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 ) 選修中國通史課程的學生,正在尋找相關報告的資料。作為一位歷史老師,請協助找到以下相關書籍:有同學想要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北風俗和婦女生活,應該請他找以下哪本書參考?(A) 顏氏家訓
- ( ) 選修中國通史課程的學生,正在尋找相關報告的資料。作為一位歷史老師,請協助找到以下相關書籍:有同學想要瞭解香料如何傳入中國、如何成為中醫用的藥草,應該請他找以下哪本書參考?(A) 食經
- ( ) 均田制曾經在中國中古時期實施相當長一段時間,對當時社會國家產生具大影響。請回答以下問題:以下哪項條件是實施均田制的基礎?(A) 完整戶籍資料 (B) 調查財產資料 (C) 施行自然經濟
- ( ) 均田制曾經在中國中古時期實施相當長一段時間,對當時社會國家產生具大影響。請回答以下問題:和均田制幾乎同時並存的賦稅制度是?(A) 編戶制 (B) 兩稅法 (C) 租庸調法 (D) 一條
- ( ) 啟蒙思想大家洛克的名著《政府論》當中提及:若政府或統治者違背了人民的自然權利時,人民有權推翻之。此書發行時,也暗示了當時執政者的缺失。請問,這位執政者應該是?(A) 查理一世 (B)
- ( ) 明清時期中國宰相制度出現重大變化。請回答以下問題: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置相篇》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試問:朱元璋廢相與以下哪個人有密切關係?(A) 藍玉 (B) 胡
- ( ) 明清時期中國宰相制度出現重大變化。請回答以下問題:宰相制度到清朝,又發展出軍機處,其官員得與皇帝商議軍國要務。軍機處成立於何時?(A) 順治 (B) 康熙 (C) 雍正 (D) 乾隆
- ( ) 啟蒙運動大家伏爾泰的思想曾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主要原因為何?(A) 地理大發現後西方崇尚東方思維 (B) 利瑪竇等傳教士將中國經典傳出 (C) 文藝復興的人文精神廣為流傳 (D) 科學革
- ( ) 戰間期,德國希特勒與義大利墨索里尼等極權政治之所以崛起,有哪些共同的背景? (甲)國內經濟困境無法解決 (乙)共產勢力擴張,引起社會動盪 (丙)皆是一戰戰敗國 (丁)共產國際的扶植。正
- ( ) 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說,西方列強在中國的若干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獨立的城市國家」,「在那裡,中國的法律不適用,中國的法院和員警沒有管轄權」。請問:這裡所指的是外國在中國所具
- ( ) 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說,西方列強在中國的若干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獨立的城市國家」,「在那裡,中國的法律不適用,中國的法院和員警沒有管轄權」。請問:,外國在中國取得這項權利,
- ( ) 中國共產黨以農工起家,往往在宣傳時設計許多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口號,便於農工人民明瞭政策。請將下列口號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甲)超英趕美 (乙)破四舊、立四新 (丙)抗美援朝 (丁)
- ( ) 有關中國重要文明的西傳途徑,下列何者錯誤?(A) 指南針是在北宋時期透過阿拉伯人傳到西方 (B) 火藥、紙幣、印刷術透過蒙古西征傳至歐洲 (C) 四書經典是透過天主教的傳教士西傳到歐洲
- ( ) 每年農曆5月1日是新北市新莊區「大眾爺」的「平安祈福祭日」,每條街道幾乎都擠滿了各種陣頭和「大眾爺」出巡的畫面。請問:新莊大眾爺廟的由來,與歷史上哪個事件有密切關係?(A) 朱一貴事件
- ( ) 馬關條約,確定臺灣割讓日本。史料顯示:臺灣社會曾一度訴諸「公法」,此處所說「公法」所指為何?(A) 比照三國干涉還遼,買回臺灣 (B) 援引國際法條,進行公民自決 (C) 請法國政府立
- ( ) 賽璐珞,又稱合成塑膠,於1855年由英國人亞歷山大・帕克斯發明。其原料主要是從樟樹提煉出來,1880年代以後被廣泛使用在照片和底片之中。請問,如果你是1880年代的外國底片製造商,要從
- ( ) 《自由中國》雜誌最終導致雷震被逮捕,並判刑十年。其主因在於:(A) 雜誌發展成非理性攻擊政府之言論 (B) 雜誌社逐漸形成組黨運動之勢力圈 (C) 雜誌社暗中獲得共產黨資金之補助 (D
- ( ) 臺灣諺語說:「世間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意謂著世間最笨的人就是種甘蔗繳交給糖廠,其因是糖廠的磅秤會偷斤減兩。以下哪個歷史事件就是這樣的背景而發生?(A) 治警事件 (B) 北埔事件
- ( )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思想蓬勃發展。其中有人主張「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這樣的思想應被歸屬於哪一派的思想?(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 ( ) 承上,也有宣揚「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的思想者。以上這段文字
- ( ) 唐朝名相陸贄曾高度肯定唐代某項制度的施行:「其取法也遠,其立意也深,其斂財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規也簡,其備慮也周」,他所指的制度應該是:(A) 府兵制 (B) 均田制 (C) 租庸調
- ( ) 某一史書記載:「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鯁直之風,於斯行矣」,這段文字最有可能是形容歷史上的哪個事件?(
- ( ) 攤丁入畝是清朝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的一種賦税制度,是古代中國賦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對於該項政策的評價,以下描述何者正確?(A) 顯示出非漢民族統治技術上的二元統治特色 (B)
- ( ) 英國有一位保守主義的政論家、史學家,他畢生都反對並攻擊法國大革命、反對變遷、反對理性主義,相信累積的智慧與傳統的人類經驗。他是:(A) 洛克 (B) 邊沁 (C) 柏克 (D) 卡萊爾
- ( ) 倡導社會契約論,相信「在社會契約中,每個人都放棄天然自由,而獲取契約自由;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只有每個人同等地放棄全部天然自由,轉讓給整個集體,人類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約自由」的啟蒙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