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下列「 」內的對話或評論皆隱含了某些想法,請選出對「」中的文句詮釋正確者?
(A)〈燭之武退秦師〉:「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表現老驥伏櫪的用心
(B)〈買櫝還珠〉:「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楚王認為墨子之學以文害用
(C)〈鄭伯克段於鄢〉:「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潁考叔藉機引起莊公思親之情
(D)〈跛腳天助和他的牛〉:「唉,這個你就不知道了,並不是一千不一千的問題哪!」──天助決定賣牛卻又捨不得的矛盾第 8 頁,共 10 頁
(E)〈臺灣通史序〉:「然則臺人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連橫表明修撰臺史責無旁貸。

參考答案

答案:C,D,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