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下列何者屬部分發酵茶?
(A)紅茶
(B)煎茶
(C)包種茶
(D)龍井茶。
(A)紅茶
(B)煎茶
(C)包種茶
(D)龍井茶。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
統計:A(0),B(0),C(3),D(1),E(0)
內容推薦
- 3紅茶製程中補足發酵時,一般葉溫變化呈 (A)低→高→低(B)高→低→高(C)持續上升(D)不變。
- 文山包種茶茶湯顏色屬 (A)蜜綠色(B)黃色(C)褐色(D)琥珀色。
- 3綠茶炒菁之目的與下列何者無關? (A)減少芽葉含水量,以利揉捻(B)扮演攪拌作用,促使發酵(C)去除菁味,提高品質(D)停止茶葉發酵作用。
- 下列那一種茶類在發酵製程中,其相對濕度需保持在 90%以上? (A)紅茶(B)青茶(C)綠茶(D)白茶。
- 3紅茶製造過程中,葉綠素的含量變化為 (A)漸少(B)漸多(C)先增後減(D)先減後增。
- 下列紅茶製程中何者較為耗時? (A)萎凋(B)揉捻(C)補足發酵(D)乾燥。
- 3製作碧螺春之製茶率(成茶重/茶菁重)約為 (A)10~15%(B)20~25%(C)40~45%(D)50~60%。
- 3紅茶製造的基本流程為 (A)萎凋→殺菁→揉捻→發酵→乾燥(B)萎凋→揉捻→發酵→乾燥(C)揉捻→發酵→乾燥(D)萎凋→殺菁→揉捻→發酵。
- 3兒茶素含量在茶製造過程中減少最多的茶類為 (A)綠茶(B)包種茶(C)白毫烏龍茶(D)紅茶。
- 3綠茶製程中若炒菁溫度太低且時間太長,成茶品質易有 (A)色澤黃化(B)香氣清揚(C)滋味甘醇(D)水色明亮 現象。
內容推薦
- 高山茶外觀形狀屬 (A)碎形(B)條形(C)半球形或球形(D)方形。
- 3有關紅茶補足發酵製程之速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溫度愈高,發酵愈慢(B)大葉種較小葉種慢(C)碎形茶較條形茶快(D)相對濕度愈高,發酵愈慢。
- 下列哪一種茶非屬不發酵茶? (A)碧螺春(B)龍井(C)煎茶(D)烏龍茶。
- 3傳統條形紅茶製程中,茶菁萎凋程度其重量宜減去 (A)10~20%(B)25~30%(C)40~55%(D)70%以上。
- 3製造條形紅茶的第一步驟為 (A)發酵(B)揉捻(C)萎凋(D)炒菁。
- 高山茶茶湯顏色屬 (A)綠色(B)蜜黃色(C)褐色(D)琥珀色。
- 碧螺春茶外觀色澤屬 (A)綠色(B)黃綠色(C)褐色(D)黑色。
- 下列何者不屬於發酵茶類為 (A)綠茶(B)包種茶(C)烏龍茶(D)紅茶。
- 3紅茶製程中,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萎凋後再揉捻(B)補足發酵後再揉捻(C)補足發酵後再乾燥(D)揉捻後再補足發酵。
- 小立以相同的燒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右圖所示。甲杯為隔水加熱,乙杯為隔油加熱,丙杯為隔砂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後,測得外鍋溫度分別為水溫100℃、油溫300℃、砂溫600℃。若甲、乙
- 凍頂烏龍茶外觀形狀屬 (A)碎形(B)條形(C)半球形或球形(D)方形。
- 碧螺春茶茶湯顏色屬 (A)綠色(B)黃色(C)褐色(D)黑色。
- 龍井茶屬 (A)不發酵茶(B)部分發酵茶(C)半發酵茶(D)全發酵茶。
- 3紅茶製程中,補足發酵時之室溫宜採 (A)10~15℃(B)22~27℃(C)32~37℃(D)40℃以上。
- 椪(膨)風茶具有特殊之 (A)花香(B)蜜香(C)焙火香(D)肉桂香。
- 凍頂烏龍茶茶湯顏色屬 (A)綠色(B)金黃色(C)褐色(D)琥珀色。
- 3有關紅茶揉捻製程,下列敘述何者為宜? (A)春茶揉捻時間較夏茶短(B)嫩葉揉捻時間比老葉短(C)氣溫高時揉捻時間應加長(D)萎凋不足之茶菁其揉捻時間應縮短。
- 碧螺春茶屬 (A)不發酵茶(B)部分發酵茶(C)後發酵茶(D)全發酵茶。
- 3嫩採之茶菁製作紅茶時,其揉捻壓力之調整宜採 (A)先輕後重(B)輕重不拘(C)先重後輕(D)前後一致。
- 3紅茶製程中不含下列那一個步驟? (A)揉捻(B)萎凋(C)炒菁(D)乾燥。
- 凍頂烏龍茶香氣屬 (A)青草香(B)花果香(C)焙火香(D)蜜香。
- 碧螺春茶香氣屬 (A)蔬果香(B)花香(C)熟香(D)蜜香。
- 下列何種茶類發酵程度較重? (A)紅茶(B)烏龍茶(C)綠茶(D)包種茶。
- 3紅茶乾燥之溫度宜控制在 (A)60~70℃(B)90~100℃(C)110~120℃(D)130℃以上。
- 文山包種茶的外觀形狀是 (A)球形(B)半球形(C)條形(D)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