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一份網站上的人物簡介如下:「他生於臺北廳蘆洲,日治時代抗日事發後遠走中國,就讀於黃埔軍校,二次大戰時於中國組織臺灣義勇隊投入抗日戰爭,日本投降後回臺,在白色恐怖時期,以涉及蔡孝乾匪諜案的罪名,
- 「蓬萊美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田園阮開樹阮栽,勞苦代過代。著理解,著理解,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臺灣全島緊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請問上述這首臺灣自治歌出現的時間應為?(A)1890年代 (
- 學者研究臺灣1655年至1682年原住民各社「贌金」的變動,推論臺灣哪種外銷物產的產地逐漸北移?(A)稻米 (B)蔗糖 (C)茶葉 (D)鹿皮
- 下文為17世紀兩方通商協定要點,依內容判斷,甲、乙兩方所指為何?(A)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明帝國 (B)東寧王國與英國東印度公司(C)大英帝國與清帝國 (D)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德川幕府政權
- 下文是清將福康安呈上的奏摺:「雖漳民中未嘗無向義之人,而泉州、廣東各庄附賊者,亦復不少。除山猪毛、蕭壠、學稼等處,始終通庄拒賊外,其餘一庄之中,或充義民,或為賊黨,有父兄現係義民,子弟復去而從
-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
- 某學者曾經在研究中指出農人的作息兩千年來幾乎沒有改變,但工人與商人的作息就能體現時代的變化,請問以下這些作息情況始於何時?一、一般大城市裡從清晨到深夜都有商業活動二、像從前一樣,市鎮和鄉村有定
- 請問下圖為何朝的政府架構圖? (A)明代 (B)宋代 (C)清代 (D)元代
- 有學者評論此次合作認為:「這是一次缺乏遠見的、引狼入室的行動,它所帶來的後果是打破北方勢力的均衡,破壞已有的長期和平,將勢力新興的敵國直接帶到國界,促成自己的滅亡。」請問此次中國合作的對象為:
- 王國維說:「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於家天下,立賢之利過於立嫡,人才之用優於資格,而終不以此易彼者,蓋懼夫名之可藉而爭之易生,其敝將不可勝窮,而民將無時或息也。蓋天子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
- 開元二十六年,唐玄宗正式在皇宮內設置了□□,他們不但分割了制詔之權,還參與機密政務,幫助皇帝決策,承擔起了原來屬於宰相職權範圍內的參與決策機務的工作,如此,強化了皇權在新型政治體制中的地位,對
- □□是蒙古語輪番宿衛的意思,自成吉思汗召募萬人充任禁衛親兵始,除護衛宮廷之外,兼有服侍和行政差遣之能。□□在內廷能影響御前決策、挾制宰相、介入宮廷政變與皇位更迭,對元朝政治有著相當的影響。請問
- 《劍橋中國史》對某次民變有以下的評論:「他們普救世人的呼籲代表著被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最後救贖,但救世理論和教義的排他性在傳統中國環境中,對他們造成許多不利。首先,阻礙了他們和其他叛亂團體的合作…
- 「儒」字自孔子以後,漸成為一個學派的專稱,而其原意為何?(A)政府的史官 (B)引導行禮的職業(C)以占卜為業的人 (D)掌管貴族教育的官員
- 中國翰林院官員在與來華傳教士一同翻譯的著作寫序如下:「幾何原本者,度數之宗。所以窮方圓平直之情,盡規矩準繩之用也。」有關此段中西合作的歷史敘述何者正確?(A)教士來華是因中國戰敗,開放傳教士可
- 此時期,政府確立以川、滇、粵及湘西地區為新建工業基地,將國家基本工業遷移至此,尤其在工礦業方面加緊對西北、西南地區礦產資源的開發,以提供重工業建設的基本原料。指的是民國史上的哪個階段?(A)國
- 閱讀下列史料,選出適當的解釋: ※資料一:三爵等中國生長,素守功令,而又欽崇天主聖,遵守十誡,鄰里皆知。…。如若毀棄牌位,親族鄰舍知必告官,《大清律》內開載,定為斬罪,如毀人祖先牌位者,杖九十
- 此朝皇帝仰賴朝廷正式監察系統及皇家私屬的內侍系統,防範大臣結黨,並禁止朝臣私下議論政事。可是當皇帝嚴懲言官情況越來越嚴重,也使士人向政府力爭開放言路,保障言官的言論自由與保持監督政治運作的權力
- 某文件對國君定罪的內容有:一、以暴力阻礙人民代表到會場開會,這是對人民主權的侵害二、企圖以命令壓制全國人民,以軍隊包圍人民代表,又以兩項王室宣告迫其解散,完全不顧人民的自由權利三、派軍鎮壓首都
- 西元2001年2月底,現在已經瓦解的阿富汗神學士政權用坦克、火藥筒等武器摧毀了喀布爾、巴米安等六省的佛像,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在巴米安的兩座大佛。巴米安自西元二世紀開始即為佛教重鎮,當地佛像強調
- 這位學者博學多才,在醫學上他重視解剖,所著《醫典》是十七世紀以前亞洲、歐洲的主要醫學教科書和參考書,他也是伊斯蘭帝國中亞里斯多德學派的主要代表,肯定物質世界是永恆、不可創造的,同時又承認真主是
- 馬可波羅(1254-1324年)是有名的商人、旅行家和航海家,若他在十四世紀初曾到東南亞旅行,他可能會目擊哪個政權?(A)越南:李朝 (B)緬甸:蒲甘王朝(C)泰國:卻克里王朝 (D)馬來西亞
- 某種藝術風格有以下的特徵:一、其名稱原意為「不規則的珠子」二、缺少傳統藝術風格的均衡之美三、華麗繁複,重視戲劇效果四、繪畫用色鮮明,人物與背景對比強烈請問此風格流行於何時?(A)十五~十六世紀
- 十五、十六世紀,西歐興起數個新型的民族國家,他們一方面欲掙脫羅馬教廷,另一方面則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在此風潮中,某些學者對於專制王權的肯定,亦有助於國家的轉型。請問下列那個作品屬之?(A)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