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 37~38 題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大學.治國必先齊家》)
37. 「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此段在強調什麼的重要?
(A)施政
(B)交友
(C)齊家
(D)修身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46154
統計:A(0),B(0),C(2),D(1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