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1918年,蔡元培撰文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 行而不相悖,哲學之唯心論與唯物論;文學之崇實論與 理想派;經濟學之干涉論與放任論並列其中,此大學之 所以大也。」請問:蔡元培所謂「大學之所以大
- 下列有關歷代考選任官制度的描述,何者正確?(A)漢代實施鄉舉里選,採行筆試(B)唐代科舉,禮部主持筆試,吏部主持「身言書判」(C)明代科考始採「彌封」、「謄錄」以防弊端 (D)清末廢科舉,而設立
- 「科舉之柄,顓付之有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 者為之助,謂之通榜。亦有脅於權勢,或撓於親故,…… 未引試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於胸中矣!」。請問上 面的引文是反映下列哪一個朝代的科舉弊端?(A
- 在一本探討中國寧波地方歷史發展的書中提到,在曱 條約之前的一 口通商時期,儘管乙皇帝設法將寧波變成 一個商業冷落的城市,但寧波用自己的船與巴達維亞、 菲律賓以及中國沿海的其他公司進行大量交易:寧
- 「第一條:除中國外,締約各國協定:(一)尊重中 國之主權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二)給予中國完 全無礙之機會,以發展並維持一有力鞏固之政府;(三) 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確實設立並維持各國在中國
- 明清時期,漕河(北京-杭州)為南北間的交通幹道, 請問山東省東平至臨清這一段運道250餘里(會通 河),最初開鑿於哪一朝代?(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 小明參觀一所廟宇,看到廟的對聯是:「英雄應阨運 而生,赤手擎天,存故國四十年正翔。開闢在神州以外, 紅毛避地,啟遐荒百萬眾提封。」請問這座廟宇應該是 奉祀下列何人?(A)文天祥 (B)陳永華 (
- 光緒二十一年七月四日,有封信從臺北寄出,内容 是:「足下才雄名高,能明事理,精通萬國公法,然而 背戾大清國皇帝之聖旨,徒學玩愚之為,本總督為足下 惜焉!……既基隆、臺北、宜蘭之地現收容降附殘敗之
- 某一歷史劇的男主角林志明,是台北仕绅家庭子弟, 然不幸家道中落。在決定放棄參加台北府城舉辦的科舉 考試後,他搭乘火車前往基隆,從事開採煤礦的相關工 作,以養家糊口。請問,本劇的時代背景,應設定在
- 1960年5月16日,在臺北發行的某報刊雜諸上出現以下 論述:「第一,國民黨須退出軍隊、警察、學校與司法機關; 第二,國民黨的黨費不由國庫開支;第三,變相的國民黨 機構,如社會服務站、青年救國團
- 有一則資料提到:「港口帆檣林立,白帆輕驅海風,人皆輕衣瘦馬,豪商林日茂為首,資產算十萬者達百 家,……公共事務皆由八郊處理,泉郊會館為八郊聯誼 會之首席郊,泉郊主要係與泉州地區貿易,大宗之進口
- 「實在(reality)既非精神的,亦非物質的,而是 存在於人和宇宙間的一種盲目推動力,此即所謂的「意 志」。這種「意志」是無意義的和無目的的,只是為存 在而努力的一種努力。」請問:這是下列哪一
- 歷史老師在課堂上說道:「此格式在建築最典型的作 品是皇宮,如法國凡爾賽宮,奥地利的布倫亨宮。它所 顯示的是宏偉、華麗、繁複。這些宮殿就像舞台般的布 置,以顯現偉大的氣魄,其中有寬大的客廳,鑲滿鏡
- 富蘭克林在一次演說中提到:「殖民地人民對母國的 態度在1763年以前是世界上最良好的,所以母國以殖 民地的人為臣屬,無須花費一文錢。……可是還不到三 年,殖民地的人卻有了不平的情緒,這是因為英國
- 「時間不是輪迴,歷史也不會循著輪迴重演;反之歷史是 一所學校,上帝是這所學校的老師,基督教教義是這所學 校的教材。時間、空間、物與形,都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禮 物與機會」,請問這項的史觀,應是下列哪
- 羅馬帝國滅亡後,後世有不少統治者,企圖重建此大 一統帝國,並以正統繼承者自居。下列哪些人屬之?(曱)查理曼 (乙)鄂圖一世(Otto I)(丙)路易十四(丁)拿破崙 (A)曱乙 (B)曱丁 (C
- 一位學者說:「社會秩序乃是為其它一切權利提供基 礎的一項神聖權利,然而這項權利絕非出諸自然,而是 建立在約定之上。」這位學者是指何人?(A)盧梭 (B)洛克 (C)孟德斯鸠 (D)亞當斯密。
- 「十六世紀中期後的一百年間,它成為『華爾街』, 從遠東、新大陸遠地而來的財富,源源不絕,聚集於此。 在裡的投貢市場隶自由,有隶活躍的商行在做生意, 它是歐洲金融樞紐。」請問這是在說下列哪一座城市
- 一位社會學家認為某項科技發明是「最能左右現今人 類的重要發明。它是目前大多數人們重要的資訊來源, 對行為也有深遠的影響。自從它出現以後,現場演出的 節目乏人問津。」請問這項科技發明是下列何者?(
- 二十世紀前期,美國杜邦公司花費鉅資研發某項物質 材料。這項材料發明後大受歡迎,為杜邦公司賺進驚人 利潤,而且因其用途廣泛,從絲襪、絕緣材料,到降落 傘都少不了它,所以有人說:如果沒有這項材料,盟
- 在一本西洋史學史上,提及某時代的史家「大都相信 他們站在歷史時代的最高峰,他們治史採取厚今薄古的 態度,偏重近代史,疏遠上古史。他們認為知識是累積 而成的,代代相傳,象徵人類的進步。」請問這個時
- 某位西洋音樂家「從音樂的技巧上講,基本上他是屬於古 典派,但他在音樂構思上所呈現的英雄式自我表達方式, 與他對自己作為一個藝人的觀點上看,他是十九世紀浪漫 主義作曲家們的重要靈感。」此位音樂家是
- 清光緒年間,哪一位臺灣士绅出任幫辦,主持北部撫 墾事務,此舉也為其家族開發不少財源?(A)林獻堂 (B)林朝楝 (C)連橫 (D)林維源。
- 中日馬關條約訂立後,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當時 何者曾說:「臺灣割,則天下人心皆去」?(A)慈禧太后(B)光緒皇帝(C)李鴻章(D)連橫。
- 1925年在彰化二林發生一起「二林蔗農事件」,為了 爭取權益,反抗製糖會社壓榨,請問這事件屬於哪一種 改革運動?(A)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B)啟迪民智文化運動 (C)改善農工待遇抗爭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