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黃州快哉亭記>:「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蘇轍這番話強調士﹙君子﹚應具有何種人格特質?(A)君子不器(B)君子坦蕩蕩(C)君子周而不比(D)
- (甲)中「饋」猶虛:ㄍㄨㄟˋ(乙)切齒「拊」心:ㄈㄨˋ(丙)太倉「稊」米:ㄊㄧˊ(丁)方「枘」圓鑿:ㄖㄨㄟˋ(戊)戶樞不「蠹」:ㄉㄨˋ。上列「」中字的讀音,正確者有幾個(A)一(B)二(C)三(
- 下列有關桃花源記文句的詮釋,何者正確?(A)「男女一著,悉如外人」句,係指生活困苦,衣著簡陋(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句,是神仙洞府的寫照(C)「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句,與孔子「老者安之
- 閱讀下文,並判斷出其涵義與下列哪句話最相近?但是,無論如何,我心中總有一對金手鐲,一隻套在我自己手上,一隻套在阿月手上,那是母親為我們套上的。(A)音訊杳然,各奔東西 (B)手鐲雖在,人已遠去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引文中的□,依序應填入:(A)鬥/色/得(B)鬥/得/色(C)色/鬥/得(D)色/
- 「緣溪行,□路之遠近。□逢桃花林,□□數百步,中無□□」,此句中□處,依序為 (A)忽/忘/雜樹/夾岸(B) 誌/扶/雜樹/夾岸(C) 忘/忽/夾岸/雜樹 (D)忘/扶/雜樹/夾岸
- 閱讀完孔門弟子言志後,國文老師抽查大家的筆記,下列為四位同學的筆記,老師對其中一位同學評語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請問老師口中「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者是誰?(A)冥羊:公西華認為自己的優勢能力
- 蘇軾本身是位文學大家,且能看出其他人物的特點並加以評讚,下列評述文句中,何者非出自他之口?(A)陶淵明:癯而實腴,質而實綺。(B)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C)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 下列選項「」內的字詞,屬動詞者有幾個?(甲)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乙)「風」於舞雩,詠而歸(丙)「吮」吸豐富的乳汁(丁)「載」欣載奔(戊)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A)二 (B)三(C
- 范進中舉中,下列敘述最能突顯胡屠戶的尖酸刻薄的是:(A)些許幾個錢,還不彀你賞人哩!(B)我哪裡還殺豬!有我這賢婿老爺,還怕後半世靠不著麼?(C)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
- 「工之僑為琴」文中貴人獻琴旋即被樂官視為「希世之珍」,顯示出樂官趨炎附勢的心態,下列哪個人物亦流露出這種勢利的心態? (A)胡屠戶:「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
- 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句中「乃」字的用法與下列何者相同 (A)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B) 公辨其聲,「乃」奮臂以手撥眥(C)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D)
- 悟已往之不□,知來者之可□,寔迷途其未遠,覺今□而昨□。引文中的□,依序應填入:(A)追/是/非/諫(B)諫/追/是/非(C)諫/追/非/是(D)是/非/諫/追。
- 師說:「其皆出於此乎」、「吾為見其明也」、「其可怪也歟」所表現出的語氣依序是(A)測度/感嘆/感嘆 (B) 測度/陳述/感嘆(C)陳述/測度/感嘆 (D) 感嘆/陳述/測度
-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賣柑者言以「欺」字為文眼,引出賣柑者之「大欺」與官員「小欺」之類比(B)「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此乃廉恥一文之文眼(C)林中有狼一文中,以「我們的森林裡又有了狼。挪
- 「趙人患鼠」一文中,「盍去諸」、「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三句中「去」字的解釋,何者正確? (A)距離/弄走/距離 (B)弄走/距離/弄走 (C)離開/距離/弄走 (D)距離/弄走/離
- 如果你是書店店長,行銷組送來四則「書籍特賣」的海報標題,你認為哪一個標題與書的內容最不相符:(A)中國寓言的無上珍寶:郁離子(B)研究甲骨文字的開路先鋒:鐵雲藏龜(C)明代諷刺小說:老殘遊記(D
- 講話行文,如果使用「反詰語氣」,可以刺激讀者多思索。試判斷,下列何句不屬於反詰語氣?(A)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B)江豚是什麼?數尺長的大蜈蚣是什麼?(C)無雞者,弗時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
- 修辭上的「移覺」,就是將某一種感官的感覺移轉到另一種感官上。下列文句非「聽覺」移轉為「視覺」?(A)「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B)「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
- 閱讀下文,判斷□□□□中應填入哪一本書:「以我的年齡,孑然一身,我倒時時愛拿起□□□□來讀。此書辭旨懇切,包括立身處世為學各方面,讀來彷彿侍坐父兄之側,勤聆教誨;又如與老友話家常,論古今,共抒人
- 下列文句「」中的字詞,非「使動」用法的選項是?(A)「舞」幽壑之潛蛟(B)白馬「從」驪駒(C)「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D)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以議也。
- 明哲說每一次上完國文課,他都會去找子毅討論剛剛上課的內容,但他不是去請教問題的,而是想透過這樣的相互砥礪促成子毅不用補習國文就能擁有與他一樣的好成績,甚至如果對方成績比他好,他也會開心為他鼓掌,
- 學校要舉辦國文教師研習活動,研習主題為「鍾理和的一生」。以下有關課程規劃,哪個選項的「單元標題」安排不恰當?(A)無畏的愛-同姓之婚(B)為愛出走-飄零中國(C)永遠的原鄉-美濃(D)落葉歸根-
- 下列「」中的字,作為「第二人稱(含單、複數)」的解釋共有幾個?(甲)盍各言「爾」志(乙)「余」宗老塗山,左公甥也(丙)「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丁)或「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戊)「彼」
- 二、複選題:每題2分,共計24分,答錯扣該題1/5題分,至本大題0分為止下列句子修辭法,兩兩相同者:(A)他只因歡喜很了,痰湧了上來,迷了心竅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B)它在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