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下列「 」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異? (A)傳道「受」業/私相授「受」 (B)「固」先乎吾/「固」有道德 (C)愚「益」愚/老當「益」壯 (D)學無「常」師/人生無「常」
- ( )韓愈於〈師說〉中引用時人「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之語,意在: (A)讚美時人不恥相師 (B)同情時人無師可從 (C)批評時人不願從師 (D)讚美時人為子擇師
- ( )對下列文句的修辭判斷,何者正確?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互文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提問 (C)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轉化 (D)無貴、無賤、無長、
- ( )韓愈與古文運動,何者為是? (A)有感於魏晉以下,文尚駢麗,氣格靡敝而倡 (B)自初唐陳子昂等人起,古文即已蔚為風氣,愈繼承之 (C)自韓愈啟「文以載道」之聲以後,駢文的勢力從此未能與古文
- ( )有關古文運動,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A)柳宗元為古文運動的先驅 (B)此古文指的是上繼三代兩漢文體的散文 (C)主要領導者是韓愈和陳子昂 (D)在韓愈提倡、友人弟子共同應和之下,古文遂成文
- ( )蔣捷填了一闋〈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下列選項中,最不可能「聽雨
- (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A)王爺爺年高德劭,熱心推動社區的各項活動,值得大家「群起效尤」 (B)平日不聽課,考前又不溫習,想要有好成績簡直是「緣木求魚」 (C)畢業旅
-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師說〉一文選自《韓文公文集》 (B)本文充分展現韓愈艱深聱口的文章風格 (C)唐時士大夫之風,喜歡相師 (D)韓愈立志作育英才、轉變風氣
- ( )下列何者是韓愈詩文的特色? (A)擅長議論,尤其是寓言遊記 (B)寓佛老思想於散文中,使散文轉向哲理文學 (C)其散文一篇只說一事,避免平板枯燥的鋪敘羅列 (D)詩亦清新平易
- ( )下列有關唐朝古文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由韓愈大力提倡,首開風氣之先 (B)針對辭賦的流弊進行改革 (C)主張恢復周秦兩漢質樸的散文 (D)成功推翻了當代流行的華而不實的「時文」
- 二、多重選擇題(共 18分,每題 3 分)( )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聖人無常師」指聖人有固定的學習對象 (B)「小學而大遺」意指連基礎都學不好,更何況是高深的學問呢 (C)「於其身也
- ( )抽「搐」的音義是 (A)「「ㄔㄡ ㄔㄨˋ」全身發抖 (B)「ㄔㄡ ㄒㄩˋ 」全身發抖 (C)「ㄔㄡ ㄔㄨˋ」肌肉痙攣 (D) 「ㄔㄡ ㄒㄩˋ」肌肉痙攣
- ( )下列「 」中的字詞義,何者兩兩相同? (A)師道不「復」/不「復」存在 (B)「其」皆出於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師道」之不傳/吾「師道」也 (D)「君子」不齒/「君子」之德,
- ( )關於〈師說〉一文,下列何者正確? (A)「其下聖人也亦遠矣」,意謂常人不向聖人學習也很久了 (B)「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意謂為人父者自身以從師為恥 (C)「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意謂至少要
- ( )下列「 」中的字詞解釋何者有誤? (A)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固」是本來的意思 (B)余「嘉」其能行古道:「嘉」是欣賞、讚美的意思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 ( )下列哪個匾額最適合送老師? (A)一字之師 (B)春風化雨 (C)杏林春暖 (D)坦腹東床
- ( )甲、「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乙、「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丙、「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三句中的「師道」的意思: (A)甲乙同 (B)乙丙同 (C)三者皆同 (D)三者皆異
- ( )「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意思是? (A)問不出答案就像打破沙鍋 (B)欲速則不逹 (C)追根究柢 (D)一問三不知
- ( )下列關於韓愈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三歲而孤,由兄嫂撫育成人 (B)撰文每自稱昌黎韓愈 (C)提倡散文,以取代秦漢駢體,影響後世甚鉅 (D)《昌黎先生集》為其親手編訂的文集 (E)自稱「
- ( )對下列文句的修辭判斷,何者正確?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互文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提問 (C)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轉化 (D)無貴、無賤、無長、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其所以然者,乃因: (A)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B)聖人無常師,宜處處學習 (C)資質稟賦各有不同 (D) 後生可畏
- ( )「山豬學校」作者父親認為山豬為何會落入陷阱?(A)山豬很粗心 (B)山豬視力不好 (C)山豬很笨 (D)山豬不喜歡上學,所以沒聽到老師的提醒
- ( )韓愈與古文運動,何者為是? (A)有感於魏晉以下,文尚駢麗,氣格靡敝而倡 (B)自初唐陳子昂等人起,古文即已蔚為風氣,愈繼承之 (C)自韓愈啟「文以載道」之聲以後,駢文的勢力從此未能與古文
- ( )有關古文運動,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A)柳宗元為古文運動的先驅 (B)此古文指的是上繼三代兩漢文體的散文 (C)主要領導者是韓愈和陳子昂 (D)在韓愈提倡、友人弟子共同應和之下,古文遂成文
- ( )蔣捷填了一闋〈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下列選項中,最不可能「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