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 下列何者最能描述學校領導德行的核心意義?
(A)卓越的追求
(B)環境的適應
(C)自我的實現
(D)柔韌的堅強第 6 頁 /共 7 頁
(A)卓越的追求
(B)環境的適應
(C)自我的實現
(D)柔韌的堅強第 6 頁 /共 7 頁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79104
統計:A(1951),B(67),C(1038),D(313),E(0)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最能描述關鍵績效指標(KPI)的特質?(A)汽車的方向盤 (B)飛機的儀表板 (C)火車的軌道 (D)火箭的推進器
- 下列何者為教師領導中對於教師熱忱影響最大?(A)賦權領導 (B)合作領導 (C)文化領導 (D)自我領導
- 楊老師嘗試運用諾丁斯(Nel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的四種方法進行道德教育,以防止班上學生產生關係霸凌的情事,試問楊老師所用的方法應不包括下列何者?(A)身教 (B)對話 (C)省思
- PISA 國際素養評量計畫是一項以年齡為導向的調查研究,美美是 2015 年的受測對象,那麼美美2016現在可能幾歲?(A)12 歲 (B)15 歲 (C)16 歲 (D)18 歲
- 以下哪一位學者批評傳統教育是一種儲積式(banking)的教育,認為講述式教育把學生當作「容器」,變成可任由教師「填充」的「儲存器」,是一種貯存的行為?(A)艾波(M. Apple) (B)弗
- 有關 SQ3R 學習法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A)瀏覽—發問—背誦—閱讀—複習(B)瀏覽—發問—閱讀—背誦—複習(C)瀏覽—發問—閱讀—複習—背誦(D)瀏覽—閱讀—發問—背誦—複習第 3 頁 /
- 有一個數列:7。這組數列的中位數、眾數、平均數及全距的總和是多少呢?(A)13 (B)14 (C)15 (D)16
- 艾斯納(E. Eisner)批評行為目標侷限了課程的可能性,他主張在設計課程時應以表意目標取代行為目標。試問下列哪一個目標較符合艾斯納所指的表意目標?(A)能運用電腦查閱學校的位置 (B)了解
- 教育基本法第四條中闡明「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依法令予以特別保障,並扶助其發展」是基於下列何種理念?(A)教育機會均等 (B)轉型正義 (C)有教
- 下列哪一項是有效讚美的特徵?(A)焦點放在學生的智力和能力 (B)焦點放在學生的努力和進步(C)強調個人的作業表現 (D)強調重視個人在團體的地位
內容推薦
- 研究者透過教室觀察與記錄,活生生地描述學生的學校生活,例如如何消磨時間、作弄老師、作弄同學等活動及其意義,又諸如學校如何傳遞官方知識及其傳遞方式、學生產生何種抗拒及抗拒的意義等,這是屬於何種研
- 下列哪一學派的學習理論,會運用觀察模仿來促進學生學習?(A)古典制約理論 (B)工具制約理論 (C)社會學習理論 (D)認知學習理論
- 共同核心教學標準 (Common Core Learning Standards) 計畫是美國近年來所進行的重大教育改革,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改革傳統的老師講述,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B
- 春天國小老師透過學習共同體的共同備課機制,研擬突破課程知識分化的問題,緊密連結各科課程之知識內容和價值觀念。試問春天國小的老師們可能需參考什麼課程類型概念,來設計學校課程較為適切?(A)抑制型
- 大榮國小為解決教師士氣低落冷漠的問題,設立了教師社群表現小組競賽,獎金一萬元,讓大家能為競爭而產生改變。這樣的策略是要造成何種原理的運用?(A)績效責任策略 (B)標竿學習策略 (C)制約行為
- 下列何者為教育倫理的義務論主張?(A)績效 (B)尊重 (C)平衡 (D)成果
- 0印度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時期主要的產業活動各不相同。若從十九世紀發展至今,其主要產業類型的變化順序為何? (A)軟體工業-重工業-農業 (B)農業-重工業-軟體工業 (C)重工業-農業-軟體
- 「時間不夠、預算不夠、資訊不夠,所以我們只能做這個決定了」。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的決策模式是屬於以下何種決策模式?(A)理性模式 (B)滿意模式 (C)直覺模式 (D)垃圾桶模式
- 根據美國 BSCS(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以建構主義觀點為基礎,所發展的 5E 學習環( 5E Learning Cycle )教學模式,其階
- 實驗研究法在教育研究中經常有無法真正實驗的情形發生,例如伍老師進入學校現場後才發現學校已經能力分班完畢,校長不肯答應重新隨機分組,隨機分派受試者的可能便消失。伍老師只好在維持現有條件下,盡可能
- 0年 月 日南亞地區因為強震引發的海嘯,造成將近 萬人罹難,是近百年最為慘重的天災。此次海嘯後印尼亞齊省死傷慘重,迫於龐大的重建壓力,印尼政府和叛軍經談判後於 200
- 下列何者對於催化學生學習成果的作用最顯著?(A)道德相對論 (B)道德理想論 (C)道德義務論 (D)道德正義論
- 對於低自尊及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教師的教學策略是(A)運用工作分析法 (B)加速過度學習(C)提供充份練習 (D)提供成功經驗
- 若一個教育組織的主管為維持或增加其權威,只想增加部屬,而不擬增加對手,且彼此為對方製造工作,如此容易造成組織龐大及效率不彰。這種現象稱為?(A)強森定律(Joson Principle) (B
- 多元文化教育強調教師應該與同事或學生開展文化對話,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文化對話的特色?(A)創造一個跨文化議題與對抗衝突的學習環境(B)強調全球化經濟意識培養(C)分析對其他文化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 0在機動船使用之前,中國沿海與南洋(東南亞)之間貿易的船隻必須根據所謂的「舶棹風」來決定往返的時間。這種「舶棹風」是指哪一種風? (A)信風 (B)盛行西風 (C)季風 (D)海陸風。
- 下列何者統合他人價值系統所衍生的教學革新策略?(A)順從 (B)認同 (C)內化 (D)分析
- 集體潛意識觀念是哪位學者提出的概念?(A)榮格 (B)佛洛依德 (C)艾瑞克森 (D)阿德勒
- 陳老師在每堂課都會安排各種不同形式的評量,瞭解學生實際感受的課程。試問陳老師這種作法是想要瞭解哪一個層級的課程?(A)經驗課程 (B)知覺課程 (C)正式課程 (D)運作課程
- 0外電報導:「年 月 日,日本瀨戶內海的淡路島上的便利商店,重新開張了。走進店裡,不僅通道變寬,櫃檯降低,還加上扶手;貨架變矮,標價牌上的字體變大了;而且還賣起和果子、新鮮野菜
- 教育的重心放在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下列哪一個步驟不屬於史登伯格和葛利格(Sternberg & Grigorenko, 2001)所提出的的解決問題步驟?(A)確認問題存在 (B)蒐集問題的相
- 下列何者是常模參照和標準參照測驗的最大的差異?(A)測驗實施安排 (B)測驗結果的解釋 (C)作答反應形式 (D)答案計分方式
- 0中南半島缺乏文化核心,文化顯見多樣性,請問造成此現象的主因為何? (A)地形 (B)氣候 (C)水文 (D)殖民國之干預。
- 下列哪一位教育學家主張運用教育力量導致社會進步,強調人類奮鬪的終極教育目標在獲得幸福,要達到幸福境界途徑包括進步、動力行為、動力思想、知識及教育呢?(A)華德(L. F. Ward) (B)杜
- 下列有關柯柏格(Kohlberg)之道德發展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A)同時研究道德推理與道德實踐行為(B)主要以女孩為研究對象(C)道德發展的第五階段和第六階段也許無法嚴格區分,可以合併(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