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某史書的〈食貨志〉載:「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蔭其親屬,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請問引文中所述及,無論官吏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及其親屬皆可免除一切課、役的制度是在描述中國的哪一個朝代?(A)秦代(B)西晉(C
- 「( )曾致力於聖經的翻譯,整合了日耳曼方言,是首位將德文聖經和聖詩帶給德國信徒的教會領袖…。」請問,( )所指的人物應該是以下何者?(A)喀爾文(Jean Chauvin)(B)馬丁路德(Marti
- 晚周諸子中,曾有位思想家主張自然主義,反對一切文物制度,認為文明是人類痛苦與罪惡的淵源,而應該使「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而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請問,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位?(A)孔子(B)莊子
- 清道光25年(1845),臺灣北部有份土地契約的內容曾如此記載:「立退股歸管字人蘇簡記,于道光貳拾年,用蘇合德字號,同陳祥記股內各備出資本貳千五百元,合亦承買郭清和青潭溪全份埤圳水甲并大小梘埤頭通引水
- 一般認為,隋唐二朝的統治,基本上是繼承了宇文泰以來的「關中本位政策」。試問,這個以融合鮮卑六鎮及其他胡、漢土著民族為主軸的「關中本位政策」,直到哪位皇帝主政之後,逐漸遭到破壞?(A)武曌(B)唐玄宗(
- 清咸豐年間,清廷有位大臣曾在一篇檄文中如此寫道:「本部堂奉天子命,統師二萬,水路並進,誓將臥薪嘗膽,殄此凶逆,救我被擄之船隻,拔出被脅之民人。不特紓君父宵旰之勤勞,而且慰孔、孟人倫之隱痛…。」試問,這
-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官員們大多安於逸樂,卻自鳴清高,甚至將「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視為一種最高的道德規範。下列哪一個時期最能反映這種「當官不處理公務,做事不用心負責」的風氣?(A)唐末五
- 某位史學家曾說:「西元四八五年之( ),在中國歷史上是劃時代的里程碑,以後只有詳細數目字的出入,其原則經後繼各朝代所抄襲,下及隋唐,施行迄至八世紀下半期,連亙約三百年。」請問:( )應是指下列何者?(
- 在中國史上,被歷史學者視為塞上鮮卑族對於北魏孝文帝所代表拓拔氏歷代漢化政策之一大反動的事件,應是下列何者?(A)六鎮之亂(B)遷都洛陽(C)征討蕭齊(D)推行均田制
- 西元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臺灣進入戰時體制,臺灣總督府為使臺人具備與日人同樣的忠誠,以便能有效動員殖民地臺灣人力和資源,乃實施了一連串的「皇民化」措施。請問下列何者屬「皇民化」之一環?(A)寺廟整
- 中國的天文學開始轉向接受西方天文學說,應該與下列哪位西方人以自身實踐,經過航海來華,向中國人證明了地圓學說有關?(A)馬可波羅(Marco Polo)(B)利瑪竇(Matteo Ricci)(C)湯若
- 「本幫辦則以越南為鑑,迄今思之,無日不撫膺痛哭,追悔無窮。不料防守台民,未嘗建樹,離奇百變,意見兩端,何以天無厭亂之心,而使民遭非常之劫。」請問:文中的「幫辦」與「非常之劫」是指哪一人物與事件?(A)
- 《台灣縣志》記載「台鮮聚族,鳩舍建祠宇,凡同姓者皆與,不必其同支共派也。」《噶瑪蘭廳志》亦提及「故凡同姓者,呼之曰叔姪,曰親人,不必其同支而共派也。」上述史料中,說明清代台灣漢人社會哪一項特色?(A)
- 1860年代,台灣開港通商後,對經濟發展影響甚深。下列敘述中,何者正確?(A)促成傳統郊商轉型,有利獨占市場(B)茶糖出口成長快速,改善人民生活(C)帶動北部平原開發,養活過剩人口(D)引進外國技術機
- 日本史上,曾經奉天皇之命,消滅藤原氏及平氏亂黨,被封為「征夷大將軍」,而開啟軍人專政的幕府時代。請問:是下列哪一個歷史人物?(A)足利義滿(B)源賴朝(C)豐臣秀吉(D)平清盛。
- 近代中國從自強運動到戊戌變法的變遷過程中,我們應有那些正確的認識?(甲)地方督撫勢力上升,逐漸影響政局發展(乙)改革方向從器物層面進而擴及思想文化(丙)外力挑戰不斷激起中國救亡圖存的努力(丁)變遷的結
- 中國歷史上,極力維護本族人統治地位,在政治上壓抑土著,在文化則對治下各族群進行分化,不求統合的是哪一個朝代?(A)遼(B)金(C)元(D)清
- 趙翼《廿二史劄記》載:「其始猶假寵竊靈,挾主勢以制下,其後積重難返,居肘腋之地,為腹心之患,即人主廢置,亦在掌握中。」請問:這是哪一個朝代的情形?(A)東漢(B)唐代(C)宋代(D)明代。
- 1922年,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府;1933年,德國希特勒建立納粹政權,兩人先後曾藉由民主方式或選舉程序取得政權。請問:從以上的敘述中,說明哪一種現象?(A)民主程序也可能造就專制獨裁(B)「
- 所謂「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而人類生活方式會隨著時空改變而產生變化,因此文化也會隨之變化。請問:下列哪一項與「大眾文化」產生關係最為密切?(A)自治城市興起之後,中產階級成為文化的主角(B)十
- 民族主義是十九世紀歷史的主流。受到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的鼓舞,利用拿破崙橫掃歐洲之際,宣揚民族主義,推動民族獨立運動,終於獲得成功是下列哪一地區?(A)日耳曼地區(B)義大利半島(C)巴爾幹半島(D)
- 1968年,蘇聯曾經成功鎮壓捷克「布拉格之春」的改革,但從1990年起,共產主義卻在東歐紛紛被剷除,進而引發蘇聯的解體。請問:造成此一變化的最主要關鍵為何?(A)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全力促成(B)美國支持
- 鄭氏政權(1661~1683)之所以能展現以小國寡民抗衡大清帝國,而延續二十餘年,其主要關鍵在於:(A)堅持反清復明(B)獲得日本支持(C)憑藉海峽天險(D)重視海外貿易。
- 東漢末年,士人競相「清議」,魏晉玄學家則崇尚「清談」,這種現象反映了士人哪些風尚的轉變?(A)面對「仕」與「隱」不同抉擇(B)政治態度由積極轉為冷漠疏離(C)以言論批判時政轉為著書立說(D)以天下為己
- 下列哪一位理學家主張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作為知識份子的使命?(A)朱熹(B)周敦頤(C)邵雍(D)張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