橋待月記〉:「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意謂杭人遊湖的時間在 (A)上午十時到下午四時 (B)上午九時到下午三時 (C)上午八時到下午四時 (D)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
- 有關〈晚遊六橋待月記〉一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甲)超脫世俗,以作者個人獨特的審美觀行文(乙)以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描寫月景神韻(丙)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極言遊湖的紅男綠女之盛(丁
- 〈晚遊六橋待月記〉:「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句中「此樂」指 (A)西湖月景之美 (B)梅花與杏桃相次開發之奇 (C)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 (D)綠煙紅霧之美。
- 〈晚遊六橋待月記〉:「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意謂 (A)因為天寒,梅花在杏桃開放之際凋零了 (B)因為天寒,梅花需要杏桃夾植其間,才能開花 (C)因為天寒,梅花延到春天與杏桃並開 (
- 杜甫〈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所表達的意思是 (A)漂泊不定,孤寂無依 (B)隱居不仕,與世隔絕 (C)理想崇高,孤芳自賞 (D)自由自在,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