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有關《禮記》文意解說,正確的選項是:
(A)「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指觀摩學習之重要
(B)「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指學生是否善於學習,會影響老師的教學成效
(C)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教師要有自己的心得見解,因材施教。
(D)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老師嚴謹教學可以侑助世道民心的端正
(E)「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古禮中「師」與「尸」,可以不用向國君行臣子之禮

參考答案

答案:A,B,C,E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2),C(2),D(2),E(1)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