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在聽故事活動前,老師要求有衝動特質的幼兒默念:「我會安靜坐在椅子上聽故事」,幫助幼兒注意下一步該做的事情。這是何種策略?
(A)自我指導
(B)循序指導
(C)工作分析
(D)行為分析
(A)自我指導
(B)循序指導
(C)工作分析
(D)行為分析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3關於聽損幼兒的聽能訓練,下列何者不正確?(A)透過引導注意周遭聲音來學習音源定位 (B)教導學習分辨不同節奏快慢的聲音(C)教導簡單語句的聽辨 (D)達到中重度聽損才需介入
- 射水魚原產於亞洲河口地區,特殊的口腔結構可以噴射出水柱,擊落停在植物上的昆蟲(如附圖)。若只考慮光線折射的因素,則射水魚應該瞄準『牠的視線中之蜻蜓』的哪一個位置?(A)偏上 (B)偏下 (C)
- 21陳老師在教室益智區內的一個托盤上,寫了象棋位階的排序表,護貝後貼在托盤面上,並教導幼兒暗棋的玩法,請問他的教學意圖最可能是要提供幼兒哪項學習經驗? (A)運用標準單位測量自然現象或文化產物特徵的訊
- 2假設所使用的幼兒發展常模為當今的黃金標準,判定發展遲緩的常模切截分數應低於常模幾個標準差?(A) 1 個 (B) 2 個 (C) 3 個 (D) 4 個
- 下列何不是於液壓系統中,發生致動器的動作不平順現象可能的因素?(A)外部負荷變動過大(B)引導式止回閥的內漏增大(C)壓力補償型流量控制閥的動作不良(D)致動器配管內混入空氣。
- 20小雲在音樂創作活動中,用低沉的聲音唱著大象的歌,說自己是大象爸爸,並用踏腳的方式發出咚咚的聲音,用力且快步地表現大象出去玩的樣子,又用小力且慢慢地踏步,發出輕輕的喘氣聲,表現出大象累了想睡了的樣子
- 下列有關教學順序的敘述,何者可以看出幼教老師進行主題活動的連貫性?(A)探索新經驗,然後記錄新經驗,接著比較與歸納新經驗,最後請幼兒分類新經驗(B)持續提供多元的新經驗,然後比較新舊經驗,最後請幼
- 18李老師要進行小班幼兒體能活動教學,下列何者為正確的教學原則?(A)為了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與挑戰性,先以需要重複練習的動作為開始,因此要多給幼兒看動畫影片,學複雜的體能動作(B)老師先進行有趣的動作活
- 17為了讓幼兒學習穿脫衣服的生活自理能力,文華老師分析班級幼兒學習穿脫衣服的動作,決定了起點行為與終點行為後,開始規劃一連串的練習活動,逐步讓幼兒學會這項能力。請問文華老師採用了下列哪一種教學法?(A
- 以插接方式配合屋內複合型端子板使用,作為濾除電信線路因遭受電擊或誤觸電力線等情況下所產生之異常電壓及危險電流之設備為(A)保安器(B)RJ11 插座(C)光資訊插座(D)電話用戶迴路遙測介面隔
內容推薦
- 7現行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綜合報告書的有效期限(指預定下次評估日期之前)為多久?(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視個案而異
- 9幼兒因視覺障礙,注視物品及圖片有困難,教師使用放大且背景不凌亂的圖片幫助幼兒參與活動,這屬於何種課程調整策略?(A)環境支持 (B)素材調整 (C)特殊器材 (D)活動簡化
- 10在確定發展遲緩幼兒安置入園,於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設定前,專業團隊評估期間,不適用何種方式收集家庭與幼兒資訊?(A)分配專科居家作業給家長,評估家長能力 (B)訪談居家作息及幼兒喜好(C)填寫幼兒照
- 下列有關「社會性故事」(social stories)的敍述,何者不正確?(A)以純文字形式呈現 (B)說明特定情境所期待的行為(C)包含他人對個體行為的感受 (D)用於訓練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
- 11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下列何者的優眼經最佳矯正後的數據符合視覺障礙鑑定基準?(A)視力 0.視野 25 度 (B)視力 0.視野 30 度(C)視力 0.視野 1
- 12老師以圖示的方式標明組合建構玩具的玩法和規則,此為環境調整的何種策略?(A)豐富化 (B)系統化 (C)簡易化 (D)擴大化
- 13小花是一名大班智能障礙幼兒,今年即將上小學普通班;幼兒園老師在六月邀請國小老師和小花家長到幼兒園召開轉銜會議,觀察小花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況,與家長溝通小花上國小的需求,期望轉銜會議有助於小花入小學適
- 14陳老師推估大華摔東西的行為功能為獲得注意,以下何者不可能是大華的行為功能介入方案的內容?(A)老師依照一堂課摔東西的頻率,製作 5 張大華圖卡,每關注大華一次就撕掉一張,以提醒自己下課前要能給足大
- 15以下何者為融合理論在普通教育環境運用的多元教學策略?(A)諮詢專家模式 (B)團隊合作教學 (C)轉介後模式 (D)專業教師發展
- 16在《聯合國兒童人權公約》之下,我國所施行的身心障礙鑑定,未符合哪些陳述?(A)進行幼兒的環境評估以提供服務(B)以身體功能及構造分類補足醫療診斷(C)評估幼兒活動功能以發給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證明(
- 17某幼兒園新進了一位特殊需求幼兒,請問該園所需於何時為該幼兒完成個別化教育計畫?(A)園所開學後一個月內 (B)園所開學前一個月內(C)該幼兒入學後一個月內 (D)該幼兒入學後應立即完成
- 20依據瑟曼(Thurman)的生態適配模式,在融入特殊需求幼兒班級經營,設計介入計畫目標時,要經專業團隊的溝通與合作,最主要的目的為何?(A)在評量過程中提供訊息 (B)提供指導方式 (C)決定目標
- 3 歲的寧寧早上在幼兒園上學,下午至早療發展中心接受個別訓練。寧寧接受的轉銜服務類型為何?(A)垂直轉銜 (B)水平轉銜 (C)混合轉銜 (D)交互轉銜
- 19有關「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的敍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目前尚無測驗或工具可評估之 (B)神經發展障礙者常有此方面缺損(C)與大腦額葉或前額葉的功能有關 (D)認知彈
- 21某幼兒的身心障礙證明記載的障礙類別為第一類、第三類及第七類,其最可能為下列哪一類身心障礙學生?(A)自閉症 (B)腦性麻痺 (C)語言障礙 (D)情緒行為障礙
- ADHD 學生在轉換新活動的初始階段常出現困難,此困難和下列哪一項 ADHD 的缺陷最有關係?(A)行為抑制 (B)心理彈性 (C)社交困難 (D)適應行為
- 23幼兒園階段,對於異質性高的班級常使用「主題教學」,請問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根據主題訂出主軸來教學 (B)可讓幼兒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C)可透過競爭提供幼兒學習的動力 (D)跨學科的主題課程及
- 24就標準化的發展量表而言,下列何種分數的參考效力最弱?(A)Z 分數 (B)百分等級 (C)發展商數 (D)年齡分數
- 25在學習區環境支持與調整策略中,有目的性地安排某些活動中自然發生的試驗,是屬於何種支持?(A)隱性支持 (B)環境支持 (C)素材支持 (D)成人支持
- 26在設計行為功能介入方案時,教師選定某一特定時間(如一節課),並將此一時間分為數個時距,只在時距即將結束的時間觀察標的行為是否發生即可。請問這是何種行為記錄方法?(A)連續記錄法 (B)時距記錄法
- 下列何者為課程外在調整策略的課程組織調整?(A)替代的溝通方式 (B)更換課程教學的內容(C)加強生活經驗的連結和統整 (D)調整目標行為出現的情境
- 28王老師常會在學習單上加入可愛但和教學內容不相關的圖案,小偉的注意力總是被這些圖案吸引,因此無法將注意力放在老師的教學內容上,顯示小偉還未具備下列何種注意力?(A)分享式注意力 (B)持續性注意力
- 30《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語文領域的學習指標有一項為「語-中-2-2-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開啟話題、依照輪次說話並延續對話」,若教導特殊需求幼兒時,將其改寫為「在團體互動情境中能依照輪次發言」,
- 31小名是一位曾經會仿說的發展遲緩幼兒,最近開始推人,排斥跟人互動,多是選擇獨自玩玩具,及跟著影音以模糊的字音哼歌。請問以下做法何者在目前實證上較不建議?(A)開始使用適合的擴大及替代性輔助溝通(Au
- 29陳老師想評量小華對數字符號理解的表現,在進行評量時引導小華進行思考與操作,請問陳老師使用下列哪一種評量方式?(A)生態評量 (B)動態評量 (C)自我評量 (D)功能性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