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3. 板材折彎為防止應力集中而破裂,於邊角鑽防裂孔,一般依公式
(A)d=√2R
(B)d>√2R
(C)d<√2R
(D)d≧√2R 求出孔徑大小。
(A)d=√2R
(B)d>√2R
(C)d<√2R
(D)d≧√2R 求出孔徑大小。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1),E(0)
內容推薦
- 車身被碰撞後收縮變形的部位,其材料厚度會(A)變薄(B)不變(C)變細(D)增加。
- 10抗拉強度大,彈性限度大的材料其折彎時彈回量(A)大(B)小(C)不一定(D)不變。
- 同一車身變形板金面經敲打整形時,修整量愈大加工量愈困難,是因為鋼板產生(A)收縮(B)伸展(C)加工硬化(D)退火。
- 如果要拆除電阻點銲接合的板金零件,其銲點應如何處理(A)鑿開(B)切割(C)熔除(D)鑽除。
- 1車身肇事為降低車內人員受傷,其結構設計是利用材料的(A)膨脹(B)破裂(C)伸展(D)變形。
- 1車身板件整平後檢查,下列工具何者不適用(A)鋼尺(B)板金銼刀(C)樣板規(D)圓規。
- 10一般板金材料以型模作 90°折彎後的彈回量,板厚 1mm 其彈回量約(A)4°(B)5°(C)6°(D)7°。
- 汽車後葉子板的位置決定,除與後牌照板及下謢板線條對齊外,不須與什麼配合檢查(A)後保險桿(B)後方向燈總成(C)行李箱蓋(D)車身飾條。
- 後葉子板切換作業中,板金件對接接縫的接合應採用下列那一種銲接方法最佳(A)氣銲(B)銅銲(C)錫銲(D)CO 電銲。
- 1過度整平會產生加工硬化,消除此加工硬化之方法稱為(A)淬火(B)退火(C)回火(D)吹火。
內容推薦
- 車身後葉子板切換後,新板金件與後車燈框、車輪室板的接縫部應塗上(A)補錫(B)填縫膠(C)補土(D)補銅。
- 1更換後牌照板,何者檢查是多餘的(A)牌照位置(B)後箱蓋間隙(C)後燈間隙(D)後保險桿間隙。
- 點熱收縮時,調整何種火焰作加熱(A)中性焰(B)還原焰(C)氧化焰(D)純乙炔焰。
- 替換水箱支架板作裝配組合時,下列那一種作業與此無關(A)引擊室對角線測量(B)前保險桿配合(C)引擊蓋的配合(D)後葉子板的配合。
- 1使用手頂鐵與鐵鎚整平時,選擇手頂鐵弧度約為鋼板弧度的多少百分比較佳(A)60%(B)70%(C)80%(D)100%。
- 1材質及板厚相同條件下的材料,彎曲半徑大者彈回量(A)大(B)小(C)不一定(D)不變。
- 1拆除後葉子板使用工具設備,下列何者較不適當(A)氣動鑿(B)氣動鋸(C)氣銲(D)氣動鑽。
- 1車身替換作業如無法使用電阻點銲銲接的位置,宜採用下列哪種銲接方法較適當(A)錫銲(B)氣銲(C)CO2 銲接(D)銅銲。
- 1鋼板折彎時材料中心線會(A)壓縮(B)延展(C)不變(D)不一定影響。
- 1將手頂鐵置於鋼板內側凹陷部位,以鐵鎚敲打鋼板外側凸起部位為(A)實敲(B)虛敲(C)浮敲(D)硬敲。
- 車輛發生碰撞時的合力如果向著車輛的什麼部位,不會有迴轉現象產生(A)中心(B)中間(C)重心(D)客室中間。
- 1防銹處理作業,應於除銹作業完成後多少時間內完成較佳(A)1h(B)2h(C)3h(D)4h。
- 1車身板面扭曲變形宜先修正(A)整體外形扭曲(B)線條(C)平面變形(D)曲面。
- 1動力剪床切斷材料,材料斷面部份形成切斷,而部份形成(A)伸展變形(B)收縮變形(C)延展加收縮變形(D)撕裂。
- 1將一塊鋼板稍微彎曲,放開後鋼板即恢復原來形狀,此種變形為(A)塑性變形(B)永久變形(C)彈性變形(D)彎曲變形。
- 1材質及彎曲半徑相同條件下的材料,板厚較薄者彈回(A)大(B)小(C)不一定(D)不變。
- 若肇事發生促使車身外板之線條變形時,則板金面會發生(A)較小變形(B)較大變形(C)平均的變形(D)不會變形。
- 1車身中柱鋸切時,選用鋸條約(A)32 齒(B)24 齒(C)18 齒(D)16 齒 為佳。
- 1鐵錘與鋼鉆正交錘擊則材料會產生(A)延展(B)收縮(C)半變形(D)彎曲 現象。
- 1整形作業中鐵鎚敲擊角度應與板面呈多少度(A)90 度(B)80 度(C)70 度(D)60 度。
- 1高張力鋼板最適當點熱收縮方法是用(A)氣銲(B)電阻點銲(C)銅極棒(D)熔植點銲。
- 樣板與板金面的間隙,使用何者測量(A)直尺(B)間隙規(C)分厘卡(D)游標卡尺。
- 車身的板金零件碰損或銹損嚴重且複雜時,下列何者修復方式較佳(A)矯正修理(B)銲接修理(C)更換新件(D)玻璃纖維修護。
- 現代小客車的車身外板厚約為(A)0.6mm(B)0.6~0mm(C)2~0mm(D)0mm 以上。
- 熔植點銲整形機,一般須與何種工具配合使用作凹陷之修正(A)吸盤(B)撬棒(C)滑鎚(D)扳手。