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一個詞語如果上下字的聲母是相同的,聲韻學上稱之為「雙聲」。下列共有六個詞語,請問有幾個「雙聲」詞?甲、蜩螗;乙、惆悵;丙、倜儻;丁、徜徉;戊、躊躇;己、綢繆。 (A)六個 (B)五個 (C)
- ( )(甲)以「訛」傳訛:ㄜˊ;(乙)命運乖「舛」:ㄔㄨㄢˇ;(丙)越「俎」代庖:ㄘㄨˊ;(丁)運籌「帷」幄:ㄨㄟˊ;(戊)童心未「泯」:ㄇㄧㄣˊ;(己)維妙維「肖」:ㄒㄧㄠˋ。以上字音正確無誤的
- ( )下列詞語中,音、義均正確者為: (A)孝「弟」:ㄉㄧˋ,友愛兄弟 (B)其為人之本「與」:ㄩˊ,表反問語氣的助詞 (C)「盍」各言爾志:ㄏㄜˊ,通「何」 (D)無「施」勞:ㄕ,施與
- ( )甲、清;乙、東晉;丙、北宋;丁、唐;戊、明;依朝代先後排列何者正確 (A)甲丁丙戊乙 (B)乙丁丙戊甲 (C)乙丙丁甲戊 (D)丁丙乙甲戊
- ( ) 成語中常見前二字和後二字具有因果關係,例如:「水清石見」中,「水清」為因,「石見」為果。下列何選項之成語前二字和後二字亦具有因果關係? (A)殫精竭慮 (B)城狐社鼠 (C)積羽沉舟 (D
- (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錯別字? (A)面對鎖碎的事務,要懂得以簡馭繁 (B)我國少棒選手在國際比賽中捷報瀕傳,令人興奮 (C)康橋的美景與愛情幢憬,開啟了徐志摩的文學心靈 (D)美國哥倫比亞太空
- ( )下列關於左思〈詠史〉其一文句的解釋,正確的有: (A)「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意謂文才可以媲美賈誼和司馬相如 (B)「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意謂邊疆多事,軍情緊急 (C)「
- ( )小珊使用成語往往不求甚解,僅看字面便斷章取義胡亂使用,以下為他的一段文章,請找出他唯一使用正確的成語: (A)今天剛進教室,就看見阿明咬牙切齒、「含情脈脈」地瞪著小姜 (B)情勢「劍拔弩張」
- ( )「野芳發而幽香」的「發」含義同於:(A)先「發」制人 (B)不悱不「發」 (C)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 (D)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
- ( )關於賴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新詩具超現實主義風格 (B)小說以現實為題材 (C)新舊文學皆擅長,而以新文學的創作成就最大 (D)人稱臺灣新文學之父
- ( )漢語中有合二字為一義者,稱作「複詞」。下列「 」中的複詞為「疊韻」的選項是: (A)楊柳「婆娑」的起舞 (B)歸來「彷彿」三更,童僕鼻息已雷鳴 (C)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 ( )下列詞義相近或相同的選項是: (A)「黃髮垂髫」與「傴僂提攜」 (B)「怡然自得」與「心曠神怡」 (C)「無人問津」與「門可羅雀」 (D)「五斗之祿」與「斗升之祿」 (E)「豁然開朗」
- ( )下列文言詞語,何者不適用於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聯繫? (A)若夫 (B) 者誰 (C)至於 (D)至若
- ( )下列「」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屢加「掣」肘/風馳電「掣」 (B)「唯」唯諾諾/「唯」利是圖 (C)盍各言「爾」志/咨「爾」多士 (D)「伐」善施勞/南征北「伐」
- ( ) (甲)嘗「為」晉君賜矣;(乙)石簣數「為」余言;(丙)宮中府中,俱「為」一體;(丁)「為」有源頭活水來。以上四個「為」共有幾種意思? (A)一種 (B)兩種 (C)三種 (D)四種
- ( )甲、撐一支長「篙」;乙、一把茼「蒿」;丙、形容枯「槁」;丁、一身「縞」素;戊、一疊「稿」紙。以上讀音共有幾種? (A)一種 (B)二種 (C)三種 (D)四種
- ( )關於〈一桿「稱仔」〉,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秦得參憶起母親死前的快樂容貌,因此「他已懷抱著最後的覺悟」,決定堅強活下去 (B)嫂子出借一根金花,象徵著人情的溫暖 (C)巡警打斷稱仔,象徵
-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句中的「而」字用法與下列何者相同? (A)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B)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C)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D)死「而」
- ( )「盡己之力」這四個字最適合用來詮釋下列哪一項道德? (A)忠 (B)恕 (C)恥 (D)義
- ( )關於〈再別康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作者於民國十一年重遊康橋時所作 (B)全篇體現出作者思想的無趣 (C)全詩的形式,隔行押韻,具音樂美 (D)本詩收錄於《巴黎的鱗爪》
- ( )根據〈醉翁亭記〉文中的描述,太守之樂應在於: (A)解民倒懸 (B)與民同樂 (C)獨善其身 (D)欣賞音樂
- ( )下列詩句中所描述的時刻,何者與「日出而林霏開」最相近? (A)晨興理荒穢 (B)山氣日夕佳 (C)月落烏啼霜滿天 (D) 雲淡風輕近午天
- ( )根據《論語》中的記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最適合用來詮釋下列哪一項道德? (A)忠 (B)恕 (C)禮 (D)義
- ( )「男兒志氣恥偷生,意到□□賭命爭。先覺遺模猶在目,後人見義只心□。」(賴和〈讀臺灣通史〉之十)上列絕句□內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者為: (A)浩然/服 (B)難平/驚 (C)報國/中 (D)
- ( )關於〈登高〉修辭、作法,下列何者有誤? (A)首聯兩句都運用視覺、聽覺摹寫 (B)「無邊落木」,使用誇飾的手法 (C)「萬里悲秋」,「萬」是虛數,極言離家遠 (D)「繁霜鬢」,「鬢」為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