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細繹文章深意,屈原與漁父分別代表兩種生活哲學,請問兩者各歸屬何派? (A)儒家/道家 (B)道家/名家 (C)道家/儒家 (D)法家/農家。
- ( )關於三國演義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作者為湖海散人,生於元末,曾參加反元起義的戰事 (B) 作者曾在杭州當過兩年小官,並與長他二十歲的施耐庵結識。明朝建立後,專事小說創作 (C
- (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段詩句主要是在說明正氣的哪項特質? (A)無所不在 (B)永存不朽 (C)變化無窮 (D)威力無比
- (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詩句中表達了文天祥的何種心志? (A)展讀聖賢書,立志效法古人創建功業 (B)嘆聖賢凋零,欲以己力明王道致太平 (C)仰慕古人的風範,
- (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有關這闋詞的解說,正確的選項是: (A)
-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楊牧的散文創作早期穠麗細膩,後期雄放沉鬱 (B) 金山灣的夏天一文中,作者從樹木的枯萎與沉默感受到宇宙的茫然 (C)「海灣大橋沒有柔情的橋欄,帶著鼠灰色的嘲
- ( )請選擇與下列詩文有關的人物配對 (A)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策 (B) 顧曲有閒情,不礙破曹真事業;飲醇原雅量,偏嫌生亮並英雄:孔明 (C
- ( )依正氣歌內容選出正確的敘述: (A) 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水氣…駢肩雜遝,腥臊汙垢,時則為穢氣 (B) 文天祥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等十二人為例,來說明「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
- ()下列文句用字說明,何者錯誤? (A)取新纊中獨「蠒」縷:「繭」的俗字 (B)只有一竅如「桮」大:「杯」的本字 (C)遠近皆「見」,火光赫然:通「現」 (D)常州日「禺」時:通「隅」
- ( )下列各組「 」內詞語的意義,何者前後相同? (A)先生「幸」勿推卻/隋煬帝之「幸」江都也 (B)明日即「將」來射曹軍/且「將」酒來,我與丈人回敬 (C)魯肅入見周瑜,「備」說孔明取箭之事/
- ()「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句中「相」字涵義,與下列何者相同? (A)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B)「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C)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D)梅花為寒所勒
- ( )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屬於「偏義複詞」? (A) 晝夜勤「作息」 (B)在這兩個手裡,「好歹」送了水軍性命 (C)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 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 (E
- ()下列各組詞語,請選出用字完全錯誤者: (A) 心心相印/囊螢映雪/同聲相應 (B)若合一契/鍥而不捨/提綱挈領 (C) 享有盛名/殘山剩水/出奇制勝 (D) 祛災禳福/委屈求全/流觴曲水
- ()(甲)推諉「塞」責/拔本「塞」源;(乙)「委」曲求全/虛與「委」蛇;(丙)天上星「宿」/人生「宿」命;(丁)侍「從」保護/共謀「從」犯;(戊)天然「屏」障/「屏」氣凝神;(己)「痌」瘝在抱/「
-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意謂世人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喜怒無常,進退失據 (C)常為生活中之憂樂所左右 (D)憂時憂
- ()下列選項中有關鞅大娘的句意描述,何者說明正確? (A)文化大革命時,作者母親被打為黑五類,秧大娘並未因階級立場不同而批判作者一家,反而總是陪在他母親身邊,足見秧大娘情深義重的個性 (B)「我出
- ()為什麼老子會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A)因為過多的刺激會讓人的五官受到傷害,而出現色盲、重聽、失去味覺等情況 (B)因為太多的選擇反而不知道該讓人從何選擇起 (C
- ()下列有關知名詞家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韋莊與溫庭筠同為花間詞派重要詞人 (B)辛棄疾詞題材廣泛,風格豪放多樣,代表詞之正格 (C)李煜前期的詞風格華麗柔靡,多描寫宮廷生活 (D)李清照
- ()〈蘭亭集序〉中「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作者興盡而悲來,即使勝友難遇、佳會顯赫一時,然而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徒留無盡感慨。看似無病呻吟,卻是古代文人宴遊抒感慣有的一套思路。這樣
- ()(甲)〈臺灣通史序〉;(乙)〈太史公自序〉;(丙)〈正氣歌并序〉;(丁)〈蘭亭集序〉;(戊)〈送董邵南序〉。上列文章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A)(丁)(乙)(丙)(戊)(甲)
- ()下列關於尉天驄的敘述,何者正確? (A)早期主張文學應面對生活、反映社會,為人生而服務 (B)中學時期就在報刊發表文章,民國九十年退休後即已封筆 (C)近年來,歷經世事之演變,及多年的沉潛思
- ( )下列選項對用奇謀孔明借箭中諸角色言語本意的說明,何者正確? (A)曹操曰:「二人怠慢軍法,吾故斬之。」曹操此語乃心知中孔明之計,卻不肯承認,所以用此語搪塞 (B)周瑜曰:「即日將與曹軍交戰
- ()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下列選項中,何者闡釋有誤? (A)作者回首少年時代,覺得自己當時並不知道什麼是憂愁 (B)少年時想模仿登高感悲的作品
- ()下列關於《禮記》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戴聖所選編者稱《大戴禮記》;戴德所選編者稱《小戴禮記》 (B)今《十三經注疏》中的《禮記》,即為《小戴禮記》,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 (C
- ()關於道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道家主張「化性起偽」的功夫 (B)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 (C)《老子》一書有如格言;《莊子》一書擅用寓言故事說理 (D)代表著作是《道德經》、《南華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