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後,回答 32-34 題
     然必至草堂,而後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見溪。如是者數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為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爾爾。(節錄自鍾惺〈浣花溪記〉)

32. 下列「 」中的字,意思前後相同的是:
(A) 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B) 隔岸陰森者「盡」溪╱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C) 則溪蔽不「時」見╱天不再與,「時」不久留
(D) 一亭「樹」道左╱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E) 「乃」睹浣花溪題榜╱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