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下列何者是陶潛〈飲酒〉其五一詩的詩眼? (A)心遠 (B)真意 (C)問君 (D)忘言
- 下列關於〈蘭亭集序〉的敘述,請選出說明不正確的選項 (A)王羲之等人在風景幽絕的蘭亭宴飲,有這麼一個遊戲:把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讓它隨水飄流。杯子停下來時,坐在近處的人就應取觴飲酒 (B)全文
- ( )陶潛〈飲酒〉其五一詩中,哪一句歷來最為人所稱道? (A)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B)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關於此段文字,說明錯誤的選項為 (A)首句寫遠景,次三句近景,末二句為最近景 (B)首二句寫山林,中
- 老子主張人處世間若要逍遙自在,應當採取「無為」的態度,不妄加作為,「無為而無不為」。下列何者不屬於此種順其自然的態度? (A)聖人行不言之教 (B)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C)知其不可而為之 (D
- 關於〈秧大娘〉這一篇文章,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秧大娘是作者鄰村的近親,一個中國傳統的農村婦女,為人慧黠而能幹 (B)作者出生時,由於母親忙做生意,所以交由秧大娘哺養,直到十歲為止 (C)文
- ( )關於陶潛〈飲酒〉其五一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後六句借景言情,主客儼分為二 (B)用第一人稱為主詞,確有實指 (C)用虛擬的第一人稱,為代言體 (D)「問君何能爾」、「悠然見南山」二
-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最接近於: (A)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 (B)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 (D)此時無聲勝有聲
- 下列有關《夢溪筆談.磁石指南》一則的說明,錯誤的是: (A)方術之士發現用天然磁石磨鐵針,能使鐵針磁化 (B)沈括指出磁針「常微偏東,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現象 (C)文中介紹四種裝置法,分別為水浮
- 《夢溪筆談.石油》:「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州石液』者是也。」關於這段文字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沈括以煤礦之灰做墨條,且大量製造 (B)
- 下列有關《夢溪筆談.隕石》一則的說明,何者錯誤? (A)常州「日禺時」一指接近中午時刻(B)又一震而墜……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一形容隕石出現在天空的情形(C)本篇記載發生於常州一次隕石墜落的現
-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意謂: (A)辭官歸隱後,自然門前冷落車馬稀 (B)居處以仁為美,完全不受塵世人情之干擾 (C)久居人群聚集的地方,自然不以吵雜為干擾 (D)身處紅塵,卻沒有競逐
-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謂: (A)自然美景無限,使人樂不可言 (B)歸返自然,方可領悟自然意趣 (C)人生的真諦奧祕,無須言辭辯釋 (D)人世間萬物消長的道理,其妙不可言
- 〈大同與小康〉:「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意謂: (A)求人不如求己 (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C)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以服務為目的 (D)心存感激,功成不
-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意謂: (A)房子建造在都市,卻見不到車馬往來 (B)寄居於鬧市,卻沒有車馬可乘坐 (C)住在人煙稠密的地方,卻沒有車馬的喧擾 (D)蓋間房子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所
- ( )下列關於左思〈詠史〉其一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著重描寫歷史人物的史蹟,抒發自己的感慨 (B)全詩十六句可分三個層次。首四句寫文才,中四句寫武略,後八句寫抱負 (C)其中從文才過渡到武略
- ( )陶淵明詩文中所呈現的內心世界,下列何者正確? (A)〈讀山海經〉之一:「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隱寓立功的心志,不是陶淵明慣有的作風 (B)〈閑情賦〉:「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
- 〈大同與小康〉:「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從以上句子可知孔子生逢 (A)大同世界 (B)小康社會 (C)昇平之世 (D)亂世之中。
- 〈大同與小康〉:「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意謂 (A)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B)人各得其所、各盡其分 (C)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D)親親而
- ( )下列關於古詩的敘述,錯誤的是: (A)唐代以後泛指不遵近體格律的詩歌 (B)古詩原指漢魏六朝詩歌 (C)唐以前詩歌稱為古詩,唐以後的律、絕是近體詩 (D)古詩以四言為主
- 〈大同與小康〉一文的大同世界中「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與下列何者意思相同 (A)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B)知雄守雌,不敢為天下先 (C)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D)老吾老以及
- 下列有關《詩經》、《楚辭》這兩本書的比較,下列何項敘述是錯誤的 (A)《詩經》所收作品,多屬黃河流域,被視為南方文學之代表;《楚辭》所收作品則以長江流域為主,視為北方流域之文學之代表 (B) 《
- 〈六國〉:「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此段文句說明了: (A)六國賂秦乃敗亡之因(B)秦與六國的成敗決定於所據地勢(C)六國諸侯之患在於缺乏戰鬥力量(D)秦國企圖心強,所以想要的
- 〈六國〉:「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意謂六國諸侯若欲制秦,積極的作為應當是: (A)堅守其土,義不賂秦 (B)集天下財力,破釜
- 蘇洵的〈六國〉,借六國賂秦而亡,以諷宋朝對遼、夏的怯懦政策,請問文中最具有「以古鑑今」的選項是 (A)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B)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