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 32~34 題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劉開〈問說〉)
32. 本文從什麼觀點來說明「問」的重要?
(A)致疑
(B)廣識
(C)得失
(D)問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71429
統計:A(1),B(4),C(0),D(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