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小傑不喜歡做功課,但喜愛玩線上遊戲,媽媽要他先做完功課才能玩線上遊戲,媽媽運用了哪一種原理?
(A) 正增強
(B)負增強
(C)行為塑造
(D)普馬克原則
(A) 正增強
(B)負增強
(C)行為塑造
(D)普馬克原則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學生能依照課堂上所強調的分類系統原則計算數學題。」這是指認知領域教學目標的哪一個層次??(A) 知識(B) 理解(C) 應用(D) 分析
- 百分等級等於 80 的百分位數為 70 分,所代表的意義為下列何者?(A) 受試者得分80分,勝過70%的人 (B) 受試者得分80分,勝過30%的人(C) 受試者得分70分,勝過20%的人
- 教師利用雙向細目表編製考試題目,所謂「雙向」係指下列何者?(A) 教學目標、教材內容(B) 教學目標、教學過程(C) 教學過程、教學評量(D) 教學目標、教學評量
- 「與其給孩子魚,不如教孩子如何捕魚。」前後兩句各指何種知識的傳遞?(A) 內容知識,程序性知識(B) 程序性知識,內容知識(C) 內容知識,語意知識(D) 語意知識,內容知識
- 附表為 5 個數及其平方後所得的值。m,n 為正整數,若, 也是正整數,利用此表估算 m+n 的最小值為? (A)8 (B)11 (C)4 (D)10
- 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屬於下列何種評量?(A) 形成性評量(B) 總結性評量(C) 真實性評量(D) 診斷性評量
- 下列何者關於建構取向教學設計的敘述有誤?(A) 主張教學目標無法事先決定 (B) 教學設計在讓學生自己產生知識(C) 教學內容應來自真實世界 (D) 強調教學策略的普遍運用
- 下列何種學習動機最能幫助學生發展各項技能,且達到自主的學習狀態?(A) 社會動機(B) 表現動機(C) 外在動機(D) 精熟動機
- 我國現任的教育部長是誰?(A) 吳清基(B) 鄭瑞城(C) 杜正勝(D) 曾志朗
- 柯柏格(L. Kohlberg)建議實施道德教育應採哪一種方式較為有效?(A) 發現教學法(B) 嘗試錯誤法(C) 兩難情境討論法(D) 有意義教學法
內容推薦
-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三條之規定,教師知悉少年有遭受遺棄或身心虐待之情事者,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多久?(A) 24小時 (B) 36小時 (C)
- 林老師在教英文時,常使用與英文發音相似的中文來協助學生記憶,例如以「二老恩賜」來記憶allowance(零用錢)。林老師使用的是下列哪一種記憶技巧?(A) 字鈎法 (B)心像法 (C)關鍵字法
- 從「缺乏」的角度來探討課程,認為學校教育中有一些「缺乏的」但「重要的」課程稱為: (A)非正式課程 (B) 潛在課程 (C) 空無課程 (D) 外顯課程
- 對於潛在課程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A)是一種可預期、可計畫性的學習經驗或結果(B)隱藏在學校的各種情境之中 (C)是實有課程的一部份 (D)對學生的影響只是一種可能,不是絕對的
- 學校除了正式課程外,還有許多計畫的學習經驗,如運動會、園遊會等,這類學習經驗的提供,稱為哪一種課程? (A) 空無課程 (B) 潛在課程 (C) 隱藏課程 (D) 非正式課程
- 在課堂和學校中實際發生的課程為(A)正式課程 (B)知覺課程 (C)運作課程(D)經驗課程
- 南台國中針對該校所發展之學校本位課程,進行內部人員的評鑑評鑑,其評鑑可能造成以下列何種缺失?(A)對課程的方案可能瞭解不夠深入 (B)過度強調特殊情境的需要,限定課程方案普遍應用的可能性 (C
- J. F. Bobbitt 採「活動分析法」來設計課程。請問這是屬於哪一種取向的課程設計?(A)學科取向 (B)社會取向 (C)學生取向 (D)多元智能取向
- 下列何者屬於「社會重建觀」的課程取向?(A)課程應提供真理和知識 (B)課程應提供符合社會期望的知識和技能 (C)課程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發展 (D)課程應能啟發學生形成自覺,進而付諸
- R. Tyler 認為課程設計者,在界定一般性的目標之後,還必須透過哪二道濾網來篩選,以提煉這些目標?(A)美學與學習心理學 (B)倫理學與學習心理學 (C)哲學與學習心理學(D)史學與哲學
- 下列哪一種評鑑模式對於課程的實際運作的現象,提出豐富的描述,使其中複雜的互動因素和關係顯現出來?(A) 過程評鑑 (B)結果評鑑 (C) 量的評鑑 (D)外在標準評鑑
- 下列何者為學科取向課程設計的缺點:(A)常發展成反知主義 (B)個人不斷被塑造成為改革社會的工具 (C)常流於本位主義 (D)常造成社會階層的再製
- 美國學者 (E) W. Eisner 認為教學活動必須關注學生創造性的反應,因此提出課程目標應涵概下列哪一種目標?(A) 行為目標 (B) 展開性目標 (C) 融合性目標 (D)表現性目標
- 為配合教育部解除髮禁的政策,林老師特別在課堂上,設計一連串相關問題,引發學生對此議題之討論。將學生「能對髮禁的優缺點發表個人看法」,列入教學目標中,試問此目標是屬於情意領域的哪一層次的目標?
- Bloom 等人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分為六層次,依序為:(A)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 (B)認知、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 (C)記憶、理解、應用、分析、創造、評鑑 (D)記憶、理
- 下列何者對學校本位課程的描述是不正確的?(A)是反「中央—邊陲」的課程發展 (B)課程以學生為本位,教師的職責為忠實呈現國定課程方案 (C)應符合學生學校社區之特殊目標 (D)學校成員與校外人
- 陳老師在設計「環境教育」課程時,關注學科知識結構的「概念結構」,並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讓學生學習探究逐漸加深加廣的複雜概念。請問何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下列哪一種?(A)潛在課程 (B)平行課
- H. Taba 倡導草根模式,主張教師用哪一種方法來課程的發展?(A)歸納法 (B)演譯法 (C)活動分析法 (D)工作分析法
- 「慈心國小」在設計學校整體課程時,非常強調知識和學生經驗的結合,使學生能運用知識並促進其成長。在課程組織原則上,該校課程強調下列哪一種統整原則?(A) 知識統整 (B) 經驗統整 (C) 社會
- 根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需求,自編的教材,惟自編的教材應送交哪一個組織審查?(A)國立編譯館(B)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C)縣市教育局 (D)教育部國教司
- 下列哪些項目不是「九年一貫課程」特點?(A)以「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 (B) 課程更求一致性與規律性 (C)以七大學習領域取代原有學科,學生生活經驗與學科知識更能統整結合 (D)以培養學生十
- 有一桁架受負荷P,如圖(二)所示,試求桿件CE之受力(拉為正、壓為負)為: (A) +P (B) –P(C) +2P(D) – 2P
- 如果課程評鑑的目的旨在蒐集課程草案之優缺的資料,以作為改進或修訂之用,此種評鑑稱之為:(A)形成性評鑑 (B)外部人員評鑑 (C)總結性評鑑 (D)外在標準評鑑
- 1 住在臺北的阿明打算利用休假期間安排環島單車之旅,他規劃先從西部南下再繞東部北上回臺北,在西部一路上他想先觀覽客家風情再欣賞蚵田夕照,他主要應該依序沿著省道幾號公路騎單車?(A)省道 2 號、省道
- 下列有關物體重心之敘述,何者不正確?(A) 物體的重量集中於重心,所產生的外效應,會和分別考慮由物體各質點的重量產生者一致(B) 只有當物體是非均質的,重心才會與質心不相同(C) 在均勻重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