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教育觀念的闡述常運用比喻或隱喻,試針對「教育即塑造」、「教育即生長」分別說明其意義(4 分)及優、缺點(6 分)。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設數列 <an> 滿足 ,其中n ≥ 2,則 a100 =?(A) 20300(B) 20100(C) 10150(D) 10101
- 二、問答題共 40 分(請以黑色、藍色原子筆或鋼筆於答案卷上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橫式書寫)小誠是安置在特殊教育學校國小五年級的智能障礙學生,沒有口語表達能力,經常以拍打與撞擊表達溝通意圖。試列舉四
- 如圖七所示之電路圖,若將發火開關 off,利用跳線直接供應 12V 的電源由 A-59 線盒 1 號接腳輸入,甲、乙、丙三人中,哪幾位的敘述正確?甲:燃油泵應開始作動。乙:若燃油泵無法作動,很可
- 普通班正在學習自然領域課程內容的電池發電原理,王老師任教於集中式特教班,他也想教導此單元。下列哪一項學習內容的調整較為適當?(A)能安全使用電線插座 (B)能把電池裝入遙控器(C)能說出電池的發
- 小平是接受資源班服務的國小自閉症學生,他會持續重複教師說的話,例如教師說「安靜的坐好」,他會跟著不斷說「坐好」。在擬定他的個別化教育計畫時,下列哪一項較不適當?(A)進行功能性行為分析 (B)提
- 大雄是被安置在普通班的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有閱讀和記憶上的困難,常記不住物品位置、作息時間與課程內容。為因應其困難,下列哪一項教學環境規劃較不需要?(A)教室布置配合教學內容(B)在抽屜或櫥櫃貼上
- 二、問答題每題 10 分,共 40 分(請以黑色、藍色原子筆或鋼筆於答案卷上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橫式書寫)「權威」是社會中控制他人行為的正式權利或權力,師生關係中一定會涉及教師權威。試舉三種教師權
- 王老師想教導小明按照圖卡指出相同的物品,下列哪一選項是小明需具備的先備能力?甲、視知覺能力乙、配對能力丙、分類能力丁、類化能力(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 有關感應電勢的大小,下何者錯誤? (A)與磁通密度成正比 (B)與導體有效長度成正比 (C)與磁通密度和移動方向的夾角正弦值成正比 (D)與移動速度成反比
- 汽油引擎起動中起動馬達的 B 線頭及 M 線頭接通時,則(A)吸住線圈吸入線圈都通電 (B)吸住線圈吸入線圈都不通電 (C)吸入線圈通電 (D)吸住線圈通電
內容推薦
- 面對校園中新住民學生逐漸增加的事實,教師應要多加了解並給予妥當的引導和協助。教師可以運用哪些班級經營策略幫助新住民學生融入班級生活?請針對學習適應、生活適應、同儕互動、親師溝通四個面向,各提出至少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3(-2x-5)- 3x=12-4(x+2),則x= (25)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一數學上第三次-106 年 - 2017臺北市北投國中七年級106 上學期數學第三次段考
- 有關幼兒園出入口的配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甲、可將幼兒園大門入口向內縮,留出緩衝空間乙、娃娃車的出入口最好跟幼兒、家長進出校園的出入口設置在一起丙、幼兒園若同時面臨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大門入口最好
- 瑞吉歐愛蜜利亞(Reggio-Emilia)學校視環境為第三位老師,有關其空間規劃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空間規劃必須確保每一位幼兒擁有幸福感和團體的歸屬感(B)牆面上呈現幼兒學習的紀錄,主要
- 幼兒教師進行全班討論教學時,下列何項做法較為適當?甲、教師依活動目標提出相關問題,聚焦討論乙、每次討論都需要讓每位幼兒有說話的機會丙、教師有時也可直接教學,提供幼兒和討論問題相關的訊息丁、主要目的
- 依據《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下列何者為美感領域期望培養的能力?甲、探索與覺察乙、表現與創作丙、回應與賞析丁、愛護與尊重戊、組合與創造(A)甲乙丙 (B)甲乙戊 (C)乙丁戊 (D)丙丁戊
- 大班幼兒在扮演區以代幣進行買賣活動後,丁老師帶幼兒至文具店以硬幣購買 20 元內的商品。丁老師的教學運用了下列何項原則?(A)準備原則 (B)增強原則 (C)類化原則 (D)個別化原則
- 劉老師發現許多幼兒在用積木搭建臺北 101 大樓的過程中,能夠將積木疊高,但沒有掌握它的建築外貌特徵,於是他帶領幼兒實地觀察拍攝 101 大樓並進行討論後,請幼兒重畫設計圖,修改 101 大樓的搭
- 下述三種觀點,分別代表何種遊戲理論?甲、遊戲可以增進幼兒的創造力和變通力乙、遊戲可以調整幼兒的情緒,具淨化的效果丙、幼兒遊戲不具目的性,是為了消耗精力的行為(A)認知理論、能量過剩論、心理分析論(
- 下列何項不符合當前幼兒園課程發展之精神?(A)課程與真實世界聯結(B)進行分齡、分領域教學(C)以生活化的議題為教學主題(D)幼兒主動參與建構知識的歷程
- 鄭老師發現小明連續一個月在學習區時間都選擇到積木區,下列何項做法較為適當?(A)請小明每週嘗試不同的學習區(B)建議小明選擇其好友選擇的學習區(C)請小明先去沒去過的學習區,再去積木區(D)觀察
- 發展課程時強調幼兒的主動學習,從幼兒有興趣的課題出發,關注教學的方式與幼兒學習過程中的經驗,產生各種學習結果。此為下列何種課程發展模式?(A)歷程模式 (B)寫實模式 (C)情境模式 (D)目標模
- 有關維高斯基(L. Vygotsky)理論對教學或評量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甲、教師需教導幼兒近側發展區之外的技巧和能力,才能發揮教學的效果乙、教師在評量的過程中提供幼兒協助,可以測得幼兒有
- 三歲幼兒較能勝任下列何項體能活動?(A)單腳跳 (B)雙腳跳(C)在平衡木上倒著走 (D)前滾翻或後滾翻
- 有關幼兒園實施評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課程本位評量是以課程為主的評量,不適合依評量結果調整課程(B)發展篩檢屬於常模參照測驗,可以用來辨識需要早期介入的幼兒(C)進行檔案評量時檔案內須放
- 依據《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有關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應避免加入童玩、民俗等與鍛鍊身體動作能力相關的活動(B)學習面向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安全行動」三項
- 下列有關學習理論及其教學應用的敘述,何者正確?甲、社會學習理論強調透過觀察和模仿而學習,可提供楷模來教導幼兒學習新行為乙、訊息處理論認為了解心理運作的結構與歷程是重要的,教學時訊息輸入的「量」較
- 下列哪一項做法最能呈現幼兒對於「花」的表徵能力?(A)提供各種花的立體拼圖讓幼兒拼組(B)提供各種花的著色卡片,讓幼兒選擇想塗的顏色(C)提供各種繪畫素材和畫板,讓幼兒畫一朵自己最喜歡的花(D)
- 陳老師在科學區提供手電筒、雪花片、樂高積木等物品,讓幼兒進行光影探索。下列哪個提問較無法引導幼兒高層次的認知能力?(A)為什麼這些東西會有影子?(B)怎麼樣才能讓雪花片的影子變大?(C)雪花片和
- 張老師給幼兒觀看安東尼布朗的《大猩猩》繪本和賴馬的《愛哭公主》繪本後,與幼兒進行討論。老師:「這兩本繪本是同一個人畫的嗎?」小明:「兩本書裡都有很多動物,所以是同一個人畫的。」小花:「《愛哭公主
- 李老師開學後發現小蓮常常推擠其他幼兒而造成衝突,也常不遵守班級的規範,不與大家一起行動,李老師嘗試的獎懲做法似乎都沒有用。下列哪一種方法較有助於李老師了解小蓮行為的原因?(A)用檢核表記錄小蓮的
- 快樂幼兒園教師團隊參加科學教育研習後,反省自己對於科學的態度及活動設計能力,檢視為何各班未規劃科學探究活動或科學學習區。這是對於下列何種課程的關注?(A)懸缺課程 (B)行為課程 (C)外顯課程
- 幼兒聽完故事後,教師設計了一系列活動。依據布魯姆(B. Bloom)的認知領域目標層次,下列這些活動目標由低至高層次的順序為何?甲、能改編和另創故事乙、能描述故事發展的順序丙、能評論故事中角色的
- 四位幼兒在扮演區進行假扮遊戲,扮演的角色分別為:拿公事包剛下班的媽媽、拿毛線當麵條為家人準備晚餐的爸爸、拿繪本在閱讀的小孩以及迎接媽媽下班的小狗。依據遊戲轉換理論(play as transfo
- 布魯納(J. Bruner)提出發現式學習(discovery learning)的概念,下列何項敘述符合其理論觀點?(A)教師需要具有教學的熱誠,積極介入幼兒的學習歷程(B)學習環境需要有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