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十八世紀,英國史學家吉朋寫道:「這一個自由的世界和一個優美的古國。他們也被引入古代聖哲富於雄辯和推理的語言之中。……一旦天空中充滿著雨露,大地就會欣欣向榮,呈現一片蓬勃的生機。」請問:吉朋所描述
- 三十年戰爭後,歐洲逐漸形成一個以主權國家為主,互爭雄長的列國制度。哪一項原則是最被強調的?(A)王室的正統程度(B)海外殖民地多寡(C)商業貿易競爭力(D)均勢與制衡能力
- 現行世界各國通行的曆法,是以太陽運行作為紀年標準的陽曆。最先開始使用這種曆法的是下列哪一民族?(A)埃及(B)希臘(C)蘇美(D)巴比倫
- 有位皇帝對於宦官掌握禁軍、控制朝政,甚至廢立天子一事,深感憂懼,他感慨的說:「從前的亡國之君受制於強大的諸侯,我今天卻受制於卑賤的家奴,我比他們還不如!」請問:上述情景最可能發生在哪個朝代?(A
- 已故的德雷莎修女生前服務最久的地區為何地?(A)以色列(B)阿富汗(C)緬甸(D)印度。
- 下列關於越戰的敘述,何者為非?(A)麥納瑪拉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故越戰又稱為「麥納瑪拉的戰爭」(B)1954年奠邊府之役後,英國勢力退出越南(C)雙方出席巴黎和平會談代表分別為黎德壽與季辛吉(D)
- 臺灣於何年退出聯合國?(A)1950 年代(B)1960 年代(C)1970 年代(D)1980 年代。
- 清季發生戰鬥的石門(古)戰場接近今天臺灣的?(A)大甲溪(B)四重溪(C)木瓜溪(D)淡水河。
- 下列何者不曾出現在《史記》中?(A)劉徹(B)蕭何(C)呂后(D)劉秀。
- 下列人物依出現時間先後排列,何者正確?(A)托勒密、哥白尼、居禮夫人、達爾文(B)達爾文、居禮夫人、托勒密、哥白尼(C)哥白尼、托勒密、達爾文、居禮夫人(D)托勒密、哥白尼、達爾文、居禮夫人。
- 錢穆於《國史大綱》中,視何事件為中國經濟文化重心轉移的分水嶺?(A)太平天國 (B)靖難 (C)安史之亂(D)淝水之戰。
- 下列那兩者為1860 年代以後北臺灣之主要產業?(A)樟腦、甘蔗(B)稻米、茶葉(C)甘蔗、稻米(D)茶葉、樟腦。
- 第一屆「萬國博覽會」在何國舉辦,並展示該國之國力強盛?(A)英國(B)奧地利(C)法國(D)美國。
- 「天父殺天兄,還是一場空;打打包裹回家轉,還是做長工。」上述所指的歷史事件為何?(A)余清芳事件(B)太平天國(C)八王之亂(D)侯景之亂。
- 今人魯迅曾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等10 字來概括那一部漢代史書在史學與文學上的重大成就?(A)《漢書》 (B)《漢紀》(C)《史記》(D)《東觀漢記》
- 在澎湖馬公天后宮中尚保留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請問韋麻郎是那一國人?(A)葡萄牙(B)西班牙(C)荷蘭(D)比利時
- 西元四世紀時,有一位羅馬皇帝頒布「米蘭詔令」(Edict of Milan),給予基督教合法地位,在法律上與羅馬帝國的國教享有同等的自由,基督教徒也和其他公民一樣享有法律保障的權利。請問這位皇帝
- 東晉南朝實施那一項措施後,才使南北人之間的界線逐漸泯除?(A)土斷政策 (B)改土歸流 (C)漢化運動 (D)胡漢通婚
- 中國歷史上有那些朝代因分封諸王子而產生諸侯叛亂或骨肉相殘的情事?(A)漢、唐、明(B)漢、西晉、明(C)西晉、唐、明(D)漢、西晉、唐
- 中國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有或大或小的民變,請問探討黃巾之亂、孫恩盧循之亂、太平天國之亂的爆發原因時,可以發現它們具那一項共同因素?(A)徭役繁重(B)宗教(C)學術思想(D)分封不公
- 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指標之一,請問世界古文明中的兩河流域(西亞)文化所使用的是那一種文字?(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表音文字(D)線形文字
- 臺灣的某一縣市曾流傳這樣的一句俗諺,「南門有媽祖,西門有蘭醫生(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Ⅲ)。請問這句俗諺和那一家醫院的創立有關?(A)馬偕醫院(B)新樓醫院(C)彰化基督
- 張老師要求學生們對某一宗教進行討論,並說出其特點:大雄說:「它最早提出因果報應與輪迴觀點。」 胖虎說:「它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 靜香說:「它信仰溼婆、梵天、毗溼奴等天神,視恆河為聖河。」請
- 中國傳統的貨幣以銅錢或鐵幣為主,後來因為商業興盛,為便於交易才出現了紙幣。請問紙幣於何時開始使用?(A)唐朝(B)南北朝時期(C)宋朝(D)清朝
- 清末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美國也想插手尋求在華經濟利益,因此提出那一項政策?(A)孤立主義 (B)門戶開放政策(C)關稅同盟 (D)民族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