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清朝嘉慶年間,一位台灣的秀才要參加舉人考試,他應至何地應試?(A)北京 (B)福州 (C)南京 (D)台南
- 何者「不是」劉銘傳的貢獻?(A)振興糖業 (B)清丈田畝 (C)改革幣制 (D)鋪設鐵路
- 臺灣乙未(1895)抗日時,彰化街道出現「抗日檄文」,全文充滿亡國悲痛與對清朝官員的深切痛恨,略云:「痛哉!吾台民,從此不得為大清之國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台民哉!有賊臣焉……海外二百餘年戴天
- 日治初期,日本政府對台灣實施差別待遇。1920 年代起,日本總督府標榜「日台融合,一視同仁」。造成這項宣示的主要背景是?(A)乙未抗日後,因應台灣人武裝抗日所採取的政策 (B)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 日本總督府曾在台灣興建大型水利工程,大幅度提升農產量。以下何者是當時興建的水利設施?(A)曹公圳 (B)八堡圳 (C)嘉南大圳 (D)德基水庫
- 日治時期,總督府革除「纏足」陋習。當時有識之士也頗有鼓吹者。最著名的就是「台北天然足會」的成立。該會的創立者是何人?(A)蔣渭水 (B)林獻堂 (C)杜聰明 (D)黃玉階
- 下列對日治時期殖民地教育的敘述,何者錯誤?(A)推廣日語為貫徹同化政策的主要手段 (B)公學校為殖民教育之重心 (C)中等教育偏重中學教育 (D)高等教育配合殖民政策而頗具特殊性
- 台灣的「農會」組織最早成立於台北縣三角湧〈今三峽〉,其成立年代為(A)1897 年 (B)1900 年 (C)1920 年 (D)1935 年
- 日治時期後期,為因應戰爭需求,積極在台灣推動工業化,其生產總值最高者為(A)食品工業 (B)化學工業 (C)金屬工業 (D)機械工業
- 有一項台灣戰後的經濟政策,讓政府成為實際上的大地主、因此提供政府許多實質上的佃租收入,更可以養活政府機關的軍公教人員,而政府也可以透過各種手段增加農民負擔,逼迫農村人力轉往工業部門、逼迫婦女就業
- 電影「超級大國民」敘述男主角在戒嚴時期曾參加陳姓醫師的讀書會,遭檢舉後被逮捕,陳醫師最後被槍決。槍決前他比著「二條一」的手勢,緩緩走出監獄。「二條一」指的是以下哪個法的第二條第一款?(A)檢肅匪
- 某歷史事件爆發的原因,是因在當時的縣長選舉過程中,民眾懷疑政府作票,最後導致民眾包圍警察局,一位學生因而被殺。黨外候選人最後當選縣長,對日後台灣民主運動產生重大影響。該事件是指?(A)中壢事件
- 王禎和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與吳念真執導的電影「太平‧天國」,都曾出現商人將妓女訓練成為高級吧女,準備賺美國大兵的錢的情節。以下哪一項敘述最可能是該情節的歷史背景?(A)一九五零年代美國第七艦隊
- 司馬遷《史記》中載有「鴻門宴」事蹟,請問「鴻門宴」事蹟主要出現在下列何篇之中?(A)項羽本紀 (B)高祖本紀 (C)留侯世家 (D)淮陰侯列傳
- 史書記載漢景帝頒佈詔書:「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以上詔書內容反映了什麼思維?(A)中央集權專制 (B)以農為本傳統 (C)貨幣流通思想 (D)注重生民習俗
- 漢武帝設刺史,賦予「六條問事」的職責。當時設置刺史的主要目的為何?(A)剝奪地方官的實質權力 (B)更有效發揮文官的功能 (C)強化對於地方官的監察 (D)深化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 戰亂往往造成人口的移動,以及帶動經濟發展的變化,(甲)永嘉之禍;(乙)安史之亂;(丙)靖康之禍;(丁)靖難之變,以上何者與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有關?(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
- 南朝寒門庶族崛起的途徑,何者錯誤?(A)軍勳 (B)典籤 (C)選舉 (D)典掌機要
- 起源於古代波斯的祆教〈Zoroastrianism〉,其中一個支派摩尼教〈Manicheism〉,曾於何時傳入中國?(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 唐代稅制中,以「戶」為課徵對象單位的是(A)租 (B)庸 (C)調 (D)役
- 有關佛教在中國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無誤?(A)西漢哀帝時,由蔡愔至大月氏取經,佛教首次傳入中國 (B)西晉高僧為使佛經義理更為人所瞭解,以老莊加以解釋 (C)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發展順利,到唐朝
- 日本派遣「遣唐使」,每次成員約(A)二百至六百人 (B)八十至一百人 (C)三十至五十人 (D)十至二十人
- 宋代以後民間所修的私譜,大致上是根據誰創下的體例?(A)蘇軾 (B)范仲淹 (C)王安石 (D)歐陽修
- 征服王朝在中國建立政權,常以二元統治管理國家,試問以下統治方式何者正確?(A)金國以猛安謀克管理女真人,漢制管理漢人 (B)元朝以南面官治理漢人,北面官治理蒙古人 (C)遼國首創八旗制度,採旗民
- 張居正提出一條鞭法的賦稅改革,與下列哪一項背景有關?(A)隱戶人口增加,國家稅收大幅降低 (B)因應戶稅的弊端,徹底實施人頭稅 (C)白銀流通量大增,應肯定銀錢價值 (D)國家財政困難,亟需加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