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下列關於本課中人物對話的說明,何者錯誤? (A)瑜曰:「吾自有公道斬之,教他死而無怨。」描寫周瑜氣量狹窄,不容孔明 (B)瑜曰:「吾料諸將不知此計,獨有諸葛亮識見勝我,想此謀亦不能瞞也。子
- ( )下列何者不是〈金山灣的夏天〉一文中,作者所傳達的體悟? (A)對大自然的讚嘆與思索 (B)負笈異國的徬徨與蕭索 (C)對高度知識文明的擁抱與渴求 (D)對生命的敬謹思考
-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始得西山宴遊記〉以「遊」字貫串全文,記遊覽之勝 (B)〈廉恥〉以「廉」為立論重點,提出「行己有恥」的口號 (C)〈醉翁亭記〉以「醉」字為全文文眼,記述建亭由來
- ( )清代大儒章學誠在《丙辰劄記》有一段話:「 七實三虛,惑亂觀者。七分實事,三分虛構,讓讀者迷惑,不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按其中文意推敲,「 」空格處應填上哪一部小說? (A)《搜神記》
- ( )下列關於臺灣現代文學家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賴和被稱為臺灣現代文學之父。他的作品充分表現日治時期臺灣作家的人道主義、抗議精神和改革思想 (B)黃春明擅長描寫宜蘭羅東小鎮的農村小人物。
- ( )下列作品請依其創作時代先後排列,最早和最晚的是:(甲)〈用奇謀孔明借箭〉/(乙)〈明湖居聽書〉/(丙)〈虬髯客〉/(丁)〈詠絮才〉/(戊)〈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A)甲丁 (B)丙乙 (
- ( )楊牧曾經榮獲第四屆國家文藝獎,下列論述何者是對他的評介? (A)才華橫溢,創作多元,涵具溫婉簡淨與綿密深廣之境。對於美學、藝術的提倡推廣,不遺餘力 (B)創作風格與時俱進,不追逐流行,不依
- ( )下列關於《三國演義》的題材和內容的敘述,何者正確? (A)羅貫中以《三國志平話》為藍本演繹而成,與《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並稱為小說界四大奇書 (B)目前最流行之一百二十回本,是
- ( )下列關於〈金山灣的夏天〉一文作者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本名王慶麟,花蓮縣人 (B)十六歲開始寫詩,初以葉珊為筆名,此階段文字抒情,風格唯美 (C)筆名改為楊牧後,風格亦為之一變,益添
- ( )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史中,「小說」一詞最早見於 (甲) 一書,原指「淺薄而不重義理的學說」,與現代所謂的「小說」觀念不同。到了漢代,「小說」才漸漸有了文類的意義,在 (乙) 中列有諸子十家,
- ( )關於屈原與賈誼的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A)前者〈離騷〉為辭賦之祖;後者所上〈治安策〉為後世萬言書之祖 (B)前者開辭賦一體;後者上承屈宋,下開枚馬 (C)前者自傷忠而被讒,墜馬而死;後者
- ( )(甲)他有「浪子詩人」的稱號,是詩壇一顆閃亮的巨星。前期詩風婉約動人,後期迭有變化,對生命體悟較深,隱含一種不經意的禪趣;(乙)早期組現代詩社,成立現代派;強調知性,追求詩的純粹,排斥情緒
-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古文是指秦漢時樸實無華之散文,韓、柳出,棄駢文,以復古為革命 (B)《楚辭》長篇鋪敘,開漢賦之先河 (C)駢文求對偶工整、詞藻華美、音韻和諧,以用典為工 (D)
- ( )下列詩文分別與一本小說相關,其中何者並非章回小說? (A)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
- ( )「□□打□□,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是出自《三國演義》的歇後語,缺空的人名應填入下列何者? (A)周瑜、張飛 (B)黃忠、黃蓋 (C)周瑜、黃蓋 (D)曹操、龐統
- (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漁父勸慰屈原的意思,可以用哪個成語表示? (A)遺世獨立 (B)勉為其難 (C)若無其事 (D)與世浮沉
- ( )「他的老師告訴他,如果能夠幫助千百人,就不要只是□□□□」,以上文句空格內最適合填入哪個詞語? (A)同流合汙 (B)獨善其身 (C)與世推移 (D)逆來順受
- ( )下列歇後語都與三國故事有關,請選出□□中應填入孔明的詞語:(甲)□□斬馬謖——明正軍紀/(乙)劉備見□□——如魚得水/(丙)□□借荊州——有借無還/(丁)□□賣豆腐——人硬貨不硬/(戊)□
- ( )下列何組成語兩兩意思不同? (A)披荊斬棘/篳路藍縷 (B)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C)抱薪救火/曲突徙薪 (D)視如敝屣/如棄草芥
- ( )「餔其糟而歠其醨」與下列成語何者意思相近? (A)隨俗方圓 (B)韜光養晦 (C)懷瑾握瑜 (D)守璞藏真
- ( )《三國演義》自古即為膾炙人口的章回小說,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諺語皆出自其中,下列選項何者與《三國演義》無關? (A)樂不思蜀 (B)身在曹營心在漢 (C)身在江海,心馳魏闕 (D)如
- ( )下列選項「 」中的字詞,何者詞性與其他三者不同? (A)靜靜地「倨傲地」把千萬隻手臂高舉入冷冷的雲霄 (B)人類也有被植物「懾服」的一刻 (C)我來回無數次令人心靈「滴血」的海灣大橋 (D
- ( )中文詞語當中有兩字語音合讀的現象,比如時下流行語中「就醬」,其中「醬」就是「這樣」的合音連讀。下列各句「 」內的字,何者屬於合音連讀? (A)子敬試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 (B)魯肅領
-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並非「偏義複詞」? (A)「好歹」送了水軍性命 (B)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C)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 (D)一笑泯「恩仇」
- ( )下列各例句中的「卻」字,何者當動詞使用? (A)肅應諾,「卻」不解其意 (B)「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隻 (C)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只見莊裡走出一個老人來 (D)欲令新婦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