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下列「 」內的字,音、義皆正確的選項是: (A)倚曲「沮」之長洲:ㄐㄩˇ,低溼地 (B)臨皋「隰」之沃流:ㄒㄧˊ,新開墾的土地 (C)憑軒「檻」以遙望:ㄎㄢˇ,門檻 (D)悲舊鄉之「壅」隔
- 下列有關孔子的敘述,何者有誤?(A)孔子,名丘,字仲尼 (B)孔子是戰國魯國人 (C) 孔子採啟發教學、因材施教,注重隨機教學 (D)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
- ( )關於〈登樓賦〉一文的作者王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與曹植、徐幹、陳琳、阮瑀、應瑒、劉楨齊名,並稱為建安七子 (B)又長於文學,以詩賦著稱 (C)其詩賦往往引經據典,無一字無來歷,被譽
- 下列「 」中的字,何者不是動詞? (A)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 (B)子張「書」諸紳 (C)君子「固」窮 (D)「克」己復禮
- ( )「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的意義,下列何者與其相近? (A)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B)厭惡色彩,講求簡約 (C)事必擇君,使必擇民 (D)目中無人,自視甚高。
- ( )有關孟子評論聖人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伯夷先知覺後知,是聖之清者也 (B)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是聖之和者也 (C)孔子金聲玉振,阨窮不憫,是聖之時者也 (D)伊尹使頑夫廉懦夫
- ( )下列各組詞語,何者為同義詞? (A)接淅而行/遲遲吾行 (B)匹夫匹婦/黔黎布衣 (C)袒裼裸裎/披頭散髮 (D)金聲玉振/鳴琴垂拱。
- 【29-30為題組】請閱讀以下兩則寓言故事後,回答下列二題:(甲)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韓非子
- 30 (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的「度」字作動詞用 (B)「至之市而忘操之」的第二個「之」作代詞用,指「寧信度」的「度」 (C)「吾忘持度,反歸取之」的「
- 〈青花瓷〉:「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此句中的「仕女圖」比喻為? (A)唐代的美人 (B)思念的佳人 (C)美女畫冊 (D)古董畫冊
- 二、 多重選擇題:(30%,共10題,每題3分)( )關於〈醉翁亭記〉中的文句解析,下列何者正確? (A)「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描寫清明時節的景致 (B)「水落而石出」形容冬天的景觀 (
- ( )「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的「景」字與下列何者之「景」字意思相同? (A)反「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D)凡百元首
- ( )關於序類文體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序跋類,用以說明著作旨趣及經過 (B)贈序,用表敬愛之情,或陳忠告之誼 (C)韓愈〈師說〉屬自序類 (D)連橫〈臺灣通史序〉屬贈序類 (E)文天祥
- ( )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涵義,何者兩兩相同? (A)「草澤」群雄,後先崛起/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B)私家收拾,半付「祝融」/慘遭「回祿」之災 (C)成就「風雨」名山之業/橫禍突如其來,
- ( )關於《臺灣通史》與《資治通鑑》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前者為連橫所撰,後者為司馬光主撰 (B)前者內容上起隋代,終於割讓;後者上起戰國,下訖五代 (C)二者皆屬紀傳體通史 (D)二者
- ( )為避免語詞重複,常將意義相同的字詞以不同的字面予以抽換。下列文句,何者運用了這種修辭法? (A)今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 (B)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姦令者也 (C)賞「厚
- ( )漢字雖一字一義,但亦有兩字不能拆開,須合為一詞,始具完整意義者,如「逍遙」、「徜徉」、「琵琶」等即是。下列選項「 」內的詞何者屬於此類? (A)道旁樹木的陰影在他們于徐的「婆娑」裡暗示你舞
- 〈青花瓷〉:「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是形容: (A)女子在畫有牡丹的瓷瓶前剛化好妝 (B)牡丹的美如女子初妝 (C)女子有牡丹刺青 (D)女子初妝的美如牡丹紅豔
- ( )下列文法修辭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水深,魚肥且繁多,番不用罾罟。」句中的「罾罟」為同義複詞,「罾」即「罟」義 (B)「武陵人悞入桃源,余曩者嘗疑其誕,以水沙連觀之,信彭澤之非欺我也
-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所歌詠的花是? (A)牡丹 (B)桃花 (C)蓮花 (D)菊花
- ( )下列成語與人物配對,何者正確? (A)投筆從戎:班固 (B)才高八斗:曹植 (C)倒屣相迎:王粲 (D)望梅止渴:曹操 (E)洛陽紙貴:左丘明
- 下列選項中的顏色,何者與「青花瓷」的顏色相同? (A)朝如「青」絲暮成雪 (B)「青」天白日 (C)遠山如「黛」 (D)「青」黃不接
- 下列選項中的顏色,何者配對正確? (A)「縞」衣綦巾:黑色 (B)貽我「彤」管:綠色 (C)青紅「皂」白:黑色 (D)天「玄」地黃:藍色
- 〈餓〉:「他也問過媽媽:『我們為什麼不吃豆腐花?』媽媽說:『他們是吃了就不再吃晚飯的了!』」從對話中可以了解到: (A)為了安慰主角,媽媽並沒有說真話 (B)豆腐花可以取代晚飯 (C)媽媽不讓主
- 下列關於〈餓〉一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A)小孩(他)時常想起三年前曾經給他家送過食物的姑母,當看到提著鹹魚走過的女人就想起了「姑母」 (B)小孩(他)每在吃飯的時候都遭到母親的訓斥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