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日治時期後期,為因應戰爭需求,積極在台灣推動工業化,其生產總值最高者為
(A)食品工業
(B)化學工業
(C)金屬工業
(D)機械工業
(A)食品工業
(B)化學工業
(C)金屬工業
(D)機械工業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03604
統計:A(268),B(31),C(32),D(54),E(0)
內容推薦
- 依據「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之規定,專業團隊每學年應至少召開幾次團隊會議?(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 在班都拉的觀察學習理論中,某種行為是社會上所認可的,但是學習者從來就沒做過,現在因為別人做了,所以學習者也跟著做,這種行為稱做(A)抑制效果(B)獲得效果(C)促進效果(D)獎賞效果。
- 『這個地區的地面,山石聳峭起伏,地表有許多裂縫,使得雨水和土壤常經由裂縫露到地表下,嚴重影響農業發展,水庫興修和交通的建設…』,請問:上文所述的情形最可能出現在中國大陸哪一地區?(A)雲貴高原(B
- 丹麥的自然環境適合麥類生長,目前則改為種植牧草及飼料作物,以發展酪農業為主,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一因素影響?(A)冰河侵蝕,目前氣候不宜種麥(B)北美小麥廉價向歐洲傾銷(C)土地多改為工業區使用(D
- 已知直線x-3y+11=0 對x軸的對稱直線為y=mx+b,則m+b之值為(A) -6 (B) -5 (C) -4 (D) 以上皆非
- 下列何者「不是」清代社會的四大惡習?(A)酗酒 (B)亂民 (C)盜賊 (D)娼妓
- 戰亂往往造成人口的移動,以及帶動經濟發展的變化,(甲)永嘉之禍;(乙)安史之亂;(丙)靖康之禍;(丁)靖難之變,以上何者與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有關?(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
- 台灣的「農會」組織最早成立於台北縣三角湧〈今三峽〉,其成立年代為(A)1897 年 (B)1900 年 (C)1920 年 (D)1935 年
- 荷據時期,荷蘭人對台灣的統治手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嚴禁大陸漢人來台開墾 (B)禁止漢人娶原住民婦女為妻 (C)嚴禁漢人與原住民私相交易 (D)允許漢人私藏武器自衛
- 依據現行「特殊教育法」之規定,為推展身心障礙兒童之早期療育,其特殊教育之實施,應自幾歲開始?(A)2 歲 (B)3 歲 (C)4 歲 (D)5 歲
內容推薦
- 下表是清中葉以後滿漢地方官員比例變化:年代 滿漢總督比 滿漢巡撫比1840 1:0.75 1:31866 1:5 1:12對於這樣的變化,以下哪一項解釋最合理:(A)清朝政府意識到漢人勢
- Beethoven 的「葬禮進行曲」用於交響曲的(A)第三號第四樂章 (B)第五號第二樂章 (C)第三號第二樂章 (D)第五號第四樂章
- 下列有關經籍撰著者之敘述何者未盡正確:(A)周易本義—漢 鄭玄(B)詩經集傳—宋 朱熹(C)春秋左傳注—晉 杜預(D)古文尚書疏證—清 閻若璩(E)禮記正義—唐 孔穎達。
- 十九世紀「引導動機」(Leitmotif) 的手法首見於何人作品中?(A)白遼士 (B)李斯特 (C)韋伯 (D)舒曼
- 清朝嘉慶年間,一位台灣的秀才要參加舉人考試,他應至何地應試?(A)北京 (B)福州 (C)南京 (D)台南
- 有一項台灣戰後的經濟政策,讓政府成為實際上的大地主、因此提供政府許多實質上的佃租收入,更可以養活政府機關的軍公教人員,而政府也可以透過各種手段增加農民負擔,逼迫農村人力轉往工業部門、逼迫婦女就業
- 起源於古代波斯的祆教〈Zoroastrianism〉,其中一個支派摩尼教〈Manicheism〉,曾於何時傳入中國?(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 民國的史事,中國共產黨成立於上海 第一次直奉戰爭 五四運動 直皖戰爭,其先後順序,下列何者正確?(A)3124(B)1234(C)3142(D)3412
- 在回憶時將記憶中的訊息提取出來的心理歷程稱之為(A)編碼(B)譯碼(C)貯存(D)檢索
- 家庭教育屬於:(A) 非正式教育(B) 正式教育(C) 正規教育(D) 非正規教育
- 電影「超級大國民」敘述男主角在戒嚴時期曾參加陳姓醫師的讀書會,遭檢舉後被逮捕,陳醫師最後被槍決。槍決前他比著「二條一」的手勢,緩緩走出監獄。「二條一」指的是以下哪個法的第二條第一款?(A)檢肅匪
- 唐代稅制中,以「戶」為課徵對象單位的是(A)租 (B)庸 (C)調 (D)役
- 新文化運動時,曾創立《新青年》雜誌,並提倡白話文;五四運動時接觸並成為馬克斯主義的服膺者,1921 年中國共產黨於上海成立,由他擔任中央局書記,後來在國民黨清黨時下台。此人是?(A)胡適 (B)
- 19世紀後半,音樂的國民運動在各國發展,下列何國之代表人物有誤?(A)佛漢威廉士(Vaughan Williams, 法國) (B)法雅(Falla, 西班牙) (C)葛拉納多斯(Granados,
- 有關佛教在中國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無誤?(A)西漢哀帝時,由蔡愔至大月氏取經,佛教首次傳入中國 (B)西晉高僧為使佛經義理更為人所瞭解,以老莊加以解釋 (C)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發展順利,到唐朝
- 他曾留學美國,並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致力於中國農村改造,並因注重平民教育而提倡平民教育運動。此人為何人?(A)魯迅 (B)胡適 (C)徐志摩 (D)晏陽初
- 「吉爾格美什史詩」是上古時代一部談論人類追求永生的故事,這部史詩產生於下列哪個地區:(A)埃及(B)中國(C)印度(D)兩河流域
- 下列有關閱讀效果的敘述,哪一項並未得到研究證據的充分支持?(A)廣泛閱讀的經驗愈多,背景知識就愈豐富,閱讀理解與概念聯結的效果也愈好 (B)閱讀理解必須與主動組織和表達同步才會有效,所以指導兒童
- 設正四面體ABCD的四個頂點到一平面的距離均相等,試問這種平面共有多少個?(A) 5 (B) 6 (C) 7 (D)8
- 澳洲有「島洲」之稱,澳洲大陸距離各大洲超過10000公里,孤立形勢;請問:這種孤立的地理位置,和下列哪一種現象的關係最密切?(A)地質屬古老結晶岩陸塊(B)澳洲土著占人口總數80%的比例(C)氣候
- 古希臘著名的雅典將軍伯利克里斯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下列兩段話:a.「在我們這裡每個人關心的不只是自己的事務,也關心國家的事務。…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我們不說他是一個注意自己事務的人,而說他根本沒有事
- 59依據教師法規定,「教師評審委員會」的組成,其中未兼行政的教師代表,不 得少於總數之多少?(A)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C)三分之一(D)四分 之三
- 何種典範強調採取現象邏輯態度,著重發展某現象,強調背景脈絡?: (A)理性典範 (B)自然典範 (C)批判典範 (D)實證典範
- 如果學習的內容明確,學習結果可以事先詳敘,學生學習結果的評量很客觀,則課程發展與設計比較適合採用哪一種模式(A)情境模式(B)歷程模式(C)目標模式(D)自然模式。
- 曾在313 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以爭取廣大的基督徒的支持,並於330 年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的羅馬皇帝是:(A)奧古斯都大帝 (B)君士坦丁一世 (C)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