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有關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政策的說法,何者錯誤?(A)1982年5月26日「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施行,文化資產成為法定名詞(B)迄今,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於文化資產種類的劃分,一直維持有六類,分別是古物、
- 日本的石見銀山於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下面有關它的說法何者錯誤?(A)1526年博多的豪商神谷壽禎所開發(B)1533年從朝鮮聘請宗丹、桂壽,引進朝鮮吹灰法的精鍊法,讓白銀產量暴增(C)
-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認為,資本主義精神是新教運動的副產品。四位學生評論其看法,甲生說:「正確,因為路德提倡職業神聖」。乙生說:「正確,因為喀爾文教派認為在商業上的成功
- 依據學者研究,近代歐洲在1800年以前,西歐與中國江南地區的經濟表現其實差不多,西歐之所以在1800年之後逐漸脫離經濟限制快速發展,主要是在於英國取得的北美殖民地之日漸發揮了關鍵的經濟功效。有關
- 根據《左傳》和《榖梁傳》,「初稅畝」是「非禮也」、「非正」,就政治上的意義,是指孔子反對與封建不符的制度,就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而言,實際上則是:(A)孔子贊成有效利用井田制度 (B)孔子反對有效利
- 荷蘭統治臺灣期間,曾經和鄰近的日本發生貿易衝突,史稱:(A)牡丹社事件 (B)羅妹號事件(C)濱田彌兵衛事件 (D)霧社事件
- 有關戰後臺灣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戰後初期陸續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中,三七五減租是地租不可超過佃農收穫總量的 5%,公地放領指政府出售公有地給農民,而耕者有其田則是政府強制收購地主
- 戰國末年,在學術思想方面,出現學派互相滲透、走向 統一的趨勢。請問下列哪一本書最能代表這種趨勢,而 被《漢書•藝文志》評論為「兼儒、墨,合名、法」? (A)《論衡》(B)《呂氏春秋》(C)《抱朴子
- 孟子說:「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墨子亦云:「古之民就陵阜而居。」由上述的「丘民」、「陵阜」,可以看出中國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環境,有一項共同特色,異於其他地區古文明。請問這項特色是下列何者?(A)聚落
- 孟子稱讚孔子是「聖之時者」,應該如何解讀?是否與真正的孔子相符?請問,下列哪一個敘述是錯誤的:(A)孔子主張順應時勢推翻封建制度(B)孔子不顧時代潮流,主張恢復封建制度(C)孔子的「墮三都」是不符
- 《史記》記載,大夫芮良夫諫厲王:「王室其將卑乎?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有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將取焉,何可專也?所怒甚多,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
- 清代最早設立的外語學校是下列哪一個館?(A)同文館 (B)廣東廣方言館(C)上海廣方言館 (D)俄羅斯館
- 下列有關鴉片戰後的敘述,請選出正確的選項:(A)戰後鴉片開放進口,進口量從平均每年兩萬箱增至六萬箱(B)戰後洋貨大舉傾銷,外商獲利無算(C)戰後數十年,洋貨大舉傾銷,銀漏問題更為嚴重(D)戰後開放
- 下列有關太平天國的敘述,請選出正確的選項:(A)太平天國的起事,主要是因為外患不斷侵逼(B)太平天國起事後獲得眾多響應,基本上是官逼民反(C)太平天國為落實改革理想,採取極權統治(D)太平天國宗教
- 下列哪一項是自強運動時期有關外交方面的突破性作法?(A)收集翻譯有關國際法的資料 (B)特遣欽差為五口通商大臣(C)以五鞠躬為覲見皇帝禮儀,安排外國使臣覲見 (D)特設外務部專辦對外事務,班次在六
- 下列哪一項所描述的是指「租借地」( leased territory)而言?(A)在通商口岸劃給外國人居住的專區 (B)租借地的領土與司法管轄等權屬於租借國(C)由居民組成管理委員會自治管理 (D
- 十九世紀的廣州得地利之便,開風氣之先,輸入許多洋貨,隨之有仿製品出現,甚至大為風行,如仿製時鐘的「廣鐘」、名為「鳥衣」的天鵝絨等。還有裁縫店採用縫紉機車製作新款襪子,大打廣告。甚至還有駐英國領事向
- 清宣統三年(1911)曾爆發天津中醫界與《大公報》的筆戰論爭,因當時正值瘟疫流行,《大公報》轉載一則謠傳,報導天津中醫師造「貓尿治鼠疫」之方,又誤報得瘟疫者延中醫治病而殞命,而《大公報》先前已多
- 滿清以異族入主中原,清帝經常強調「滿漢一體」,但滿人及旗人卻可以透過相當多的特殊規定,遠比漢人有更多任官升職的機會。下列哪一項不屬於這些特殊規定?(A)三年考滿 (B)官缺缺分 (C)文武互轉
- 關於「公車上書」,下列哪一項敘述比較不符合史實?(A)康有為邀集十八省舉人千餘人在松筠庵集會,簽名上書(B)康有為所起草萬言書並未投遞(C)各省京官在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前,已經先行發動上書(D)
- 十八世紀台灣拓墾時期,在農業上最重要的發展是:(A)開闢山林,拓墾農地 (B)開埤造圳 (C)改良甘蔗品種 (D)引進蓬萊米稻種
- 附圖是一本法國雜誌的封面,畫的是慈禧太后。這一本雜誌最可能的出版時間是: (A)1861 年 (B)1898 年 (C)1900 年 (D)1908 年
- 陳儀接收台灣後公開演講,高聲說:「我們不貪污、不揩油、不偷懶」。當時台灣人不懂什麼是揩油,認為公務員不貪污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何必強調?其所顯示的意義是:(A)台灣人受日本皇民化遺毒太深(B)台灣
- 史久龍所著《憶台雜記》一書,記載他在甲午戰爭前後在台灣的所見所聞。他對台灣處處表露文化偏見,以及對台人的心防,可以用來觀察中國與台灣社會文化的差距。下列哪一項所述與原書不符?(A)「台人性多狡詐
- 中國傳統重農抑商,自近世以來已漸有變化。下列所述各項多為促使商人興起的背景制度,哪一項與此無關?(A)明清律例及習慣法,均肯定私有財產制(B)明清的「商承制」,商人代辦官方業務,使商人有機會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