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作文部分:(60分)《管子‧牧民》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然而四維之中,又以「恥」最為重要,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嚐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請以「行已有恥」為題,作文一篇,加以論述之。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以下詩句何者並非描寫秋天?(A)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 (B)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C)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D)落葉完成了最後的顫抖/荻花在湖沼的藍睛裏消失/七
- 29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這句話與下列何者意旨相近:(A)鄉愿,德之賊也 (B)德不孤,必有鄰(C)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D)眾
- 20 公文應採法律統一用字用語,下列選項恰當的是:(A)對行政機關用「聲請」,對法院用「申請」(B)制作行政命令用「訂定」,創制法律用「制定」(C)「計畫」「紀錄」是動詞,「規劃」「記錄」是名詞(D)
- 「我知之濠上也。」,由此一語可以知道莊子:(A)無所不知 (B)與物同感 (C)即景寓情 (D)及時行樂
- 8 下列選項中的語詞,可用來形容「技藝純熟高超」的是:(A)目無全牛 (B)牛刀小試 (C)汗牛充棟 (D)吳牛喘月
- 下列選項中的詩句皆出現「草」,請問何者的「草」具有思念懷人的情感投射?(A)「人生一世間,忽若暮春草。時不可再得,何為自愁惱?」(魏.徐幹〈室思〉) (B)「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
- 28 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其精神與下列選項相近的是:(A)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
- 19 ○○大學發文教育部,其中寫道:「依據 鈞部民國101年2月20日○字第○號函辦理。」這段文字應置於何處?(A)主旨 (B)說明 (C)辦法 (D)擬辦
-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
- 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農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吾輩讀書人,入則孝,出則弟,守先待
內容推薦
- 30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最接近下列那一個成語:
- 秦觀〈鵲橋仙〉:「纖雲巧弄,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上列詞作歌詠的是那一個民間故事裡的人物?(A)嫦娥與后羿 (B)牛郎與織女 (C)孟姜女與范喜良
- 1 我們常說要從小培養公民的民主素養,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執行與實踐,下列何種做法是可行而有效的?(A)為了和諧從不與人爭辯(B)開會時少發言避免紛爭(C)公開表達對團體的意見(D)匿名上網披露內幕消
- 10 下列選項中的成語都和頭髮有關,其解釋不正確的是:(A)吐哺握髮:比喻生活瑣事太多(B)擢髮難數:形容罪惡多得難以計數(C)青山一髮:蒼茫的青山,遠眺時就像髮絲般細小(D)令人髮指:形容使人憤慨到
- 14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意義相近的成語:(A)不毛之地/天涯海角 (B)不恥下問/移尊就教 (C)仁民愛物/泛愛博施 (D)嵩雲秦樹/胡越之身
- 22 公文格式中,有關期望及目的用語,下列選項,不恰當的是:(A)於平行文時,用「請 查照」 (B)於上行文時,用「請 鑒核」(C)於上行文時,用「希轉行照辦」 (D)於下行文時,用「希辦理見復」
- 31 「為人之家若為其家,夫誰獨舉其家以亂人之家者哉?為彼猶為己也。」(《墨子.兼愛下》)下列選項最切合本文意涵的是:(A)視人如己 (B)當仁不讓 (C)和平相處 (D)愛其所愛
- 「好花開在污泥裏/我酌了一勺水來洗他。半路上我渴極了/竟把這一勺水喝了。好花開花污泥裏/一勺水在我的胃裏。請原諒罷,寬恕著罷!/可憐我只有一勺水啊?」(俞平伯〈一勺水啊〉)根據本詩,詩中人「我」所表現
- 15 長輩常勸勉年輕人「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句話意謂:(A)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B)苦其心志,勞其筋骨(C)做事越接近成功,越須堅持 (D)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
- 23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舉辦青少年反毒宣導論文比賽,優勝獎牌題詞,下列適合的選項是:(A)龍飛鳳舞 (B)文采斐然 (C)藝苑之光 (D)允文允武
- 32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孫子兵法.謀攻》)下列選項,最符合上述孫子用兵的最高指導原則的是:
-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從上述文句推想孔子的意思是:(A)行禮未見玉帛,奏樂未見鐘鼓,則過於草率 (B)說到禮,就不能離開玉帛;說到樂,就不能離開
- 16 公文寫作時,密等的分類,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祕密 (B)機密 (C)甚機密 (D)相對機密
- 「一群瞌睡的山鳥/被你/用稿紙摺成的月亮/窸窸索索驚起/撲翅的聲音/嚇得所有的樹葉一哄而散」(洛夫〈走向王維〉)24這首詩化用了下列那些詩句的意象?(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B)月明山鳥多
- 33 《國語.周語一》:「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上文旨在強調:(A)政府要隨時防範風災水患的發生 (B)政府要讓人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
- 25 承上題,「用稿紙摺成的月亮」與「用月亮」相較,洛夫之所以選擇前者是為了強調什麼?(A)讓詩句錯落有致 (B)將月的文學意象翻新(C)月的光輝折射在林中 (D)月光輕盈薄如紙張灑落
- 34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史記.孝文本紀》)文中的「法」字,與下列文句中「法」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A)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易.繫辭上》)(B)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
- 35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
- 36 「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王充〈訂鬼〉)根據上
- 37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下列那一選項最能說明作者修撰史書的態度?(A)嚴謹認真 (B)大膽假設 (C)訪察輿論 (D)主觀論斷
- 46 「花居盆內終乏生機,鳥入籠中便減天趣。不若山間花鳥錯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會心。」(《菜根譚》)作者借此表達何種理念?(A)知足常樂 (B)安貧樂道 (C)崇尚自然 (D)人貴自適
- 38 衛靈公謂孔子曰:「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於廟堂之上而國家治矣,其可乎?」孔子曰:「可。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謂不出於環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說苑
- 錢大昕〈奕喻〉言及:「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這句話背後的寓意是:(A)時常以古人或他人之失為借鑑,正可以
-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47 下列選項符合故
- 39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貞觀政要.論君道》)本文旨在強調主政者必須:(A)修德行義 (B)居安思危 (C)求賢納才 (D)戒奢以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