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史中,「小說」一詞最早見於 (甲) 一書,原指「淺薄而不重義理的學說」,與現代所謂的「小說」觀念不同。到了漢代,「小說」才漸漸有了文類的意義,在 (乙) 中列有諸子十家,最後一家是「小說家」;不過,這裡所指的「小說」只是「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之所造」而已,未受重視。到了 (丙) 時,出現所謂的「筆記小說」,其特色為零星記事,不具備完整的結構;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志人)與干寶的《搜神記》(志怪)。至唐代時,小說通稱為 (丁) ,已有完整的結構,是唐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如〈鶯鶯傳〉、〈虬髯客〉……等。後來,宋代時的小說發展,仍然維持短篇的形式,但為了符應口語化與平民性,已成為「白話」小說,稱之為 (戊) ;元明之際始有「章回小說」問世, (己) 為最早的成熟白話章回小說。到了清朝,章回小說蓬勃發展,成為小說之主流。以上   缺空處,依序應填入: 
(A)(甲)《老子》、(乙)《史記》、(丙)三國、(丁)傳說、(戊)話本、(己)《三國演義》 
(B)(甲)《莊子》、(乙)《史記》、(丙)隋、(丁)話本、(戊)傳奇、(己)《三國演義》 
(C)(甲)《莊子》、(乙)《漢書》、(丙)魏晉南北朝、(丁)傳奇、(戊)話本、(己)《三國演義》 
(D)(甲)《莊子》、(乙)《漢書》、(丙)魏晉南北朝、(丁)傳奇、(戊)話本、(己)《水滸傳》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02778
統計:A(4),B(12),C(19),D(29),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