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西元1938年一位歐洲政治人物發表談話:「無論我們多麼同情面對強大鄰國的小國,我們也絕不能讓大英帝國為了那個國家陷入戰爭。如果我們非得要戰爭,那必須是為了比現在這件事更嚴重的事情。」請問:後來發生的「
- 下表顯示臺灣在開港後,某一港口海關統計商品出口數據。請問:這最可能是哪一港口的資料?(A)淡水 (B)基隆 (C)鹿港 (D)打狗。1858 年1873 年1878 年1883 年1888 年1893
- 以下是巴黎和會中四個與會國家代表的立場:「A代表」── 只要能夠維持彼此力量的均等,敝國在特定問題上可以適度的妥協,必要時也可以犧牲某些國家的利益。「B代表」── 我不管你們之間任何的血腥爭奪,重點是
- 資料一:依照當時「私出外境及嚴禁下海條例」中規定:「偷入臺灣番境及偷越生番地界者,杖一百;偷越深山,抽藤釣鹿伐木採稷者,杖一百徙三年。」資料二:某人自大陸來臺,曾描述:「臺灣多荒土未闢,草深五、六尺,
- 根據資料二的內容判斷,請問:此時當政者的心態為下列何者? (A)荷蘭時期的分化政策 (B)明鄭時期的反清復明 (C)清領初期的消極治臺 (D)清領後期的積極治臺。
- 老師要求同學們編排一齣以「1970 年代的臺灣」為主要背景的戲劇,同學們紛紛提出適合出現在戲劇中的場景。請問:下列哪幾位同學所提出的意見是正確的?(甲)運送美援物資的輪船停泊在高雄港(乙)政府正在大興
- 《漢書‧諸侯年表》:「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餘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請問:以上所述的歷史教訓,在下列哪一時代也有類似的作法? (A
- 新聞報導:「該廟除祀神外,殿內有各地公廨常見神物,如代表權威的令旗,象徵狩獵英雄的猪頭殼,和向水甕等,看起來如同漢番神明合祀的廟宇,不過歲時祭典仍以農曆十月十五日的阿立祖生日為主。」這篇報導中的廟宇最
- 日治初期的武裝抗日活動在西元1902年之前陸續瓦解;但西元1907年開始又掀起第二波的抗日風潮,其主要原因為何? (A)日人推動內地延長主義遭到台民反彈 (B)日本政府掠奪山林土地,警察力量深入基層
- 某本書有言:「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 ;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
- 歷史上某位帝王曾說:「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國人撫養無異。」持此言論的帝王應為何人? (A)唐太宗 (B)明太祖 (C)元世祖 (D)清聖祖。
- 一位關心時事的作者描述某個國家:「彈丸雖號蕞爾國,問鼎猶傳七百年。」但因遭外國侵略,「一國從茲臣二主,兩姑未覺難為婦。」後來,侵略國政治發生變化,「一旦維新時事異,二百餘藩齊改制。」這個國家終難逃被併
- 佛洛伊德曾說:「人類的自我觀念在科學發展的衝擊下,受到兩次重大打擊,第一次是地球中心說的破除……第二次是□的研究,把人類貶到『我們都是動物世界的子民』,打破人一向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尊貴地位。」文中□可
- .【資料甲】戰國時代的《竹書紀年》:「益干啟位,啟殺之。」 【資料乙】《戰國策》‧〈燕王噲既立〉:「啟與友黨攻益而奪之天下。」 【資料丙】《史記》承自《尚書》:「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 以上
- 下列為中國歷代士風的描述,請問:哪一項資料最能充分表現出宋代知識分子的精神? (A)帝與子陵同遊學,及帝即位,子陵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人物親訪之……,不屈。耕於富春山,年八十餘卒 (B)王平子、胡
- 以下是巴黎和會中四個與會國家代表的立場:「A代表」── 只要能夠維持彼此力量的均等,敝國在特定問題上可以適度的妥協,必要時也可以犧牲某些國家的利益。「B代表」── 我不管你們之間任何的血腥爭奪,重點是
- 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第19及20題資料一:依照當時「私出外境及嚴禁下海條例」中規定:「偷入臺灣番境及偷越生番地界者,杖一百;偷越深山,抽藤釣鹿伐木採稷者,杖一百徙三年。」資料二:某人自大陸來臺,曾描述:
- 根據資料二的內容判斷,請問:此時當政者的心態為下列何者? (A)荷蘭時期的分化政策 (B)明鄭時期的反清復明 (C)清領初期的消極治臺 (D)清領後期的積極治
- 農業的出現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人類開始過著產食的生活,而且定居一處,並且利用農暇之餘,從事文明創造與休閒活動,人類文明於是展開。臺灣最早於哪一史前文化時期,開始進入農業的階段?(A)長濱文化(B
- 下列選項中,有關日本明治維新的敘述,何者較合乎史實?(A)德川幕府透過綱紀向人民灌輸順從的習慣,已為明治政府提供了維新的便利基礎(B)當德川幕府將政權交還給明治天皇後,仍保有大將軍的頭銜(C)基本上可
- 法國國民會議在1791年制訂憲法,根據新憲法,國王路易十六改稱為「法蘭西人民的國王」(King of the French),而不再襲用傳統的「法蘭西國王」(King of France)稱號。此
- 古代中國,農民從何時起開始使用鐵來製作耕具?(A)殷商 (B)西周 (C)戰國 (D)西漢
- 在台灣的史前文化遺址中,迄今所知,最早出現有農業活動者應為下列何者?(A)十三行文化 (B)長濱文化 (C)卑南文化 (D)大坌坑文化
- 孫中山於1925年3月逝世於北京協和醫院。他在遺囑中呼籲國民黨人,若要達到革命目標,則「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以當時國際形勢看,孫中山所言「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 某個時期,中共政權為了「超英趕美」,曾以人海戰術發展經濟。當時,全國各地掀起生產競賽,極盡誇大能事,聲稱「一天等於二十年」、「畝產十萬斤」、「一隻母雞一天十個蛋」等。這種不實際的政策終導致經濟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