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下列「勝」的語意,何者與「不勝枚舉」中的「勝」相同? (A)百戰百「勝」 (B)出奇制「勝」 (C)不可「勝」數 (D)名山「勝」景
- ( ) 老師要同學回答「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一語中的字詞解釋,誰的答案正確? (A)娜美:「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B)喬巴:「青青」形容香氣濃烈 (C)索隆:「錦鱗」是指美
- ( )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關於本則字詞與文意的說明,何者正確? (A)「肱」讀作ㄏㄨˊㄥ,「枕」作動詞用 (B)孔子反對追求富貴,而主張
- ( )〈阡陌〉一詩表達情緣相會於一刻,但最後總是要彼此錯過、永遠分開,詩中流露出的情懷卻是溫柔敦厚、無怨無悔,珍視這段「曾經」。以下的現代詩,何者也是表達類似的情懷? (A)假如我來世上一遭/
- ( )朱熹稱讚范仲淹為「天下第一流人物」,試判斷下列哪一個思想是范仲淹獲得這個美稱的原因? (A)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B)憂讒畏譏,滿目蕭然 (C)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 )下列關於現代詩與近體詩的敘述,何者錯誤? (A)紀弦主導的現代詩社,主張「縱的繼承」,以感性告白為主軸 (B)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盛行於唐代;現代詩又名新詩,為民國以來白話詩之統稱 (C)
- (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 (A)不發憤圖強,則不予開導 (B)不是遭到怒責的不予開導 (C)不是心求通而已得不予開導 (D)心求通而不得,或口欲言而未能者,始予啟發。
- (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一句所省略的主詞依序應是 (A)生/師/師(B)師/生/師 (C)師/生/生(D)生/師/生。
- ( )0 (甲)舉一反三(乙)聞一知十(丙)鑑往知來(丁)告諸往而知來者(戊)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以上各文句,語意相近的是 (A)(甲)(丁)(戊) (B)(甲)(丙)(戊) (C)(甲)
- ( ) 孔子與莊子在天堂相遇,莊子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命這麼短暫,知識無窮無盡,怎麼學得完呢?」請問您覺得孔子會如何回答? (A)溫故知新:只要不斷努力,終有學成的一天 (B)學而
- ( ) 下列哪一組是意謂「戰爭頻繁」?(甲)兵馬倥傯(乙)兵不血刃(丙)命運多舛(丁)兵禍連結(A)甲乙 (B)甲丁 (C)甲丙 (D)丙丁
-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來往商旅□□□□,然後得濟。」缺空的成語宜填 (A)杜門卻掃 (B)杌隉不安(C)杞人憂天 (D)束馬懸車。
- 二、閱讀測驗題6%(每題1分)◎以下兩首詩是郁永河的作品,請閱讀後回答下列二題:(一) 造化鍾奇構,崇岡湧沸泉。怒雷翻地軸,毒霧撼崖巔。 碧澗松長槁,丹山草欲燃。蓬瀛遙在望,煮石迓神仙。(二) 五月
- ( ) 關於第二首詩的文句解釋,何者正確? (A)「五月行人少,西陲有火山」指「遊客稀少」 (B)「孰知泉沸處,遂使履行難」指「水深難行」 (C)「落粉銷危石,流黃漬篆斑」指「土石剝蝕
- ( ) 從此詩中,可看出賴和對詩中人物的評價為何? (A)悲傷惋惜 (B)嘲其不忍 (C)嘆其懦弱 (D)哭其無能
- ( )詩人為什麼說「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A)不想實際去做 (B)沒有勇氣付諸實行 (C)受到他人阻攔 (D)沒有工具協助三、多重選擇題 20%(每題2分)
- ( )下列「惡」字的讀音,何者與「硫氣甚惡」句中的「惡」字相同? (A)作「惡」多端 (B)「惡」衣惡食 (C)百般厭「惡」 (D)羞「惡」之心 (E)隱「惡」揚善
- ( ) 下列選項之語詞皆出自《論語》,解釋正確的是: (A)道之以政:為政必須以正道為準則 (B)免而無恥:難免會作出無恥的事來 (C)有恥且格:有羞恥心且能歸於正道 (D)千乘之國:能出兵車千
- ( ) 下列「 」中的詞語,哪些為閩南語詞彙? (A)一天早上,得參買一擔「生菜」回來 (B)秦得參尚找不到「相應」的工作 (C)這時候,他妻子才覺到缺少一桿「稱仔」(D)當鋪裡「遲早」總要一個
- ( )下列關於古代士人在其文章中展現襟抱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顧炎武在〈廉恥〉中表達自己處身於明清之際的選擇,並以「雞鳴不已於風雨」自許 (B)歐陽脩在〈醉翁亭記〉中記敘自己雖身遭貶謫卻
- ( )關於林泠、鄭愁予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林泠本名胡雲裳;鄭愁予本名鄭文韜 (B)林作品情感真摯深刻、婉約柔美;鄭擅長抒情詩,能鎔古典於現代,化陳腐為新奇 (C)兩人皆曾定居美國多
- ( )在文章中運用大量的摹寫技巧,有助於生動地描寫各種感受,讓讀者有如身歷其境。下列是〈北投硫穴記〉中的句子,哪些屬於「觸覺摹寫」? (A)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 (B)暑氣
- ( )「遊記類散文」係記敘旅途中的見聞並寄託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表現其審美情趣,文學性較強,下列關於遊記的發展過程,哪些說明正確? (A)遊記萌芽於魏、晉,受山水詩、山水賦的影響而產生 (B)早期遊
- ( )下列各組「 」內的字,何者前後意義相同? (A)微斯人,吾誰「與」歸/選賢「與」能 (B)「屬」予作文以記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去「國」懷鄉/憂「國」憂民 (D)春和「景」明/
- ( )〈一桿「稱仔」〉本身就是由許多「衝突」構成的小說,可區分為「人與環境」、「人與人」、「人與自己」等三大類衝突。下列哪些是「人與環境」的衝突? (A)秦得參想賣菜謀生,而缺少本錢 (B)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