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綠豆凸內餡易酸敗不適合在何種情況儲存
(A)室溫
(B)冷藏
(C)高溫
(D)冷凍。
(A)室溫
(B)冷藏
(C)高溫
(D)冷凍。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口角炎是飲食中缺乏(A)維生素 C(B)維生素 A(C)維生素 B1 (D)維生素 B2 。
- 銲接位置中最難操作的是(A)橫銲(B)立銲(C)平銲(D)仰銲。
- 對於墜落危險之預防措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高度 2m 以上之開口緣處應圍起警示帶(B)安全帶應確實配掛在低於足下之堅固點(C)高度 2m 以上之開口處應設護欄或安全網(D)在外牆施工架等
- 下列何種材料之韌性較差(A)中碳鋼(B)鑄鐵(C)銅(D)低碳鋼。
- 一般鋼板在壓延方向的抗拉強度較其垂直方向的抗拉強度為 (A)無關(B)大(C)小(D)相同。
- 氬銲時輸入熱量要求較高的材料是(A)不銹鋼(B)鋁(C)鈦(D)軟鋼。
- 下列何種產品不必使用油炸(機)鍋(A)千層糕(B)兩相好(C)沙琪瑪(D)巧果。
- 菊花酥成品品質以下何者較不受歡迎(A)皮餡分明(B)酥脆(C)焦黑(D)層次分明。
- 後熱的目的是預防產生(A)龜裂(B)銲淚(C)夾渣(D)銲蝕。
- 冷凍麵食的包裝材料最不需考慮(A)環保(B)作業的方便性(C)包裝材質(D)透氣性。
內容推薦
- 氬銲時需要較長時間起銲才能熔化的材料是(A)鈦(B)鐵(C)鋁(D)不銹鋼。
- 發糕之容器會影響產品裂紋之因子為(A)深度(B)顏色(C)材質厚度(D)直徑。
- 鋁表面氧化膜的熔點約為(A)1540℃(B)3700℃(C)2038℃(D)1080℃。
- 麵條製作時,可添加適量(A)沙拉油(B)黃豆粉(C)鹽(D)細砂糖 對抑制生麵長黴,延長貯存期限很有幫助。
- 鋁的重量約為同體積鐵重量的(A)1/2(B)3(C)1/3(D)1 倍。
- 製作生鮮麵條時,在配方中添加多少鹽量,對麵糰筋性及風味均有幫助(A)6%(B)4%(C)2%(D)0%。
- 氬銲時,使用負極性(電極正)銲法易產生的缺點是(A)電弧不規則(B)氣孔(C)氣體消耗量大(D)鎢棒消耗量大。
- 下列何者不屬於發粉麵食 (A) 發糕 (B) 馬拉糕 (C) 蒸蛋糕 (D) 叉燒包。
- 出資聘請他人從事研究或開發之營業秘密,在未以契約約定的前提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歸受聘人所有,出資人不得於業務上使用(B)歸出資人所有,受聘人不得於業務上使用(C)歸受聘人所有,但出資人
- 雞仔餅是用何種餅皮製作的(A)發酵麵皮(B)糕(漿)皮(C)燙麵麵皮(D)酥(油)皮。
- 刈包製作時,下列何種因素與酵母發酵時間無關 (A) 溫度 (B) 酵母用量 (C) 添加乳糖 (D) 酸鹼度。
- 麵糰基本發酵最不適宜的溫度是 (A)26 - 30℃(B)20 - 25℃(C)15 - 20℃(D)46 - 50℃ 。
- 下列有關中式麵食用酵母的描述何者是錯誤的 (A) 是細菌的一種 (B) 能進行發酵 (C) 具活性 (D) 糖會影響發酵。
- 下列何種產品是將麵糰胚擺置於平底鍋中熟製而成 (A) 水煎包 (B) 油條 (C) 綠豆椪 (D) 芝麻喜餅。
- 製作叉燒包之麵種必需加入 (A) 酵母 (B) 蘇打粉 (C) 發粉 (D) 鹽。
- 麵食的包裝容器,最不需要考慮 (A) 透光度 (B) 強韌度 (C) 耐熱性 (D) 熱封性。
- 生煎包使用之壓縮 ( 新鮮 ) 酵母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A) 稱量與用量較精準 (B) 較易與麵粉混合均勻 (C) 保存期限較乾燥酵母短 (D) 容易以管路輸送。
- 下列何者應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 (A) 自然人基於保障其自身或居家權益之個人或家庭活動目的,而公布大樓或宿舍監視錄影器中涉及個人資料畫面之行為 (B) 將家人或朋友的電話號碼抄寫整理成電
- 製作饅頭使用之即 ( 速 ) 溶酵母 (instant yeast) 的使用量是壓縮 ( 新鮮 ) 酵母 (compressed yeast)的幾倍 ?(A)0.3~0.5(B)5~9
- 甲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A,原在乙市政府建管處承辦採購,在 A 離職建管處未滿幾年內,甲建築師事務所不得參與原任職機關之採購?(A)4 年(B)1 年(C)2 年(D)3 年。
- 蓮花酥製作時為使花瓣展開層次分明,以下何種處理方式最適當 (A) 炒 (B) 炸 (C) 蒸 (D) 煎。
- 下列那一種原料可以改良油麵的口感及韌性 (A) 玉米澱粉 (B) 油脂 (C) 磷酸鹽 (D) 糖。
- 冷藏櫃中的照明來源最好使用 (A) 鎢絲燈 (B) 白熱燈 (C) 霓虹燈 (D) 日光燈。
- 下列何種麵粉的灰份最低 (A) 特高筋麵粉 (B) 全麥麵粉 (C) 粉心麵粉 (D) 洗筋麵粉。
- 蔥油餅成品應具備何種品質 (A) 內外皆軟 (B) 外脆內軟 (C) 外脆內硬 (D) 內外皆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