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西方漢學家魏復古(Karl A. Wittfogel)稱中國歷史上的遼、金、元、清四朝為「征服王朝」,這四個朝代統治中國期間呈現的共同特徵為何?(A)抗拒漢文化和歧視漢民族(B)採行民族等級制和
- 清代乾嘉考據學的興起,有其外緣因素和內在理路,此一學術走向的歷史意義為何?(A)對宋明理學的反思,而回歸經典原義(B)運用所學解決社會問題,以求達到治國安民的理想(C)擺脫長期以來的學術爭論,「
- 鴉片戰爭之後,清帝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秩序瀕臨瓦解,大規模民變相繼爆發。依民變發生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A)太平天國→雲南回變→陝甘回變→新疆回變→捻亂(B)太平天國→陝甘回變→新
- 歐洲諸國在新世界開疆拓土之際,位在東亞的中國、朝鮮和日本也發生爭戰,原因為何?(A)明朝實行閉關自守,引來日本及朝鮮的不滿(B)豐臣秀吉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執意出兵朝鮮(C)日本認為中國和朝鮮的
- 古代希臘城邦發展出民主政體,對人類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此之前,希臘曾存在各種政體,包括:①僭主制 ②君主制 ③寡頭制。依照時間先後順序,何者為雅典的政治發展正確過程?(A)①→②→③ (B)②
- 西元前四世紀的歐、亞、非三洲是馬其頓王國的天下,前有腓力普二世征服希臘半島,後有亞歷山大的東西遠征,對世界造成深遠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只要臣服,轄下各地皆可自治(B)每征服一地,便與
- 法律是人類的重大遺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漢摩拉比法典》是古代蘇美人的自然法(B)美國的《獨立宣言》,規劃了日後國家的基本形態(C)目前世界法律系統中,影響最大的是羅馬法律中的民法(D)羅
- 古印度宗教信仰的影響,不僅在於人生目的,也包括社會分類。關於這個分類的論述,以下何者為非?(A)能確保同一家族體系不致於近親通婚(B)一開始是阿利安人為了確保統治權而產生(C)與印度的社會體制結
- 西元 476 年之後的三百年間,歐洲出現了一些現象,諸如:①羅馬重新成為領導中心 ②知識教育重新回到社會③開始出現避免腐化的清修運動④西歐社會在徵收賦稅、執行司法裁判、維持地方秩序方面趨於穩定其
- 下列對於封建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A)中國和西歐分別在東、西半球同一個時間出現(B)在中國和西歐皆出現以祈禱為生活重心的出家人(C)封建的領主在自己擁有的土地上完全自給自足,完全不需要仰賴外地
- 西元 5 世紀以後,羅馬帝國原有的疆域遭到北方民族入侵。自 6 世紀開始,則歷經伊斯蘭教徒的聖戰。關於伊斯蘭教徒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穆斯林以穆罕默德為教主,也是阿拉伯人的偶像(B)伊斯蘭
- 1989 年 6 月 4 日,中國北京爆發傷亡慘重的「天安門事件」,這起事件的起因是:(A)悼念甫去世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同時提出民主改革訴求(B)北京市民和大學生不滿支持改革的中共總書記趙紫陽
- 印度的第二大宗教為伊斯蘭教,這個外來宗教能在印度傳開的原因是:(A)成吉思汗西征時,大量穆斯林為避開蒙古攻擊逃至印度,並將信仰帶至此地(B)印度曾受蒙古伊兒汗國統治,由於伊兒汗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 關於歐洲的啟蒙運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民主不能當飯吃,越早推行民主的國家,經濟力越薄弱(B)宗教改革對於推翻愚民政策產生效果,也開啟反對權威的觀念(C)科學成為破除迷信、強調證據最有力的知
- 安史之亂後,唐朝面臨若干困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宦官因掌握禁軍而得以弄權,他們不但對外結合藩鎮,對內結交文臣,甚至廢立皇帝,左右政局(B)最初為邊防而設的節度使,如今普遍設置,他們各擁重兵
-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的歐洲歷史演變,其發展為何?(A)法國新政府成立,法國以外的歐洲各國主政者受到影響,表態支持(B)羅伯斯比當權時大肆處死異議分子,其恐怖統治正是實踐「自由、博愛、平等」精神(C)
- 下列事件,何者為外族入侵,漢人君主被俘?(A)永嘉之禍 (B)玄武門之變(C)安史之亂 (D)靖難之變
- 清領後期劉銘傳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不包括下列何者:(A)購置輪船 (B)由大稻埕向南、北興築鐵路(C)設電報學堂 (D)廢除渡臺禁令與畫界封山政策
- 拉丁美洲在地理大發現後成為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後美國支持該地區的獨立運動,發表反對歐洲國家干預的宣示,其為下列何者?(A)門羅宣言 (B)開羅宣言(C)圍堵政策 (D)民族自決原則
- 如果將史前文化分為舊石器、新石器和金屬器時代文化三者,下列何者屬於臺灣的金屬器時代文化?(A)卑南文化 (B)十三行文化(C)長濱文化 (D)大坌坑文化
- 晚清的中西貿易衝突與下述何者無關?(A)貿易港口只有廣州一地(B)限定外國商人透過公行的行商進行交易(C)英國馬加爾尼使團訪華後,改善中國對外國商人的貿易限制(D)不准外國商人直接與官方往來
- 下列敘述何者符合美國南北戰爭史事?(A)南北之間有經濟歧見,且與波士頓茶葉事件有關(B)南北之間因經濟發展型態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廢奴或蓄奴主張(C)南北戰爭在 1865 年爆發(D)南北戰爭在
- 民國初年袁世凱死後出現的軍閥統治系統,其中以北洋軍閥較強,掌控了民國 5-17 年的北京政權,他們是下列何者?(A)皖系與護國軍 (B)奉系與冀系(C)皖系、直系與奉系 (D)皖系、奉系與魯系
- 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下列人物何者不在這方面有所貢獻?(A)陳獨秀 (B)胡適(C)蔡元培 (D)孫中山【第 1 頁共 5 頁】 103 學年度南臺灣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命題策略聯盟筆試試題專
- 以下各項,何者與日治時期臺灣農業的發展關係較深?(A)統一貨幣與度量衡(B)完成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C)推行南進政策(D)八田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