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此句真正的含意為何? (A)馮諼對孟嘗君的忠誠不貳 (B)百姓依往例迎接孟嘗君 (C)百姓感恩於馮諼的焚券之舉 (D)馮諼為孟嘗君市義的成
- 二、多重選擇題 12% (每題2分) 成語經過眾人長期使用之下,相近意思的成語也逐漸形成,下列何者屬於近義成語? (A)引狼入室/開門揖盜 (B)桑榆晚景/滄海桑田 (C)涓滴歸公/侵占公款 (
- ()在〈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一句,是馮諼用以責備孟嘗君怎樣的心態? (A)僅僅擁有小小的薛地,不好好教育百姓慈愛敬長之道,反而讓百姓爭逐利益 (B)雖
- ()馮諼為孟嘗君市義而歸,孟嘗君曰:「諾!先生休矣。」由孟嘗君的言語,可知此時他的心態是: (A)輕視鄙夷 (B)體貼下情 (C)不滿不悅 (D)讚賞肯定
- ()〈髻〉一文中作者對姨娘態度的轉變,依序是: (A)好奇→怨恨→同情→欣賞 (B)好奇→欣賞→怨恨→同情 (C)欣賞→喜歡→怨恨→同情 (D)欣賞→怨恨→同情→喜歡
- ()「我○○地望著她,想起她美麗的橫愛司髻,我說:『讓我來替你梳個新的式樣吧。』她○○一笑說:『我還要那樣時髦幹什麼,那是你們年輕人的事了。』以下有關這段文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缺空的語詞
- ()馮諼「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長驅到齊,晨而求見。」馮諼長驅是為了: (A)大功告成,急於覆命 (B)濟弱扶傾,急功好義 (C)展現才華,急功好利 (D)時局動盪,恐生變異
- ()〈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的說話語氣與下列選項何者最相近? (A)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B)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
- ()「焚券市義」是馮諼為孟嘗君所營造三窟的第一窟,其真正展現具體的成效表現在: (A)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B)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C)梁王
- ()在〈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對孟嘗君的描述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孟嘗君笑而接受馮諼寄食門下的請託,表現出知人善任,惟才是用的眼光 (B)對於無好無能的馮諼貪而不知足的彈鋏三嘆,孟嘗君表現出
- ()下列何者是潘希珍散文的主要特色? (A)懷舊感性 (B)批判說理 (C)哲理小品 (D)雜文雜感
- 〈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縈青繚白」的「青」、「白」兩顏色字,分別借指青山、白雲,其用法與下列何者相同 (A)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B)紅的火「紅」,白的雪「白」 (C)知否?知否
- ()研讀〈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之後,大明對寬容大度的孟嘗君興起無限崇拜之情,想更進一步了解孟嘗君的生平事跡。除了《戰國策》之外,他可在《史記》的哪一部分閱讀到關於孟嘗君更完整的資料? (A)本紀
- 以下關於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二文寫作技巧上的敘述,何者正確 (A)〈晚遊六橋待月記〉以「待月」二字貫串全篇,然全篇中不見一個「待」字 (B)〈始得西山宴遊記〉以「
- 說話或寫文章時,為了存真或逗趣,刻意將語言中的方言、俗語、俚語、錯別,以至於黑話、行話等加以援用的修辭,就叫作「飛白」。請判斷下列哪些句子使用了此修辭技巧? (A)是個臭耳郎咧,不怕他。他要能
- 關於近體詩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大類分為絕句與律詩兩種,各有五言和七言兩類,絕句八句,律詩十句 (B)絕句可對仗亦可不對仗,律詩除首尾兩聯外,皆須對仗 (C)平仄有固定格式,且一韻到底
- ()關於《戰國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春秋》三傳之一 (B)國別史之祖 (C)長於論事,善於刻劃,影響後代的敘事、說理 (D)是先秦諸子散文的名作之一
- ()下列何者可用以描述《戰國策》的成就與地位? (A)文史不分的開始 (B)編年體之祖 (C)朱自清所評三部說話經典之一 (D)十三經中篇幅最長者
- ()下列成語,何者是用以形容人意氣風發的樣子? (A)顧盼神飛 (B)黃鐘毀棄 (C)瓦釜雷鳴 (D)井渫莫食
- ()下列成語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椿萱並茂 (B)耳鬢斯磨 (C)禮上往來 (D)無譏之談
- ()下列選項成語組何者意思最相近? (A)步步為營/戰戰兢兢/臨深履薄 (B)馮諼彈鋏/彈冠振衣/掛冠求去 (C)兔死狐悲/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D)跖犬吠堯/吳牛喘月/蜀犬吠日
- ()下列與動物相關的成語,何組皆是正面,不含貶義? (A)畫虎類犬/雞鳴狗盜/跖犬吠堯 (B)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兔死狗烹 (C)社鼠城狐/狐死首丘/狐假虎威 (D)鶴立雞群/風雨雞鳴/雞鳴而起
- ()下列詞語,何者不可用來形容年老而身體健康、精神健旺? (A)鶴髮童顏 (B)龍馬精神 (C)精神矍鑠 (D)龍驤虎步
- ()本文藉著對比手法強化主題,請問以下描述何者最為適切? (A)以母親七月七日才洗一次頭,對比姨娘一個月裡洗好多次頭 (B)以母親失寵的悲愁對比姨娘得寵的歡笑 (C)以個人童年的天真快樂對比其他
- ()下列哪一組「 」內的字,詞性不同? (A)「食」之,比門下車客/左右以君賤之,「食」以草具 (B)「衣」冠而見之/「衣」錦褧衣,惡文太章 (C)白「雪」紛紛何所似/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