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甲)「放」其心而不知求(乙)「放」諸四海皆準(丙)「放」於利而行,多怨(丁)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戊)自「放」於山水之間。以上「放」字共有幾種意義
(A)一
(B)二
(C)三
(D)四 種。
(A)一
(B)二
(C)三
(D)四 種。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625
統計:A(0),B(5),C(9),D(1),E(0)
內容推薦
- 9「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孟子此言的自信最近於孔子的哪一段話 (A)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B)文王既沒,
- 下列各組有關孟子性善說的闡述,何者正確 (A)孟子謂仁、義、禮、智,皆由外鑠我也,非我固有之也 (B)孟子以為「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乃言欲內交於孺子之父母,要譽於鄉黨朋友 (
- 20「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句中「之」字指的是 (A)四善政 (B)四善端 (C)放失之心 (D)鴻鵠之志。
- 24以下關於「大體與小體」一章之敘述,何者錯誤 (A)所謂「大人」、「小人」,乃是以「社會地位」做區分 (B)「大體」乃謂具有道德思辨能力的心 (C)「小體」為無道德思辨能力之耳目 (D)「思」為內心
- 【題組】( )3.唐朝傳奇小說,描寫張倩娘愛上表哥王宙,其父違背承諾而將倩娘另嫁。其後兩人私奔。十幾年後回鄉,王宙才發現同往成都的只是倩娘的靈魂,真的倩娘實臥病在床。
- 8關於《孟子》「舍我其誰」一章,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孟子去齊,乃因齊宣王無意接受他的主張,故未有機會「當路於齊」 (B)孟子面容貌像有不豫之色,是為了自我意志的不滿足而怨天尤人 (C)孔子說的「不
- ㄑㄩ 炎「ㄈㄨˋ」勢 :
- 語言簡「ㄌㄧㄢˋ」:
- 43~44 題為題組:電影「練習曲」:一個人,一輛單車,一把吉他與七天六夜的環島之旅,訴說著生命的滋味。由於看了電影的感動,小明一家在暑假規劃了單車環島之旅,飽覽臺灣美麗風光之餘,也沿途做了一趟史蹟考
- 日治初期的統治基礎漸趨穩定之際,何以在 1907 年至 1915 年間,臺灣人的武裝抗日再起?(A)受文化協會的啟發,民族意識高漲(B)日本資本在臺灣的擴張,使臺人生計受損(C)受到美國總統提
內容推薦
- 【題組】( ) 清代著名小說。書中阿寶一文,主角孫子楚三次離魂,囊括了中國古代的所有離魂模式。其獨特之處在於孫子楚為男性,迥異於以往離魂者為女性。
- 下列各組「 」中的字,意義相異的選項是 (A)非「惡」其聲而然也╱吾甚「惡」紫之臭 (B)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天氣「乍」暖還冷,有時驟雨背後照著強烈的陽光 (C)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 13「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是公都子引他人言說明 (A)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 (B)有性善,有性不善 (C)性無善,無不善 (D)性皆可以為善。
- 六、作文:300字限散文體如果生物科技可以改造人類基因,讓人類的基本壽命延長到二百歲,請假想自己是一位人瑞,在二百歲生日那天發表一篇三百字內的感言。
- 「新石器革命」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上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A)對自然界依賴減少,產食經濟使食源穩定(B)群居生活日久,國家組織出現(C)謀生的活動更為忙碌,生活餘暇明顯減少(D)大型公共建築如宮殿
- 下列有關孟子道性善「牛山之木」一章之敘述,何者錯誤 (A)孟子以為牛山濯濯是因為「郊於大國,斧斤伐之」,而「牛羊又從而牧之」等原因所導致的 (B)本章首段「牛山之木」,旨在勸人重視生態環境,勿濫伐
- 「灝」氣:
- 【題組】(2)英國與乙、丙國家締結盟約,是因為德國實施哪個政策所致?(2 分)【 】
- 21「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比喻 (A)人性本善,所以為不善,乃由於不知操持存養本心之故 (B)人性本善,所以為不善,乃因無良師之教導 (C)人有性善,亦有性不善,端
- 16「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謂做人的根本,在於 (A)力求精神的放鬆 (B)去除猶疑的心態 (C)找回放失的本心 (D)尋回堅定的意志。
- 12「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是公都子引他人之言以述 (A)人性本善 (B)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 (C)性無善,無不善也 (D)有性善,
- 14「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孟子所謂的性善,必須具備什麼特質 (A)順本性而為,可以向善 (B)失去本性,則無法行善,迷途難反 (C)喜怒哀樂之情,乃是屬於人性本然 (D)人之常情,有
- 17「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種人性論者應是 (A)孔子 (B)孟子 (C)告子 (D)荀子。
- 【題組】( )2.南北朝著名志怪小說,劉義慶著。書中龐阿一篇,可以說是「離魂」在文藝世界的鼻祖。
- 「ㄑㄧㄡˊ」健:
- 根據下列資料來回答問題:資料一: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時,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舉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成是多開店鋪,煎茶
- 22孟子曰:「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此句意謂 (A)早上的清明之氣和人的本心最接近 (B)平旦之氣能和人性接近的很少 (C)早晚養氣可以養性 (D)日夜之氣,以晚上的氣最接
- 18「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以為 (A)以仁者輔政,其功效易顯 (B)以仁心行仁政,則天下易治 (C)天下人皆心存仁厚,足以見仁治之功 (D)施行仁政,得滿足民生需要。
- 「ㄅㄠ」貶:
- 【題組】欣賞著北海岸的風光,終於抵達臺北,喧囂的市區,趕快來到八里,悠閒的沿著淡水河漫步。這裡他們可探訪的史前遺址有:(A)圓山、卑南文化(B)芝山岩、牛稠子文化(C)大坌坑、十三行文化(D)
- 【題組】(2)南宋杭州茶肆如何吸引更多客人?(3 分)茶的功能為何?(3 分)
- 二、短文寫作﹙25%﹚十七歲,是花樣的年紀。或許是充滿理想的;或許有時是叛逆的;可能有許多無奈;可能有時為賦新詞強說愁……。十七歲的你,對自己對社會有什麼看法?有什麼話想說?對未來有怎樣的憧憬……。請
- 前「倨」後恭:
- 【題組】(3)資料二、資料三飲茶至品茗有何區別?以短文說明之。(7 分)(運用資料來討論者,可再加分)
- 1右圖所示的斜線部分是下列哪一個不等式的圖形? (A) x+2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