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20分論語中蘊藏豐富的生活智慧,歷久彌新,下列有關論語文意的闡釋,正確者:(A)「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意近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B)「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
- 下列「」中的字詞其義兩兩相同者為(A)是非「若」所知也/「若」所市於人者(B)抱以「適」市 /君子之於天下,無「適」也(C)「易」之以百金/喪,與其「易」也,寧戚(D)秋扇見「捐」 /「捐」廉恥
- 在文學作品中,常會出現某些性格鮮明的人物,各自反映出某種典型或形象。下列人物與形象的對應關係,正確的選項是:(A)顏之推/閹然媚於世者(B)工之僑/所謂「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懷才不遇、憤世嫉俗
- 有關修辭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一百多年來,勤勞多智的人類在河岸建起一座一座化學工廠」:倒反(B)「無恥之恥,無恥矣」:倒裝(C)「金聲而玉應」:譬喻(D)「若之何而去夫貓也?」:激問(E
- 少佩想研究女性作家專題,以下為她對琦君與龍應台的比較與描述,何者敘述正確? (A)琦君曾旅居廈門及香港,最後定居臺灣,對於時局有其不同的省思和關懷;龍應台是臺灣戰後懷舊文學作家的第一人,常在作品
- 國文老師要同學作一篇有關寓言的報告,請問你應該去圖書館借閱哪些書籍?(A)樂府詩集 (B)孟子(C)列子(D)戰國策(E)柳河東集。
- 有關下列句子「」中的字,詞性為動詞者:(A)無恥之「恥」,無恥矣(B)「絃」而鼓之(C)「匣」而埋諸(D)「峨」大冠(E)「知」者不失人。
- 吾人說話行文,造句時為了強調重點,會出現所謂「倒裝句」,如:「太美了,這個地方」,下列句子出現「倒裝」的選項:(A)「悲哉,世也!」(B)「異哉,此人之教子也!」(C)「是非若所知」(D)「善乎
- 下列文句的含意,何者與「松柏後彫於歲寒」相近? (A)殷憂啟聖,多難興邦 (B)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C)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 (D)烈火辨玉,疾風知草 (E)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下列與音樂有關者?(A)流魚出聽;六馬仰秣(B)沉魚落雁(C)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D)三月不知肉味(E)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 下列各詞語中,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A)山肴野素 /關心民漠(B)肆無忌憚 /泉香酒洌(C)俗不可奈/含情默默(D)傴僂提膝 /提心弔膽。
- 下列成語,意義不相近者?(A)比肩繼踵/人山人海(B)斗斛之祿/五斗之禄(C)反掌折枝/以湯沃雪(D)公孫布被/實事求是。
- 下列關於文學史的產生時間順序,何者完全正確合理?(A)史書:國語→春秋→漢書→史記。(B)諸子:孟子→老子→荀子→韓非子。(C)小說:筆記小說→傳奇→話本→章回小說。(D)賦體:古賦→律賦→駢賦→
- 下列「文學作家」,何者敘述正確?:(A)「壓不扁的玫瑰」──送報伕的抗爭:賴和。(B)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笠山農場:楊逵。(C)臺灣的魯迅──鬥鬧熱的批判:鐘理和。(D)懷舊文學作家──心中有愛
- 下列句子中,何者文句最精簡適當,沒有贅字?(A)對不起,客官,本餐廳現在為您做一個上菜的動作。(B)最辛苦的幹部就是非班長莫屬了。(C)家裡除開一張窳破的飯桌,就只有一條板凳。(D)基本上我們班每
- 余秋雨:「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隨之而來,許多文化遺跡也是貶官行跡。」(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下列選項何者不是作者在貶謫後所寫:(A)歐陽脩<醉翁亭記>(B)范仲淹<岳陽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的「紅」字用來指稱花,下列「」內的語詞所指對象非指稱花?(A)眄亭「柯」以怡顏。 (B)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C)野「芳」發而幽香。 (D)芳
- 句讀,在文句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因為標點符號的不同,往往產生歧義。下列這段話是錢先生臨終前的遺言:「八十老翁親生一子所有財產完全給予女婿外人不得爭奪」在場有四人都想得到遺產:兒子、女兒、女婿、
- 「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此文句的語氣變化,依序是(A)反詰語氣-感嘆語氣-感嘆語氣-推測語氣-假設語氣(B)感嘆語氣-反詰語氣-感嘆語氣-推測語氣-假設語氣(C)
- 「『賢』『賢』易色」,『』中的兩個賢字依序分別為「動詞」、「名詞」。下列敘述「」中的字詞用法與此不相同的選項是:(A)兩個人難得在一起,真是「玩」不厭的「玩」,說不完的說(B)「生」「生」所資,
- 「激問」指的是心中早有定見,利用反問的方式,將定見傳達給讀者。請選出不是用「激問法」的選項:(A)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B)難道是離亂喪亡,已使此心麻木不仁了?(C)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日知錄」一書乃顧絳平日讀書札記,取「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一句命名(B)「坐糜廩粟而不知恥」,意謂尸位素餐(C)胡適認為老殘遊記最大的貢獻在於作者的思想、智慧,不在於
- 文學作品中「空間」的安排,常具有特別的意義。下列敘述錯誤者:(A)我的書齋:「我的書齋既無屋頂又無牆壁,它就在空曠偉大的天地中」,暗示作者心中「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 (B)髻 :
- 下列「」中的字詞其義非兩兩相同者為(A)處處「誌」之/多「識」鳥獸草木之名(B)「緣」溪行 / 便「扶」向路 (C)「尋」病終/「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D)岳父「見」教的是 / 家叔以余
- 下列文學史上常見的故實、所述之人物或代表人物,錯誤的?(A)端木遺風/子貢 (B)畫荻教子/蘇軾(C)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D)喪明之痛/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