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下列各組詞語,何者意義相反?
(A)積土成山/聚沙成塔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C)蹞步千里/滴水穿石
(D)鍥而舍之/焚膏繼晷
(A)積土成山/聚沙成塔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C)蹞步千里/滴水穿石
(D)鍥而舍之/焚膏繼晷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2
統計:A(0),B(13),C(1),D(11),E(0)
內容推薦
- 《論語》〈言忠信,行篤敬〉中,談到在蠻貊之邦也通行無礙的道理是:(A)行忠信,行篤敬 (B)在立在輿 (C)金銀珠寶 (D)華夏文化
- 《論語》〈言忠信,行篤敬〉:「言忠信,行篤敬。……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此二句意謂: (A)念茲在茲 (B)不以為意 (C)耳濡
- 〈餓〉:「他想到每吃飯時,他吃了一半碗,想再添些,他爸爸便睜圓了眼睛說:『小孩子不知道飽足,還要多吃!留些明天吃罷!』他媽媽總是垂著眼淚說:『你便少喝一開酒,讓他多吃一口罷!再不然譬如是我─我多
- 1 .BASIC中,其值不會因程式執行而改變者稱為 (A)變數 (B)因數 (C)整數 (D)常數
-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下列何者最宜作為此二語之事例? (A)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B)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C)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D)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在《論語》〈言忠信,行篤敬〉中,孔子提示子張做事的道理,子張將孔子的話寫在大腰帶上,請問這個動作表示的意思是: (A)孔子要求子張要寫筆記 (B)子張提醒自己要謹記在心 (C)子張為了讓其他弟
- 《論語》〈君子固窮〉中,孔子與衛靈公談話後,隔天就離開了衛國,請問孔子及其弟子離開的原因? (A)衛靈公聽到孔子的回答,心生怨懟,把孔子一行人趕走 (B)孔子認為衛靈公在意的是軍事佈陣,所輕視
- 〈餓〉一文中,主角每次想起父親,都想到他一雙睜圓的眼睛,這雙眼睛在文中有何意義? (A)遺忘的作用,每當主角想起就會忘了饑餓 (B)威嚇的作用,每當主角想起就會反胃吃不下飯 (C)警示的作用,每
- 下列成語所指涉的主旨,與勸學一文無關的選項是: (A)懸樑刺股 (B)鑿壁偷光 (C)寒窗映雪 (D)管寧割席
-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A)教育 (B)道德 (C)經濟 (D)文化
內容推薦
- 《論語》〈以直報怨〉:「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可知孔子對於回報抱持何種原則? (A)寬宏為懷、無怨無尤 (B)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C)公正順理 (D)依法辦理
- 下列「 」中的字詞,解釋何者正確? (A)吾嘗「跂」而望矣:企圖 (B)白沙在「涅」:黑泥 (C)其漸之「滫」:清水 (D)魚枯生「蠹」:小魚
-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意近於: (A)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B)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 (C)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D)君子惡居下流而訕上者
- 「余光中先生投身現代詩創作多年,質量可觀,儼然為當前詩壇□□。」上文缺空詞語不宜填入: (A)泰山 (B)祭酒 (C)巨擘 (D)翹楚
- 在《論語》〈克己復禮〉中,顏淵問孔子實踐仁道的方法,孔子的回答是: (A)我欲仁,斯仁至矣 (B)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物動 (C)禮者,理也 (D)當仁,不讓於師
- 下列選項「 」中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學「惡」乎始/羞「惡」之心 (B)「中」規中矩/雀屏「中」選 (C)「施」薪若一/「施」從良人之所之 (D)「干」、越、夷、貉/大動「干」戈
- 「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句中「須臾」意為「短時間」,屬時間性詞語,下列各句何者沒有表示「短時間」的時間性詞語? (A)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B)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 勸學一文,作者以何喻「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A)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B)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C)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D)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
- 下列詞語用法敘述,正確的是: (A)「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皆可用以比喻弟子勝過老師 (B)「六馬仰 」、「沉魚落雁」皆可以形容音樂之感物 (C)「蹞步千里」、「善假於物」皆可用以形容勤能補拙
- 下列各組形似字比較,何組字音完全不同? (A)「槁」暴/「縞」素/長「篙」 (B)「跂」望/「歧」出/不「忮」不求 (C)「鏤」刻/「屢」次/身無寸「縷」 (D)蟹「螯」/桀「驁」/「嗷嗷」待哺
- 下列各組「 」中之字,何組詞性用法相同? (A)瓠巴「鼓」瑟/駑馬十「駕」 (B)草木「疇」生/木直「中」繩 (C)學不可以「已」/學至於「沒」而後止 (D)學「數」有終/「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意近: (A)君子慎其所立 (B)君子為學貴專一,不可心有旁鶩 (C)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D)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此句沒有使用下列何種修辭方法? (A)譬喻 (B)對偶 (C)轉品 (D)類疊
- 下列文句的用字,何者有誤? (A)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B)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浮筆 (C)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D)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 下列何者在強調「積」的功夫? (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B)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C)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D)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 下列何者所使用的修辭方法,與其他三者不同? (A)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B)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C)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意謂: (A)物各有特性 (B)學貴專精 (C)學則才過其本性 (D)君子善假於物
-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乃喻: (A)好環境之重要 (B)君子善假於物 (C)積善必聞 (D)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 下列各組前後文句的相互闡釋,何者有誤? (A)梧鼠五技而窮/目不能兩視而明 (B)騏驥一躍,不能十步/登高必自卑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林木茂而斧斤至焉/工欲善其事
- 下列關於先秦諸子學說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韓非思想以「法」為重,是法家集大成者 (B)孔子雖身處亂世,卻始終懷抱仁民愛物的理想 (C)莊子認為必須擺脫名利的束縛,才能獲得精神的自由 (D)
- ( )關於賦的流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漢賦,又名古賦、大賦,長篇鉅製,多以問答成文 (B)駢賦即為小賦,盛行於隋朝 (C)律賦又稱試賦、駢賦,盛行於唐朝 (D)文賦亦稱散文賦,盛行於宋,如
- 閱讀下文,並推論何者是它「隱含的要旨」?「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荀子 勸學) (A)真知灼見,才能引領風騷 (B)虛懷若谷
- 下列各組選項中,請選出正確的學說流派及代表人物的組合: (A)荀子、韓非:法家 (B)老子、莊子:道家 (C)楊朱、墨子:墨家 (D)孟子、惠施:儒家
- ( )下列文句所運用的修辭說明,何者有誤? (A)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排比 (B)嗚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激問 (C)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引用 (D)顧修史固難,修臺之
- ( )下列敘述有誤的選項是: (A)「斗升之祿」指薪俸頗高 (B)「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中,「辱」是為有求於人的謙詞 (C)「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的「中」可以「內」代替 (D)「文者氣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