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農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吾輩讀書人,入則孝,出則弟,守先待後,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所以又高於農夫一等。今則不然,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人,中進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錢,造大房屋,置多田產。起手便錯走了路頭,後來越做越壞,總沒有個好結果。其不能發達者,鄉里作惡,小頭銳面,更不可當。夫束修自好者,豈無其人?經濟自期,抗懷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為壞人所累,遂令我輩開不得口。一開口,人便笑曰:「汝輩書生,總是會說,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說了。」所以忍氣吞聲,只得捱人笑罵。工人制器利用,賈人搬有運無,皆有便民之處;而士獨於民大不便,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鄭燮〈寄弟墨書〉)作者對於士人的批評主要在於:
(A)士人在失意時,總是專注於自我人格的修養,而不能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
(B)士人面對外界諸多誤解與嘲諷,只是忍住脾氣,不發一言,任人取笑謾罵
(C)士人雖然擁有田產,但卻僱用佃農耕田,自己並不參與耕種,自以為尊貴
(D)士人將讀書視為手段,汲汲營營於世俗價值的追求,失去自我反省的能力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92601
統計:A(20),B(6),C(6),D(374),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