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以下一段是唐蕃會盟碑文:維大開元二十年,歲次壬申,舅甥修其舊好,同為一家。往日貞觀十年,初通和好遠降文成公主入蕃。已後景龍二年,重為婚媾,金城公主因茲降蕃。自此以來,萬事休帖。間者邊吏不謹,互有侵軼,
- 在歷史上,隨著政治立場與現實需要的差異,不同時期對於鄭成功有隨著政治立場與現實需要的差異,下列何項說法最不可能出現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中? (A)清領初期官方推崇鄭氏為收復中國失土、完成統一大業的忠臣 (
- 「無疑的,這是全世界最美麗城市之一:它建築物宏偉,大部分街道鋪設簡潔,種植著令人愉悅的行道樹。這個城市被稱為雅典第二,也有人認為它是歐洲的貨棧,因儲藏穀物足以供給許多國家需求。此外,它也以香料的儲存聞
- 若要為「自強運動」、百日維新革命等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出版品,依序以下何者正確? (A)校邠廬抗議、孔子改制考、警世鐘 (B)猛回頭、俄羅斯大彼德變、政記民報 (C)使西記程、漢學師承記、新民叢報 (D)
- 清康熙中期高拱乾等修《臺灣府志》卷七〈風土.漢人俗〉中指出:「夫士之子恒為,農非定論也。今臺士之彬雅者,其父兄非農工、即商賈也。求其以世業相承者,百不一二。」從這段描述中,大致可以看出清初臺灣移墾社會
- 「人民的利益必須是政府存在重要目。統治者被指派來完成此項標的。被授予權力的市民組織因此受到自然法與理性法則的約束,任何形式的政府都應以人民的福祉為目標。而人民最大利益就是他的自由權」上述的這種思想最可
- 「前年賣糧用籮挑,去年賣糧用船搖,今年汽車裝不了,明年火還嫌小」以上這首中國農村民謠,最有可能出現在什麼年代? (A)1940年代 (B)1950年代 (C)1960年代 (D)1970年代
- 「你知道嗎,最為仁慈的孩子,雖然你的尊貴超過所有人類,你仍(應)虔敬地對那些負責神聖事物的人低下你頸項,從他們那裡尋求救贖的方法。你因此瞭解,在宗教的事務上、在感受與正確地執行聖禮相關事務上,你必須仰
- .某部史書的〈食貨志〉中記載到:「其官品第一至於第九,各以貴賤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頃,第二品四十五頃,第三品四十頃…」這部史書應是 (A)《晉書》 (B)《三國志》 (C)《漢書》 (D)《元史》。
- 某部史書的〈食貨志〉中記載到:「其官品第一至於第九,各以貴賤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頃,第二品四十五頃,第三品四十頃…」這部史書應是 (A)《晉書》 (B)《三國志》 (C)《漢書》 (D)《元史》。
- 下圖這張印著列寧頭像,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所發行的鈔票,發行的時間可能是 (A)西元1921 年 (B)西元 1932 年 (C)1945年 (D)1952年。
- 根據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的研究,西元1670年法國的通貨量是1億2千萬法郎,一百多年後法國大革命前夕,成長為20億法郎。這麼快速的經濟膨脹,主要歸因於 (A)海外探險
- 西元1938年一位歐洲政治人物發表談話:「無論我們多麼同情面對強大鄰國的小國,我們也絕不能讓大英帝國為了那個國家陷入戰爭。如果我們非得要戰爭,那必須是為了比現在這件事更嚴重的事情。」請問:後來發生的「
- 下表顯示臺灣在開港後,某一港口海關統計商品出口數據。請問:這最可能是哪一港口的資料? (A)淡水 (B)基隆 (C)鹿港 (D)打狗。1858 年 1873 年 1878 年 1883 年 1888
- 老師要求同學們編排一齣以「1970 年代的臺灣」為主要背景的戲劇,同學們紛紛提出適合出現在戲劇中的場景。請問:下列哪幾位同學所提出的意見是正確的?(甲)運送美援物資的輪船停泊在高雄港(乙)政府正在大興
- 下圖這張印著列寧頭像,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所發行的鈔票,發行的時間可能是 (A)西元1921年 (B)西元1932年 (C)西元1945年 (D)西元1952年。
- 《漢書‧諸侯年表》:「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餘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請問:以上所述的歷史教訓,在下列哪一時代也有類似的作法? (A
- 新聞報導:「該廟除祀神外,殿內有各地公廨常見神物,如代表權威的令旗,象徵狩獵英雄的猪頭殼,和向水甕等,看起來如同漢番神明合祀的廟宇,不過歲時祭典仍以農曆十月十五日的阿立祖生日為主。」這篇報導中的廟宇最
- 日治初期的武裝抗日活動在西元1902年之前陸續瓦解;但西元1907年開始又掀起第二波的抗日風潮,其主要原因為何? (A)日人推動內地延長主義遭到台民反彈 (B)日本政府掠奪山林土地,警察力量深入基層
- 某本書有言:「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 ;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
- 一位關心時事的作者描述某個國家:「彈丸雖號蕞爾國,問鼎猶傳七百年。」但因遭外國侵略,「一國從茲臣二主,兩姑未覺難為婦。」後來,侵略國政治發生變化,「一旦維新時事異,二百餘藩齊改制。」這個國家終難逃被併
- 根據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的研究,西元1670年法國的通貨量是1億2千萬法郎,一百多年後法國大革命前夕,成長為20億法郎。這麼快速的經濟膨脹,主要歸因於 (A)海外探險
- 佛洛伊德曾說:「人類的自我觀念在科學發展的衝擊下,受到兩次重大打擊,第一次是地球中心說的破除……第二次是□的研究,把人類貶到『我們都是動物世界的子民』,打破人一向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尊貴地位。」文中□可
- 【資料甲】戰國時代的《竹書紀年》:「益干啟位,啟殺之。」【資料乙】《戰國策》‧〈燕王噲既立〉:「啟與友黨攻益而奪之天下。」【資料丙】《史記》承自《尚書》:「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以上三則資料
- 下列為中國歷代士風的描述,請問:哪一項資料最能充分表現出宋代知識分子的精神? (A)帝與子陵同遊學,及帝即位,子陵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人物親訪之……,不屈。耕於富春山,年八十餘卒 (B)王平子、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