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20 題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 19-20 題。素養和知識的差別。容許我竊取王陽明的語言來解釋。學生問他為什麼許多人知道孝悌的道理,卻做出邪惡的事情,那麼「知」與「行」是不是兩回事呢?王陽明說:「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我個人的解讀裡,王陽明所指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知識」的層次,而素養,就是「知行的本體」。王陽明用來解釋「知行的本體」的四個字很能表達我對「人文素養」的認識:真誠惻怛。對人文素養最可怕的諷刺莫過於:在集中營裡,納粹要猶太音樂家們拉著小提琴送他們的同胞進入毒氣房。一個會寫詩、懂古典音樂、有哲學博士學位的人, 不見得不會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個真正認識人文價值而「真誠惻怛」的人,也就是一個真正有人文素養的人,我相信,他不會違背以人為本的終極關懷。(節錄龍應台〈在迷宮中仰望星斗〉)
19 有關上文的銓釋,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王陽明認為「行」的層次更高於「知」
(B) 文中所述納粹的罪行導因於未有「真誠惻怛」之心
(C) 只懂哲學而不懂藝術易流於妄自尊大
(D)脫離了對「人」的關懷,不會有人文知識,更不能有人文素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