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齊國首都臨淄設有「稷下學官」,荀子也曾到此講學,此事實說明了春秋戰國時代的何種現象? (A)養士之風盛行 (B)國君提倡學術,招攬人才 (C)貴族沒落,士流散到民間講學 (D)私學興盛,貴族不再
- 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論語‧季氏篇》,可以反映禮樂具有哪一項功能? (A)娛樂休閒 (B)陶冶心性 (C)助於教化 (D)維持統治秩序
- 梁啟超在《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說:「宋南北要衝也,故其學於南北各有所採,而自成一家言。其務實際、貴力行也,實原本於北派之真精神,而其刻苦也過之;但其多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
- 「尚書」在先秦原是掌文書的小官,職卑權輕;漢武帝時成為加予士人方便出入內廷的官銜而已,負責在皇帝與丞相之間轉達文書,但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力;東漢光武帝時,將參政權下放予尚書,有關選舉誅賞與參議朝政
- 董仲舒在對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現在師異道,人異論,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治者思想不一致,法制數變,而百家無所適從。因此建議漢武帝採行哪一項新措施? (A)設立太學
- 學者指出:許多「新資料」僅能補充現有的歷史研究,但偶爾會有大批資料出現,足以讓我們對某一時期有新的認識。以下哪些新資料最可能讓我們對某個時期的歷史有「新的認識」? (A)河南出土的青銅器,足以改
- 霍光是西漢著名將領霍去病的同父異母之弟,受武帝遺詔輔政,而霍去病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他的姨母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中,並被立為皇后。請問:由此可以看出西漢歷史發展的哪一種現象? (A)士人掌政 (B)
- 一位政治家為了鞏固政權,下令求才,強調不問道德,只要有才幹,雖不仁不孝,亦可任用。他是下列何人? (A)漢武帝 (B)曹操 (C)宋太宗 (D)王安石
- 任何制度之推行,皆有其先決客觀的條件,不可能憑空實施。唐代前期能夠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但至安史之亂以後卻無法實施,下列何者是最主要的原因? (A)長期戰亂,人口銳減 (B)戶籍掌握不易 (C)
-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歷史中,賢君能相輩出,雖經安史、宦官、朋黨、藩鎮等內外禍患,仍繼續維持一百五十年之久,究其原因不包括哪項優良制度? (A)政治上的三省制度 (B)軍事上的府兵制度 (C)經濟上的
- 政府宣布了幾項措施:(甲)各地成立僑置州郡;(乙)依官品與身分占山封地;(丙)九品官人法,大中正查訪各區人士;(丁)訓令諸王效忠王室。小明聽到政府的宣布,馬上想到這與近來的哪一項事件有所關連?
-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如何?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此為白居易的詩句,說明哪一種賦稅制度已經實施? (A)租庸調制 (B)一條鞭法 (C)攤丁入畝 (
- 北魏政權分裂之後,醞釀成西魏(北周)、東魏(北齊),在東、西分立之前,東魏(北齊)國勢、富強皆優於西魏(北周),但結果是北周滅北齊,進而統一北方,其勝敗的關鍵主因在於何? (A)經濟開發 (B)
- 中國經常以「天朝」或「上國」自居,與外族並非平等對待,但當外族之力量強大時,中國迫於形勢,也會採取對等策略。歷史上哪個時代,中國曾與外族簽定平等的條約? (A)東漢與日本 (B)唐代與天竺 (C
- 某一作物在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一畝之收,可敵四十畝。至明末,全國各地到處種植。老壯童稚,婦人女子,無不食用,風俗頓壞。」此作物是? (A)甘薯 (B)煙草 (C)甘蔗 (D)鴉片
- 《國史大綱》提及:「北宋中期,一種自覺精神終於在士大夫社會中萌芽茁壯。」文中所指的自覺精神為何? (A)研讀儒學,注重休養,落實在政治與社會的改革 (B)追求文武兼備的美名,矯正宋代重文輕武的風
- 兩位士族出身的文人,回憶了時代和家族出路。甲文人雖然看到戰亂使其家族前途未卜,但他相信,如果他的子弟想要出仕為官,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乙文人對於士人家族的前途同樣感到渺茫,但他所處的時代,官員們
- 清末由於國勢衰弱,列強紛紛攘奪我藩屬,在宗主國未能保護藩屬之下,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確有其必要。或論「與其多讓於倭,而倭不能助我以拒俄,且我既失之於倭,而又將失之於俄;例如稍讓於俄,而我因
- ( )關於人物形象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項羽 (B)「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武帝
- ( )下列對關漢卿文學內涵與成就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一生全力貫注於傳奇劇曲創作,為中國最偉大之劇曲作家之一 (B)與鄭光祖、白樸、張可久為元曲四大家 (C)個性豪放,多才多藝。因長期生活
- ( )在古漢語中常見有詞性活用的情況,如「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句中的「蠶」字即是名詞活用為副詞。下列各選項「 」中的字詞,何者亦屬此類活用字? (A)卻賓客以「業」諸侯 (B)親賢臣,「遠」小人
- ( )下列文句何者使用「祈使語氣」? (A)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B)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C)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
- ( )下列選項中的字音,何組相同? (A)「菽」粟/部「署」 (B)街「衢」/不可小「覷」 (C)「霪」雨霏霏/燈火「熒」熒 (D)相「濡」以沫/「茹」毛飲血
- ( )關漢卿〈大德歌.秋〉中以秋聲引起心靈感受,使全曲充滿了愁思恨縷,以致輾轉難眠,此種表現手法與下列何者相近? (A)梧桐葉,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
- ( )散曲是在民謠俚歌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新型體式,大量使用通俗口語,使風格更為活潑。請就用韻與遣詞的特色,分辨下列選項何者為元曲? (A)美人捲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B)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