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 「今之君子則不然。聚賓客門人之學者數十百人,譬諸草木,區以別矣,而一皆與之言心言性。舍多學而識,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是必其道之高於夫子,而其門弟子之賢於子貢,祧東魯而直接二帝之心傳者也。我弗敢知也。《孟子》一書,言心言性,亦諄諄矣。乃至萬章、公孫丑、陳代、陳臻、周霄、彭更之所問,與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處、去就、辭受、取與之間。」(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引文中孟子論及心性之學,與顧炎武所處時代諸多儒者有何不同?
(A)孟子鄙視心性之學
(B)孟子不空談心性之學,而強調應同時重視現實人生立身處世的倫理道德規範
(C)顧炎武所處時代的儒者大多學思並重
(D)孟子不重修身養性的功夫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