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六、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 (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題組】⑴瘤胃鼓脹症(rumen bloat)
- 光復初期,臺灣社會流傳著「五天五地」的說法,諷刺當時接收臺灣的國民政府。其中「物價飛漲呼天喊地」說明的是那一種現象?(A)官吏貪污 (B)通貨膨脹 (C)政治混亂 (D)治安敗壞
- 【題組】 ⑶胚移置(embryo transfer)
- 【題組】 ⑷家禽輸卵管(poultry oviduct)
- 【題組】 ⑸豬瘟(hog cholera)
- 一、甲與乙兩人分別共有一地,甲之應有部分為四分之三,乙之應有部分為四分之一(下稱系爭土地),嗣後乙死亡,其應有部分由丙與丁兩人繼承,丙之應繼分為五分之四,丁則為五分之一 甲擬依土地法第 34 條之 1
- 臺灣某海港城市,19世紀初仍是「街衢縱橫,泉廈郊商居多;舟車輻輳,百貨充盈。」但到了20世紀初,卻是街衢冷落車馬稀,盛況不再。這個海港城市是:(A)基隆 (B)艋舺 (C)鹿港 (D)高雄
- 請選出正確之時間順序?(A)中法戰爭、甲午戰爭、鴉片戰爭、日俄戰爭、英法聯軍 (B)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法戰爭、鴉片戰爭、英法聯軍 (C)日俄戰爭、英法聯軍、甲午戰爭、中法戰爭、鴉片戰爭 (D)鴉片
- 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引述德相俾斯麥於同治元年的談話「三十年後,日本其興,中國其若乎?日人之遊歐洲者,討論學業,講求官制,歸而行之;中國之遊歐洲者,尋某廠船砲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在
- 日治臺灣之初,下列哪一位總督採取「三段警備制」來鎮壓臺民反抗行動,卻為?奏效?(A)乃木希典 (B)小林躋造 (C)兒玉源太郎 (D)田健治郎
- 辛亥革命後,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民國2年,國民黨在國會議員選舉中獲勝,但未能組閣,其主要原因為何?(A)袁世凱將南京臨時政府北遷 (B)國民黨代理事長宋教仁遇刺 (C)《臨時約法》遭袁世凱廢止 (D)
- 林同學閱讀某一本先秦諸子著作,其中提到「選擇天下之賢者,立為天子。雖有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請問這本書最有可能是下
- 某史料記載「昔士大夫以清高為重,鄉里富人,羞與為伍,有攀富者必峻絕之。今人崇尚財貨,見有擁厚資者,反屈體降志,或訂忘形之交,或傑婚姻之好,而虧其處心積慮,不過利我財耳,遂使此輩忘其本來,趾高氣昂,傲然
- 早期古羅馬文化深受哪兩種文化的影響?(A)埃及與波斯文化 (B)高盧與日耳曼文化 (C)希臘與伊特拉斯坎文化 (D)以上皆非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老,渾欲不勝簪。」請問這首詩再描述哪一個歷史事件?(A)黃巾之亂 (B)安史之亂 (C)黃巢之亂 (D)八王之亂
-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對日宣戰並出兵進佔中國東北,是根據哪一項會議的決定?(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 (C)波茨坦會議 (D)雅爾達會議
- 哪一種研究方法,最有可能上溯南島語族的遷移史?(A)文本分析 (B)DNA分析 (C)語言學 (D)林野調查
- 清代流傳的民諺「金澤錠子謝家車」「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反應的歷史現象是:(A)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 (B)手工業的專業化生產 (C)大商幫的壟斷性發展 (D)江南的財富勝過北方
- 史學家形容某位唐代學者「建立道統,證明傳授之淵源;直指人倫,掃除章句之繁瑣;排斥佛老,匡就政治之弊害;呵詆釋迦,申明夷夏之大防;改進文體,廣收宣傳之效用;獎掖後學,期望學說之流傳。」請問此人是下列哪一
- 史記記載:「初,石守信、王審琦等皆帝故人,有功,點禁衛軍。趙普數以為言。帝曰:『彼等必不我叛邪,卿何憂之深也?』普曰:『臣觀數人者,皆非統御之才,恐不能制服其下,則軍伍間萬一有作孽者,彼臨時亦不能自由
- 有關十六、十七世紀以後歐洲各地區宗教改革的情況,何者敘述有誤?(A)馬丁路德為日耳曼地區帶來德語版聖經 (B)英國脫離羅馬天主教,並發行英語版聖經 (C)英國宗教改革的動機是政治考量大於神學爭論 (D
- 漢武帝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時獨尊的「儒術」在思想上的主要特徵是?(A)強調積極入世 (B)融合佛教與道教 (C)重視人文精神 (D)摻雜法家、陰陽家
- 在臺灣的國際競爭時期,甲國提督向乙國提督下一封「挑戰書」,寫著:「本提督今日將派出強大的海軍艦隊,向閣下要回你們駐守的雞籠、滬尾兩城。不過,按照基督教國家的習慣,開戰之前必須通知對方。希望閣下能愛惜貴
- 漢武帝以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為北伐匈奴、遠征西域的大將;又遺命霍光輔佐昭帝,由此可知武帝的用人特色是:(A)重武輕文 (B)重用外戚 (C)借重宗室 (D)提拔寒微
- 陳同學閱讀一本有關中國古代人才選拔制度的書,其中提到某一朝代,「其常貢之科,有秀才,有明經,有時法,有書,有算」。請問這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個朝代?(A)漢 (B)魏 (C)唐 (D)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