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觀書有感〉一詩,作者用詩的語言、象徵的手法,說明何種道理 (A)讀書能令人打開眼界,明辨事理 (B)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 (C)讀書能使人馳騁文墨,鋒芒畢露 (D)多讀書,始能充實學識,參
- 〈書憤〉一詩,旨在 (A)描繪塞外軍隊生活之艱辛 (B)同情百姓長年受戰事與飢餓威脅之苦 (C)表達對諸葛武侯執著盡忠的敬仰 (D)抒發心中對於國事的憂憤。
- 明散文家張岱嘗言:「古人記山水手,太上□□□,其次□□□,近時則□□□。」請依山水遊記作家的年代,判斷□□□的人物依序是: (A)柳子厚/方望溪/袁中郎 (B)酈道元/柳子厚/袁中郎 (C)謝
- 下列「 」中文字,意思相同者為 (A)半畝方塘一「鑑」開/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B)問「渠」那得清如許/水到「渠」成 (C)問渠那得清如「許」/以身「許」國 (D)「為」有源頭活水來/石
- 關於王昌齡〈從軍行〉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青海長雲暗雪山」指出青海是當時重要的軍事基地 (B) 「孤城遙望玉門關」中「遙望」二字隱含征人期待歸去的心情 (C)「黃沙百戰穿金甲」極言軍
- 《左傳》、《國語》、《戰國策》的比較,何者正確 (A)《左傳》亦名《左氏春秋》,為《春秋》三傳之一,記事是以魯史為中心 (B)《國語》為編年史之祖 (C)《戰國策》為紀傳史之祖 (D)《左傳》
- 「嗚呼!□□□□□□。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徵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不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
- ()(甲)使人「屬」孟嘗君;(乙)舉酒「屬」客;(丙)舉匏樽以相「屬」;(丁)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戊)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以上「屬」字的解釋何者相同? (A)(甲)(乙) (B
- ()「地震導致房屋倒○,王老珍藏的書法○本就這樣被一堆磚石瓦塊給糟○了,王老從此不離病○。」以上缺空的字詞依序應該是: (A)塌/搨/蹋/榻 (B)蹋/搨/塌/榻 (C)蹋/榻/塌/搨 (D)塌/
- ()下列各組「 」內注音符號所表示的字,字形相同的是: (A)「ㄌㄨㄛˊ」旋槳/打陀「ㄌㄨㄛˊ」 (B)「ㄑㄧㄠˊ」首盼望/神情「ㄑㄧㄠˊ」悴 (C)「ㄇㄧㄣˇ」滅人性/「ㄇㄧㄣˇ」嘴一笑 (D)
- ()下列各組詞語何者讀音完全相同? (A)學不「躐」等/穿著「邋」遢/「蠟」炬成灰 (B)星光「熠」熠/「摺」紙遊戲/百「褶」裙 (C)居有「頃」/「傾」家蕩產/「廎」廳堂室 (D)彈「鋏」三歌/
- 「如果我們能冷眼諦觀,則韓愈的□□,柳宗元的俊潔,歐陽脩的□□,曾鞏的醇厚,王安石的遒勁,蘇洵的恣肆,蘇軾的□□,蘇轍的□□,的確是各成一體,反映了八家分流別派,絢爛多姿的面貌」,以上空格依序
- ()下列有關〈髻〉的說明,何者錯誤? (A)本文選自《琦君小品》 (B)作者透過母親和姨娘髮髻的變化,抒寫人間愛恨的消長,及對人世無常的體悟 (C)文中的「髻」,是指婦女的一種髮式 (D)文中進而
- ()「在當時,鮑魚頭是老太太梳的,母親才過三十歲,卻要打扮成老太太,姨娘看了只是抿嘴兒笑,父親就直皺眉頭。」可見: (A)姨娘覺得琦君的母親很純真可愛,所以才笑 (B)琦君的母親其實內心渴望打扮得
- 張潮《幽夢影》:「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為知己,梅以□□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為
- ()「我長大出外讀書以後,寒暑假回家,偶然給母親梳頭,頭髮捏在手心,總覺得愈來愈少。」顯示: (A)母親不會自己梳頭髮,必須要靠琦君幫忙 (B)母親不喜歡梳頭,因為容易掉髮 (C)母親的頭髮變少了
- ()「垂垂老去的姨娘,亦終歸走向同一個渺茫不可知的方向。」意謂姨娘: (A)終將死亡 (B)由絢爛歸於平淡 (C)老來必須仰人鼻息 (D)與母親一樣都要守寡
- ()「姨娘遞給我一瓶三花牌髮油,叫我拿給母親,母親卻把它高高擱在櫥背上,說:『這種新式的頭油,我聞了就泛胃。』」暗示: (A)母親不喜歡用這個牌子的髮油 (B)母親的胃不好 (C)母親對香味過敏
- ()〈髻〉一文的象徵物是: (A)髮髻 (B)髮夾 (C)髮套 (D)髮油
- ()本文中的「髻」,除了是當時女性的主要髮式之外,尚有哪一更深層的內涵? (A)以髮髻樣式的變化,象徵家境的富裕 (B)以髮髻顏色的變化,象徵容顏的老去 (C)以髮髻象徵母親與姨娘之間的愛恨情仇
- 〈晚遊六橋待月記〉:「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隄畔之草。豔冶極矣!」這種美感比較接近下列哪首詩所描寫的景色 (A)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B
- ()人物的外在行為往往可呈現內在的情感,請判斷以下行為何者能夠呈現〈髻〉一文中,父親對母親的情感? (A)父親一定要她改梳一個式樣 (B)父親看了就直皺眉頭 (C)父親不時偏過頭來看她,眼神裡全
-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馮諼如此張揚「孟嘗君客我」,此種手法為「抑筆」,試問此種描寫,乃是想形塑出馮諼何種形象? (A)秉性憨直,粗魯莽撞 (B)小人得志,得意洋洋 (C)思慮不周
- ()「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此句文意乃指: (A)孟嘗君勉勵門下食客全力以赴學會計 (B)馮諼自願為孟嘗君工作,以示負責 (C)孟嘗君分派
- ()「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若僅就此段文字,可知孟嘗君對待下屬的態度為: (A)知人善任,惟才是用 (B)懦弱愚昧,耽溺玩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