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2015 年 2 月 2 日,google 將臺灣版首頁的商標改成陳澄波的畫作《淡水夕照》,以紀念其120 歲誕辰,使得陳澄波成為第一位登上 google 首頁的臺灣人。下列有四段關於這位當代臺
- 這是一首諷刺慈禧太后七十大壽的對聯:「五十(1884年)割交趾,六十割臺灣,七十更割遼陽地,廿餘省藩封漸蹙,每逢萬壽祝無疆。」因為有這種每逢慈禧太后十年大壽,清代必發生重大事件的巧合,所以有人戲
- 宋朝時有位官員說:「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拔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所用。……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而又勁兵驍將,長於中國。中國所有,彼盡得之;彼之所長,中國不及。……」根據他的看
- 美國國務院一份外交文件:「……吾人援華之方案旨在給予中國政府一喘息機會,俾得採取建立中國經濟復興基礎所必需,暨中國生存所不可缺少之步驟。一般言之,解決中國各種問題乃中國人民自身之問題,而美援之用
- 下列是四則新聞內容:甲、 日本政府準備接受中美英三國政府領袖……所發表其後經蘇聯政府贊成之聯合宣言所列舉的條款。乙、 中央因奉天省名稱含有封建意味,擬由政會提議,改名為瀋陽或為遼東。蔣派參謀處長
- 清朝有二人各抒己見。甲說:「若以師法西人為恥,其說尤謬。中國狃於因循,不思振作,恥孰甚焉。今不以不如人為恥,獨以學其人為恥,將安於不如而終不學,遂可雪恥乎?」公告用第 3 頁 ,共 6 頁乙說
- 英國人 F•A•Lindley 在 1866 年英文版《太平天國》第一卷中指出:「□□的占領完全改變了天王的戰術,他不再繼續進行由前進的恐怖來制衡滿洲,卻把他的黨徒集合在□□及郊區周圍,在同一
- 近代中國面對外力衝擊時,許多知識份子針對時局紛紛提出建言,請將下列的相關言論,依先後順序排列:(甲)、「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乙)、「不變政體
- 以下為四則關於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資料。資料一:「揚一益二」。資料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資料三: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資料四:松江、嘉定一帶「不產米
- 下列各個戰爭發生的先後順序為何? 1波希戰爭 2布匿克戰爭 3特洛伊戰爭 4伯羅奔尼撒戰爭 5亞歷山大東征 6凱撒征服高盧 (A)312546 (B)134265 (C)314526 (D)1
- 對於右圖標誌所代表意義的相關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出現於16世紀,結束於19世紀,為商業資本主義時期的重要象徵 (B)其貿易商品以香料、絲綢、糖及黑奴買賣為主 (C)三十年宗教戰爭後該組
- 有份時論雜誌寫道:「(美國)最後終於從這場進退維谷的戰爭中掙脫。這場戰爭消磨了四位總統,其中還有一位因此下臺,讓這國家的社會經歷自內戰以來最嚴重的撕裂,到最後絕大多數的美國人都視這場戰爭為悲劇
- 甲、「命運 主宰了我們 一半 的行動,另 一半 則留給我們自己作主。」乙、「和與戰怎能由人類來決定?這事只能取決於神的意志。神同人一般,具有需要愛情與睡眠的弱點。而除了飢餓與死亡外,凡是人類做
- 甲宗教認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舊業,使新業不生,達到寂靜,使靈魂呈現出原有的光輝,從而脫離輪迴之苦,獲得解脫。乙宗教認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決定於自己的行為之善惡與努力與否。只有腳踏實地去
- 1830-1850 年代,英國發生「憲章運動」,是抗爭者為了新的選舉改革,爭取成男普選、廢除議員候選人的財產資格、秘密投票等而進行的政治請願,雖然最終以流血衝突收場,但對英國的社會發展仍有重大
- 英國戰地記者約翰‧布臣(John Buchan)的戰爭驚悚小說《綠斗篷》,講述德國人密謀發動伊斯蘭聖戰以推翻大英帝國,書中主角漢內的朋友桑迪‧阿巴斯諾特(Sandy Arbuthnot)發現:
- (己)「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出自___
- 請問分佈於右圖中乙地的平埔族為: (A)道卡斯族(B)巴則海族(C)貓霧拺族(D)噶瑪蘭族
- 清朝同治末年,曾以官費將一百多名幼童送至哪個國家留學?(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美國
- 英國光榮革命後,國會通過了一項具有憲法性質的文件,不僅限制了國王的權力,也確立了國會的最高權力,奠立了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基礎,這份文獻是:(A)《大憲章》 (B)《人權宣言》 (C)《權利法案》
-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原住民部落訂定協約,確立荷蘭人為統治者,原住民為臣民的關係,透過定期召開地方會議維繫統治關係,並任命原住民長老協助荷蘭人推行政令,也利用牧師加強監視與教育各村莊,其中又以對大員
- 西元1929年高等刑事課利用「違反出版法規」的罪名,同時在全臺灣各地的農民組合機構進行突擊搜查逮捕,正式逮捕59人,其他遭受扣押的有300餘人,後來政府以違反「臺灣出版規則第十七條」為理由將十
- 以下是某種社會組織的介紹,請問它應該是: (A)結首 (B)講會 (C)唐山祖 (D)行郊
- 「纍纍何為者,西來偷渡人。銀鐺雜貫索,一隊一酸辛。嗟汝為饑驅,謂茲原隰畇。舟子任無咎,拮据買要津。寧知是偷渡,登岸禍及身。可恨在舟子,殛死不足云。汝道經鷺島,稽察司馬門。司馬有印照,一紙為良民
- 編臺灣田園丈算圖法冊以為丈算之依據,丈過之地編繪圖冊,以備查考。此外縣局尚有魚鱗冊、簡明總括圖冊、歸戶冊等。田賦稅收依田地為上、中、下、下下四等處理。發放丈單,丈單為業主永遠管業之證明,發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