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 美國籍學者 John I. Goodlad 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曾在 1979 年所出版的「課程探究」(Curriculum Inquiry)一書中指出,課程在實踐的過程中會產生落差,使得課程意圖的意涵與課程實施的結果之間產生重要的轉變。他們從「課程實踐」(curriculum practice)的觀點,分析出五個不同層次的課程概念(按中文譯名首字筆畫數,由少至多排列):「正式的課程」(formal curriculum)、「知覺的課程」(perceived curriculum)、「理念的課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 or idealcurriculum)、「運作的課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及「經驗的課程」(experienced curriculum)。大明老師在本縣的一所國民中學任教,小明是他班上的學生。大明老師和學校的同事依照他們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理解,本著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共好」為「理念」,並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協同規劃了一套跨領域的統整課程,編寫出相關的教材和教學活動設計,來教導小明和他的同學。依 Goodlad 等人對課程實踐層次的架構來分析,下列哪一項說法正確?
(A)小明在課堂上實際所學到的內容是屬於「知覺的課程」
(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是「理念的課程」
(C)大明老師在課堂上所執行的教導行動是屬於「運作的課程」
(D)大明老師和同事們協同進行課程解讀及教材與教學活動研發的整個歷程是屬於「經驗的課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46154
統計:A(0),B(2),C(11),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