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7.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之敘述,何者有誤?
(A)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應簽發保管物清單
(B)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應載明扣留之時間、處所、扣留物之名目及其他必要之事項
(C)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依情況無法交付清單時,應製作紀錄,並敘明理由附卷
(D)依法扣留之物,應加封緘或其他標示妥善保管。
(A)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應簽發保管物清單
(B)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應載明扣留之時間、處所、扣留物之名目及其他必要之事項
(C)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依情況無法交付清單時,應製作紀錄,並敘明理由附卷
(D)依法扣留之物,應加封緘或其他標示妥善保管。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5414
統計:A(87),B(11),C(19),D(9),E(0)
內容推薦
- 《白馬論》是何人的著作?(A)惠施 (B)管子 (C)鄒衍 (D)公孫龍
- 自傳法是輔導中的衡鑑方法之一,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自傳是個人生活史的陳述(B)結構式自傳較能獲得豐富深入內容(C)主題式自傳(例,家庭關係)應用於特殊用途(D)自傳分析需留意可能遺漏的重要
- 對於兒童時期同儕關係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被忽視的孩子常顯得害羞或畏縮(B)被拒絕的兒童常會高估自己的社會地位(C)具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常被忽略,很少引人注意(D)外觀不吸引人的孩子常比外觀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二十條之規定,警察對於依法留置之人得使用警銬之要件,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A)有犯罪嫌疑時(B)對警察人員有攻擊行為之虞時(C)將人民帶往勤 務處所查證身分時(D)對於警察予以
- 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警察為防止危害或犯罪,應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 (B)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十二條中所稱第三人,係指警察人員而經遴選,從事秘密蒐集資 料之人 (C)關於A選項資料
- 警察運用第三人(俗稱「線民」警勤稱「諮詢對象」)蒐集資料,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所稱第三人,係指非警察人員而經警察遴選,志願與警察合作之人 (B)經遴選為第三人者,得支給實際需要工作費用,並
- 下列敘述何者屬於感覺間的「知覺統合」(intermodal perception)例子?(A)嬰兒可以辨別不同的聲音(B)嬰兒可以辨別紅色與白色的不同(C)2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察覺視覺懸崖(vis
- In order to identify problems that students have with language and to ascertain what students need t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下列有關警察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資料之規定,何者有誤? (A)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特定人之資料,應經警察分局長或局長核准後實施\ (B)第三人即係臥底偵查者 (C)經遴選為
- 1警察職權行使法,自何日開始施行?(A)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一日(B)中華民國九 十二年十月一日(C)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一月一日(D)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九月一日。
內容推薦
- 1關於警察依法取得之資料,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對警察之完成任務不再有幫助者,應予以註銷或銷毀 (B)應註銷或銷毀之資料,不得傳遞,亦不得為不利於被蒐集對象之利用 (C)除法律另有特別規定者
- 大腦的Wernick area在人類認知歷程中主司哪一種能力?(A)語言流暢性(B)聽覺記憶(C)接收性語言(D)表達性語言
- 有位國小特教班學生的說話節律有明顯且不自主的重複、延長、中斷,首語難發或急促不清等現象。試問這位學生有下列那方面的障礙?(A)語言發展遲緩(B)聲音異常(C)構音障礙(D)語暢異常
- 用以協助成員增加在團體中有意義的互動,包括協助成員釐清目標和討論行動計畫、協助成員帶動團體方向、教導成員將重點置於自己來談、以及協助成員表達等,主要是屬於下列何項技巧?(A)催化 (B)開啟 (
- 警察運用第三人蒐集資料,遴選、聯繫運用、訓練考核、資料評鑑及其他應遵行事項 之辦法,由何者定之? (A)內政部 10 (B)內政部警政署 (C)法務部 (D)司法院。
- 下列哪一項不屬於聲音異常的檢查範圍?(A)音律(B)音量(C)音質(D)音調
- 1警察對人民實施查證身分或其他詢問, (A)得 (B)不得 (C)應 (D)不應 依管束之規 定,令其供述。
- 下列何者非警察即時強制扣留之標的: (A)贓物 (B)軍器 (C)凶器 (D)其他危險物品。
- 1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十七條但書所指「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係指: (A)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但書規定 (B)證人保護法第八條但書規定 (C)行政執行法第八條但書規定 (D)行政程序法
- 1運用第三人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既屬干預人民權益之措施,是以其執行程序,不宜 由警察任意為之,而應有所制約,故於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十三條第一項明定何人始有 核准權?(A)警察局長或警察分局長(B)
- 下列哪一個理論描述青少年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心理的重要危機為:必須統整「我是誰」?發展順利即對自己產生「忠誠一致」的美德。(A)艾瑞克遜(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理論 (B)賽爾門(R. Sel
- 下列哪些身心障礙學生可能會伴隨語言發展或表達上的困難?甲、智能障礙乙、學習障礙丙、自閉症丁、腦性麻痺(A)甲乙丙 (B)甲丙丁 (C)甲乙丁 (D)甲乙丙丁
- 傳統理論時期管理學派的特徵,何者為非(A)偏重組織結構(B)著重物質分析(C)重視非正式組織(D)重視組織目標。
- 1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何者「不」得予變賣? (A)有腐壞或價值重大減損之虞 (B)保管、照料或持有所費過鉅或有其困難 (C)扣留期間逾一個月,無法返還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且不再合於扣留之要
- 據研究調查指出:青春期出現的早晚,對於青少年的心理與社會發展常有重要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較為適當?(A)這些影響,會隨著年齡越增長,而產生越明顯的效果 (B)愈晚熟的青少男愈有正向的影響 (C)愈早熟
- 小偉是學習障礙學生,他在資源班考試時需要試題報讀的服務。下列哪一項是他主要的困難?(A)聽覺理解 (B)文字解碼 (C)詞彙知識 (D)組織理解
- 警察為防止危害或犯罪,得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須經刑事組長以上之人核准後實施 (B)經遴選之第三人,具警察職權 (C)經遴選為第三人者,得支給實際需要工作
- 1處罰法定原則之主要內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明確原則 (B)禁止類推適用 (C)禁止溯及既往 (D)處罰相當原則。
- 警察依法扣留之物,得予變賣,其程序何者有誤? (A)扣留之物變賣前,應將變賣之程序、時間及地點通知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但 情況急迫者,不在此限 (B)物之變賣,採公開方式行之 (C)因物之性
- 警察得進入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救護人民,係因人民有法益遭受迫切之危害,依 行政執行法第四十條及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未涵下列何者? (A)生命 (B)身體 (C)自由 (D)財產。
- 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有關下列個案的描述,何者是正確的?(A)小可經純音聽力檢查,其優耳聽力損失為20分貝,可能為「聽覺障礙」(B)八歲的安安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較同年齡發展緩慢,可能為
- 下列關於光譜計畫(Project Spectrum)的敘述,何者正確?(A)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為根據(B)使用語言和數學作為評量工具(C)可用來找出幼兒本身可能的相對優勢領域(D)評量指標是根據
- 道德兩難討論教學主要的目的在於:(A)指導學生分辦是非的道德觀念 (B)能從兩難困境中做正確的選擇(C)提升學生道德判斷的認知能力 (D)強化學生自我中心的道德氣質
- 警察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應敘明原因事實,經該管何人核准後實施? (A)警察局長 (B)警察局長或警察分局長 (C)刑警隊長 (D)以上皆可。
- 四歲的小強患有自閉症,喜歡快速翻閱雜誌與書本,結果家中書籍幾乎每一頁都被他撕毀。於是媽媽為他準備一處閱讀角落,角落有椅子及過期的雜誌,只要小強想玩時就可以去那裡玩。之後,他再也沒有去動其他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