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他對英國既愛又恨,一直計畫與之競爭。從繼位開始,就策劃成立一支能與英國抗衡的海軍。他也要仿效英國,擴張海外殖民地。」這位政治人物是下列何者?(A)美國總統華盛頓 (B)法皇拿破崙一世(C)德皇
- 歷史敘述中包含「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習史者應知其區別。下列敘述,何者屬於「歷史解釋」?(A)唐太宗很生氣,皇后問他什麼事,唐太宗解釋說魏徵又在批評他了。(B)東突厥諸部落紛紛歸順唐朝,並向
- 一本書上說:「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經濟事務最佳的裁判者,自由競爭和致富慾望可以導致社會整體財富的增加。儘管每個人都是自私的,而且經常不顧及公共利益,但是他們的共同活動卻自然地趨於全體的共同經濟福祉。
- 某一畫派的特徵是:「這派畫家欲透過解構物體以瞭解其真相;他們摒棄傳統的光影、透視等技巧,將描繪對象拆開來分析,然後以幾何圖形表現其每一角度的細節。他們甚至…僅以幾何圖形來構圖。」此畫派為下列何者
- 史家評論某一革命,指出:這個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樹立國會的最高權力,使其高於君主。國會既能立國王,也能規定王位繼承權。另一方面,這場革命並沒有帶來民主,而是建立了由富有的地主和商人對中央與地方政治的
- 一位歷史人物獲得這樣的評價:「他將歷史推向現代,他的天才與歷史的建設性力量合而為一;德意志和義大利的統一、民主自由政治的確立未必是他的本意,但這些事件皆得益於他的行動。」這位歷史人物是下列何者?
- 一群地方人士向政府陳情:「最近有四國協商及海軍條約之簽訂,國際局勢平衡,遠東和平可以確保。政府應速設立台灣民選之議會,予台人平等之待遇,均沾憲政之恩澤。」這應是何時發生的事?(A)1910年代
- 台灣政治上的反對運動是經過哪一場事件後,開始形成跨縣市的結合,最後終成為打破黨禁的動力?(A)二二八事變 (B)退出聯合國 (C)釣魚台爭議 (D)美麗島事件
- 「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又可分為「原始史料」與「二手資料」。下列何者必屬於「原始史料」?(A)《宮中檔奏摺》 (B)《戰國策》 (C)《清史稿》 (D)《文獻通考》
- 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台灣對外貿易的主要伙伴是日本與美國。在這段期間,台灣與日本、美國之間維持怎樣的貿易關係?(A)對日輸出資本財,自美輸入工業產品 (B)對日輸出工業產品,自美輸入農產
- 台灣政府在學運的壓力下,於1991年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止了「動員戡亂時期」,台灣的民主政治遂逐漸步入常軌。最初,「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通過實施的時空背景為何?(A)1947年,針
- 某位學者評論岳飛:「作為南宋王朝的一個忠臣,他既盡全力投身於抗擊金兵南侵的鬥爭,又忠實執行『先平內寇』、『後禦外侮』的反動政策,殘酷地鎮壓了江西、湖南許多農民起義隊伍。」這位史家最可能是何地的教
- 一位政治領袖說:「我們的統治剛建立,基礎尚不穩固。山東有強大部族盤據,前朝人民也非心悅誠服。因此,你們背負重大使命,要帶領族人到東方建立邦國,共同奮鬥,以維護統治權。」這位政治領袖是誰?(A)摩
- 下列選項中,有關日本明治維新的敘述,何者較合乎史實?(A)德川幕府透過綱紀向人民灌輸順從的習慣,已為明治政府提供了維新的便利基礎(B)當德川幕府將政權交還給明治天皇後,仍保有大將軍的頭銜(C)基
- 下列臺灣的史前文化,何者不屬於金屬器時代?(A)蔦松文化 (B)十三行文化 (C)芝山岩文化 (D)番仔園文化
- 明朝初年實施海禁政策,不准人民從事海上活動,但是仍有不少人民為了謀生,私自出海,探究其實施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為何?(A)防範海盜的侵擾(B)防範荷蘭的入侵(C)防範鄭氏的攻擊(D)防範日本的進攻
- 荷蘭人於西元17 世紀進入臺灣以後,首先在臺南一帶修築行政中心與商業市鎮,鞏固對南臺灣的經營發展,其在此地應會先遇到哪一族的原住民?(A)西拉雅族(B)道卡斯族(C)噶瑪蘭族(D)凱達格蘭族
- 臺灣民間所謂的「番仔契」即「新港文書」,提供了研究臺灣原住民歷史的重要史料。下列何者與「新港文書」無關?(A)土地所有權的轉移(B)新港語的使用情形(C)漢番之間的關係(D)西班牙人的傳教事業
- 鄭成功臨終前,還手持望遠鏡,登樓西望,看「有糧船來否?」,可見其心中對糧食缺乏的焦慮。請問:下列何者不是鄭氏時期解決糧食匱乏問題的主要方法?(A)採屯田制度(B)墾殖核心區在臺灣府(C)軍隊自耕
-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科舉時代士人爭取功名。請問:在清領前期,一位淡水廳的秀才,他要到省城參加會試,應前往何處應試才能取得資格?(A)臺北(B)臺南(C)廣東(D)福建
- 清朝統治臺灣之初,械鬥與民變層出不窮,造成臺灣社會長期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民間因而流傳一句俗語:「田頭田尾土地公,莊頭莊尾大墓公。」形容的頗為貼切,但下列何者並不包含在內?(A)漳泉械鬥(B)閩
- 臺灣戰略地位重要,又產蔗糖、稻米等作物,深具經濟利益。加上臺灣海峽具風濤之險,有航路安全之需,因而西元19 世紀中葉,列強對臺灣的野心,促成通商口岸的開放。請問:清廷因哪一戰役失敗,臺灣被迫開港
- 臺鐵為了慶祝鐵路建設112 週年紀念,在民國91 年6 月9 日鐵路節當日,推出「騰雲」、「御風」兩輛火車頭的模型以供鐵道迷收藏。請問:這兩座火車頭與哪一位人物有密切的關聯?(A)沈葆楨(B)丁
- 自西元1930 年代起,日本為配合「南進政策」的需要,以東南亞為主要的侵略目標,其目的是希望取得哪些資源?(A)稻米、蔗糖(B)絲織品、香料(C)煤、鐵(D)石油、橡膠
- 後藤新平來臺擔任民政長官,他認為施政時應尊重地方的風俗習慣與社會組織,要用科學的調查,作周詳的計畫後,再推動各項政策。上述內容應出現在日本治臺政策演變的哪一個時期?(A)漸進主義時期(B)內地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